03 海外東坡是成語嗎(東坡的成語東坡的成語是什么)

时间:2024-06-01 17:01:24 编辑: 来源: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制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櫥做魚,剛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斗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卡油,于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么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又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十!

水果和藥

蘇軾婚后不久,應邀去黃庭堅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黃庭堅有心諷刺,吟道:“幸早里(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藥)。”這句里含三種果名,一種藥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藥名)。”嘆,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高風亮節

作為文人,難免就喜歡在政治上豪不避諱的抒發己見。幾乎就是才華同義詞的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對王安石的變法維新更是狂炮猛轟。北宋神宗元豐二年, 變法推行的第十個年頭,面對蘇軾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終于坐不住了。蘇軾因此被貶湖州,接著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審。史稱烏臺詩案的文字獄開始,大量跟蘇軾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連,就連已經逝去的蘇軾老師歐陽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蘇軾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獄之苦。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辭世后,宋哲宗昭命蘇軾代擬敕書,蘇軾絲毫不以政見不同而在敕書里公報私仇,反倒是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文中有一段曰:“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這個給予王安石的評價,蘇軾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東坡居士的這種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后人感動。

生死一線

與蘇東坡有關的成語

1 和蘇軾有關的成語及典故 ⑴雪泥鴻爪 蘇軾在任鳳翔府判官時,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雪泥鴻爪”就被概括為眾所周知的成語了

⑵夜雨對床 唐代韋應物有“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蘇軾讀后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夜雨對床”,但一直未實現

“夜雨對床”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弟之間,經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⑶河東獅吼 蘇東坡在一首詩里,開朋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因為這首詩,在文言里用“河東獅吼”就表示懼內,而陳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這個名字也就千古流傳了 ⑷不合時宜 朝云乃蘇軾侍妾,一次蘇軾吃完飯,捫著肚皮問家人:“內裝何物?”有的說是文學才華,有的說是滿腹學問,唯朝云說是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遂引為知己

⑸胸有成竹 文同,字與可,是北宋畫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詩人蘇軾的至友,二人交情頗深

蘇軾也喜歡畫墨竹,曾向文同求教

文同在指點蘇軾畫竹時說:“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蘇軾對此說深以為然

宋人晁補之也有詩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這一成語的出處

此后,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盤的成熟考慮

⑹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在全國選拔進士的會考中,以《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獲得了歐陽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贊賞

歐陽修見卷子獨占鰲頭,便想評為第一,點為狀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所作,評為第一,點為狀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為第二名

等開了卷,才知是蘇軾的試卷,很是后悔

在禮部舉行的口試復試中,蘇軾以《春秋對義》獲得第一名

后來歐陽修在讀蘇東坡的感謝信時對老友梅堯臣說:“捧讀蘇軾的信,我全身喜極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回避,放他出人頭地

請大家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后沒有人會再說起我來的!”當時歐陽修名滿天下,天下士子進退之權全操在歐陽修一人之手,歐陽修這一句話,蘇軾之名頃刻傳遍全國,“出人頭地”這一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

后以“出人頭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籌

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有“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后來,有人把“無禁”改為“不盡”

⑻水落石出 蘇軾《后赤壁賦》“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⑼明日黃花 “明日黃花”出自蘇軾在重陽節所寫的一首詩和一首詞

他在《九日(按即重陽)次韻王鞏》詩中寫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又在《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中寫道:“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 后人從這個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黃花”比喻種種過時的人或事物

⑽堅忍不拔 蘇軾在《晁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堅忍不拔”這個成語由此得出

⑾海屋籌添 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原謂長壽,后以“海屋籌添”為祝壽之詞

⑿芳留玉帶 蘇軾曾在金山留玉帶鎮山,佛印回贈裙衲,成為千古佳話

⒀琴操參宗 蘇軾在杭州時,攜琴操游西湖

一日戲曰:“我作長老,爾試參禪

”琴操問:“何謂湖中景?”蘇軾答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琴操曰:“何謂景中人?”答曰:“裙拖六幅瀟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何謂人中意?”“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

”“如此究竟如何?”“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琴操大悟,即日削發為尼

⒁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東坡謫居黃州時,寫下《臨江仙—夜歸臨皋》一詞

其中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相傳這首詞寫成后,當晚就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了

由于結尾表達了作者隱逸的想法,以致人們第二天紛紛傳說,蘇軾已將冠服掛于江邊,坐上小舟,長嘯而去

地方官得知,大吃一驚,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職,急忙前去查看

到了住所,卻發現他鼻息如雷,還沒有起床

⒂天涯何處無芳草 據《林下詞談》說,蘇軾在惠州時,曾命朝云唱《蝶戀花》一詞

朝云還沒有開始唱,就已“淚滿衣襟”

蘇軾問何故,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 ⒃山抹微云秦學士 秦觀《滿庭芳》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句,由于這首詞的風格近似柳永,所以蘇軾當面說秦觀是“學柳永作詞”,還戲稱“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陣樂》的首句

) ⒄東坡肉 馳名全國的“東坡肉”,這一楚鄉湖北特有的傳統名菜,素為人們所熟知,它是由蘇軾親手制作始創于黃州

蘇軾的煮食豬肉,確屬烹制得法,按他自己總結的烹飪要領是:“慢著火,少著水”

故而烹制出的東坡肉,味極鮮美

他還寫了一首《豬肉頌》:“洗凈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⒅東坡湯 蘇軾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叫做東坡湯

這根本是窮人吃的,他推薦給和尚吃

方法就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同時飯菜全熟

下面的湯里有白菜、蘿卜、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姜

在中國古時,湯里照例要放進些生米

在青菜已經煮得沒有生味道之后,蒸的米飯就放入另一個漏鍋里,但要留心莫使湯碰到米飯,這樣蒸汽才能進得均勻

(19)滄海一粟 蘇軾《前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滄海一粟”由此而得

(20)安步當車 《蘇、沈良方》中記載:蘇軾在杭州時,用自己的俸祿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療了近千人

由于他是個大書法家,有些人假裝生病,求他開藥方來獲取他的字

蘇軾也不拒絕

一次開了一個藥方:“主要有四味藥:一日無事以當貴;二日早寢以當富;三日安步以當車;四日晚食以當肉

” (21)逢場作戲 大通禪師是一個持法甚嚴,道行甚高的老僧,據說誰要到他的修道處所去見他,必須先依法齋戒

女人當然不能進他的禪堂

有一天,蘇東坡和一群人去逛廟,其中有一個妓女

因為知道那位高僧的習慣,大家就停在外面

蘇東坡與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種淘氣的沖動之下,他想把那個妓女帶進去破壞老和尚的清規

等他帶著那個妓女進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時,老方丈一見此年輕人如此荒唐,顯然是心中不悅

蘇東坡說,倘若老方丈肯把誦經時用來打木魚的木縋借給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寫一首詩向老方丈謝罪

結果蘇東坡作了下面的小調給那個妓女唱: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縋,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愁彌勒下生退,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

這正是戲臺上小丑的獨白,甚至持法甚嚴的大通禪師也大笑起來

蘇東坡和那個妓女走出禪房向別人夸口,說他倆學了“密宗佛課”

(22)以詞代判 蘇東坡做杭州通判時,有一次,他曾判決一件與和尚有關的案子

靈隱寺有一個和尚,名叫了然

他常到勾欄院尋花問柳,迷上了一個妓女,名叫秀奴

最后錢財花盡,弄得衣衫襤樓,秀奴便不再見他

一夜,他喝得醉醒醒之下,又去找秀奴

吃了閉門羹,他闖了進去,把秀奴打了一頓之后,竟把她殺死

這個和尚乃因謀殺罪而受審

在檢查他時,官員見他的一支胳膊上刺有一副對聯:“但愿同生極樂國,免如今世苦相思

”全案調查完竣,證據呈給蘇東坡

蘇東坡不禁把判決辭寫成下面這個小調兒: 這個禿奴,修行忒煞,云山頂空持戒

只因迷戀玉樓人,鎢衣百結渾無奈

毒手傷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和尚押赴刑場斬首示眾

像以上的這兩首小調兒,因為是用當日的口頭話寫的,大家自然口口相傳,對這位天才怪詩人的閑談趣語又加多了

(23)冰肌玉骨 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