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冒險事業指的是什么(地理大發現的動因與條件是什么?)

时间:2024-05-20 12:23:27 编辑: 来源:

,制造銅煩,倭刀、盔甲,并鑄永歷錢下販羅、交趾、東京各處,以富國,“從此臺灣日盛”。二十八年,鄭經差兵都事李德駕船往日本,鑄永歷錢并銅煩、腰刀、器械,“以資兵用”,令戶都事楊賢督造洋船,興販羅、咬留吧、呂宋等國,“以資民食”。當時臺灣與日本的交通貿易關系最為密切,錦舍船,東寧船載貨往來日本不絕於海。鄭經為招來外國商人,特辟雞籠為商埠,城中有福州街,據說同日商人交易的場所,日本商人在這里受禮待,許其僑居。是年八月,英國兩艘商船駛抵安平,求通商,鄭經命禮官接待,許開安平與廈門為通商港口。此時,歐洲國家在遠東的葡萄牙、荷蘭與西班牙“皆與臺灣貿易,歲率數十萬金”。歐洲商人在臺灣購買大宗“中國各貨”,載運回本國發賣,以牟利。在這種情況下,臺灣成為遠東的世界貿易中心。由此可見,鄭成功與鄭經所行海外通商之策,“裨益國計民生者甚大。”當時臺灣,“萬庶俱來”,軍費與行政、社會建設等項財政支出巨大,因興“通洋之利”,“故財用不匱”。由於通洋利溥,可增加財政收入,有條件實行“輕徭薄賦”之政,使民安居樂業,“故漳、泉人爭附之”。“從此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

(三)興辦文化教育事業

在歷史上,臺灣曾經被人視為“海上荒島”,是因為島上經濟發展比較遲慢,文化教育未興。鄭成功經營臺灣就是要改變其落後狀況。他“肇啟東土——勸學屯田,規模宏遠”。“勸學”目的在於興辦與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要興辦文化教育事業,就得依靠文人儒士。鄭成功自海上起兵抗清以來,一向禮賢納士,忠義士大夫與文化儒士爭附其麾下。入臺後,“士大夫之東渡者蓋八百馀人”。他們到臺灣備受鄭成功禮待,抗清志士太仆少即沈光文流落臺島。鄭成功入臺後,“知光文在,大喜,以客禮見。”隨後,又有一批遺老儒士入臺。鄭成功,“令麾下致餼且以田宅瞻之”。這批人成為臺灣鄭氏“幕府之多士”,他們在島上吹起一股強勁文風。鄭成功本人是文人,他的文章為“宇宙之文”,詩乃“稀世珍寶”。入臺後“頗事呤詠”,戰勝荷蘭侵略者的〈復臺〉詩“是一首正氣滿乾坤,光輝耀日月的詩作”。從歷史時空來說,這首詩遠勝岳飛的〈滿江紅〉詞,為我國詩詞史上的杰作。在鄭成功的推動下,沈光文也詩文“鳴海上”。“一時避亂之士,眷懷故國,憑吊河山,抒寫唱酬,語多激楚,、君子傷焉”。他們的詩作雖比不上〈復臺〉詩,但也是激昂悲壯的詩作。嗣王鄭經也是一位能詩善文的人,他的書文“曲稱其體”。從此,臺灣“文運勃興”。

鄭成功收復臺灣,制度初建,休兵息民,未遑,設立學校,他的“勸學”遺志,由其繼承人加以實現。永歷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八月,陳永華向鄭經請建圣廟、立學校,并陳述此舉的迫切性與重要意義,他說:“夫逸居無教,則近乎禽獸——自當速行教化,以造人才,庶國有賢士,邦以永寧,而世運日昌矣。”鄭經從其議。於是擇地寧南坊,建明倫堂,翌年正月,圣廟建成,人稱“全臺首學”。鄭經以陳永華為學院,葉亨為國子助教,招生員教之,育之,“臺人自是始奮學”。其時,大陸鴻博儒士懷挾圖書,奔集幕府,橫經講學,以教秀士,於是“洋洋乎,濟濟乎盛於一時矣,”與此同時,又命各社設學校,聘請內地通儒以教子弟。規定兒童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沈光文後來變服為僧,在羅漢門結茅以居,執教目加溜灣“番社”用漢文教授高山族子弟,傳授醫學知識,作出貢獻。

辦學造才,拔其優者,當官任職,是提高官員政治素質和理政能力的有效途徑和辦法。鄭經將父親鄭成功的招賢納士,改變為科班選拔秀士,即在臺灣推行科舉考試制度,規定天興、萬年二州三年一試,州試有名者移府,府試有名者移院,各試策論,取進者入太學。三年大試。拔其尤者,補六科內都事。在臺灣推行科舉制度,將島上的政治納入大陸的政治體系,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

從此,臺灣的文化教育事業日益興盛,形成和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關系。



三

鄭成功在臺灣建立同大陸一樣的政治制度及府縣行政機構。有些人不理解鄭成功建政的用意及其政權的性質。有人說他置六官“多僭帝制”,有的歷史研究者則認為他在臺灣“建國”這種說法是不符歷史事實的。因為臺灣鄭氏政權系於明朝,鄭成功將它作為歸屬大陸的地方政府。他及其繼承人始終奉尊明正朔,翊戴南明永歷帝,“奉朔勿替”,鑄造與使用永歷錢,刊行“永歷大統歷”。他們是永歷帝之臣,“鄭氏之時,朔望必朝,每有封拜,輒朝北向,望永歷帝座疏而焚之。君雖不在,不敢忘也”。對此,清初鄭成功同邑人夏琳在《閩海紀要》書中評論說,鄭成功“雖位極人臣……終其世不敢稱王(稱帝)。將卒之年,遙傳明主遇害,有勸其改年者。答曰:皇上西狩,存亡未卜,何忍改年?終身奉尊正朔”。他臨終時,在書室拜讀明太祖朱元璋祖訓,嘆說沒有面見先帝而逝。清朝康熙皇帝贊賞鄭成功的忠貞氣節。清朝統一臺灣後,康熙皇帝即下詔書說:“鄭成功系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鄭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并親撰挽聯,稱鄭成功為“海外孤忠”,賜“忠臣”匾,高掛在鄭成功故鄉石井鄭氏宗祠中堂,以表彰這位高風亮節的“海外孤忠”。我們在文章開頭說過,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是鄭成功一生中最光輝的事跡。對此,海峽兩岸學者給予很高評價,認為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是我國人民第一次戰勝西方侵略者的戰斗,是我國人民第一次趕走西方殖民者,收復祖國神圣領土臺灣的行動,“是中國人第一次收回歐洲人的殖民地”。鄭成功是這次軍事行動的統帥,他領導中國軍民打敗當時西方最強大的荷蘭侵略者,“於是鄭成功之威名,震乎環宇”。此後,荷蘭與西班牙殖民者不敢再凱視臺灣。趕走侵略者,臺灣人民得以致力發展經濟、文化、促進本島社會繁榮昌盛。

對鄭成功率領數十萬軍民開發與經營臺灣的業績,後人謳歌贊頌,學者予以充分肯定。連橫在《臺灣通史》中稱頌鄭成功領導軍民開發臺灣,發展經濟,造福人民的豐功偉績:臺灣固海上荒島,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長育子孫,至今是賴……(環境險惡)而我先民乃冒險而進,剪除荊棘,以辟田疇,成都聚,為子孫百年大計者,其功豈可泯哉?延平入臺,建號東都,經立,改名東寧,是則我民族所肇造,而保守勿替者。然則我臺人當溯其本,右啟後人,以毋忘蓽路藍縷之功也。

對此,章炳麟在為《臺灣通史》作序時,也發出同樣的贊頌聲:“偉哉!鄭延平之啟臺灣也”!十多年前,臺灣史跡研究中心編輯一部《鄭成功全傳》學術專著,陳三井先生錄出一篇題為《不朽的志業與精神》,副題《鄭成功的驅荷與開臺》,文中立論頗有見地,甚具新意。他說,“鄭成功的驅荷是有其長遠打算的,而其在臺灣的拓展與建樹也同樣具有永垂萬世的意義。”鄭成功領導數十萬軍民進行大規模屯墾,發展農業生產,為臺灣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在政治方面,鄭成功建立中國人自已的政府,除原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官外,“并依照中國傳統的行政制度,改赤嵌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府即承天府,縣叫天興、萬年,以新港溪為二縣分界。這里臺灣設置郡縣的開始……而郡縣制度始源於中國,是中華文化的一環,臺灣一向孤懸海外,甫入版圖,立即行使郡縣制,足以說明吾土吾民,臺灣與大陸兩者血肉相連,文化相承的親密關系。”這里還應補充說明一點的是,鄭成功入臺後,臺灣人不再進荷蘭人辦的教堂,不再讀《耶教問答》和《摩西十誡》。為取代荷蘭人的宗教教育,鄭成功采取措施在島上傳播儒家學說,他招賢納士,禮待從大陸東渡臺灣的鴻儒博士,讓他們講授經史;他倡導漢人與高山族子弟“勸學”。至鄭經時,繼承鄭成功遺志,在臺灣推行大陸的學校與科舉制度,設學校,培育人才,舉行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授官任職,以整飭吏治。對此,陳三井在其論文中作了頗具說明服力的論述:鄭成功“把大陸制度文化移植到臺灣來,成為引導臺灣社會發展的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就是堅毅不拔氣概、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與革命精神、愛國精神他引用德國學者魏斯(DrAlbrechtWirth)的話說:對於臺灣,中國血統和文化的移入,“是一件劃進代的事件”,這事件在本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為鄭成功開臺,在島上“樹立各項宏規,為臺灣未來的各項建設與發展奠下基礎……”。最後,陳三井先生說:“回顧我先人在臺灣的發展和經營,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貢獻,特別值得我們的追憶和推崇”鄭成功開發臺灣,為國家捍衛疆土,為臺灣人民造福,蔭及後代子孫,因而尊稱為“開臺圣王”、“臺陽初祖”、“開臺第一偉人”。“有功德於民則祠”。鄭成功逝世後,臺灣人民緬懷這位開臺偉人,建祠奉祀,據統計,全臺鄭成功神廟共有二百數十座,年節祭奠,長年香火不斷。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福建將軍文煜、總督李鶴年、巡撫王凱泰、船政大臣沈葆楨等奏請朝廷為鄭成功追謚建祠,“以順輿情”,褒忠節。隨即在臺南興建延平郡王祠。前年,世界鄭氏宗親總會籌集鉅資,在臺北市興建一座規模宏偉壯觀的鄭成功廟,以緬懷先賢的忠精愛國精神及其開臺豐功偉績。

臺灣興建如此眾多鄭成功神廟,而且廟裏香火長年旺盛,堪稱奇觀。實際上,這種現象已經超越宗教,賦具更深廣涵意和現實意義。臺灣人民崇敬鄭成功,而將他當作神奉祀,用《臺灣通史》作者連橫的話來說:它象徵這位開臺大神“永鎮茲土矣”,永鎮寶島臺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