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華人名作家(美國文學中有哪些華裔代表作家?)

时间:2024-06-01 13:49:21 编辑: 来源:

中體把淑玉描述成能挑能扛的種田好手但卻給她裹上三寸金蓮,這對東方主義者而言,正是中國傳統婦女的標識和縮影。他短篇《光天化日》將男性的價值完全等同于性能力,并通過對慕英的描寫將脫離時代背景的女性主義者和不知廉恥的妓女等同起來。哈金“閹割”男性,以迎合西方主流認為東方男性女性化的看法。這使得他獲得了1993年的凱恩書評獎和1995年度普神卡特獎。哈金以“真實”的聲音講述中國婦女的故事,但這只是為迎合西方女性主義興趣和東方主義的期待而造出的怪物。由此華裔美國文學的“他者”形象被“發揚”。

3.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民族形象

華裔為了對抗美國白人主流強勢文化對中國文化的貶低、排斥和曲解,極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來尋求自身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華裔美國作家的作品確實有對中國文化的嫁接,最典型的女性形象當屬湯亭亭在《女勇士》中對岳母刺字和花木蘭傳說的融合和改編。作為在美國文壇第一個有廣泛影響的作家,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可謂華裔美國文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雖然湯亭亭在創作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是透過美國文化的面紗望過去,而留下了一些重影、交融和誤視。這是由于在美國出生和成長的美國的華裔后代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了解大多是從上輩人的故事里得到而變得模糊自己視為美國社會固有的一個部分。湯婷婷最后借惠特曼·阿新指出,美國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特有的華裔美國文化也是這個文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不應受到貶低和排斥。

將美國文學分成便于討論的歷史片段或“時期”,不像劃分英國文學時期那樣能夠獲得文學學者們的共識;參見:英國文學各時期的劃分。保羅·勞特編寫的《重建美國文學》(1983)中的許多大學教學大綱調查和A.拉馮內·布朗·魯奧夫與杰里·W.沃德合寫的文章“重新界定美國文學史”(1990),證明了(尤其是為公正對待女性和少數民族作者的作品所作的努力以來)文學時期時間的劃分及其名稱具有多么大的可變性。近來,一些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教授美國文學的教師,只是簡單地把他們的研究按日期分段而沒有附上各階段的名稱。但是一個顯著的趨勢是,承認重大戰爭在標志文學重大變革中的重要性。正如學者庫欣·斯特勞特所評論的那樣,這種趨勢“表明在美國的政治史中存在著比具體的文學或文化類別中更明顯、更為人信服的順序”。

中國的海外杰出華人有誰

丁肇中( 1936~) 實驗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

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國。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63年,他獲得福特基金會的獎學金,到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65年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他所領導的馬克·杰實驗組先后在幾個國際實驗中心工作。

由于丁肇中對物理學的貢獻,他在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并被美國政府授予洛侖茲獎,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學獎。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臺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學(1978)、香港中文大學(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學(1988)和哥倫比亞大學(1990)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他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名譽教授。1977年獲美國工程科學學會的埃林金獎章,1988年獲意大利陶爾米納市的金豹優秀獎及意大利布雷西亞市的科學金獎章。

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5年世界物理年活動日前在歐洲啟動。他正領導著來自美、法、德、中等14個國家43所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學家,在日內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質、反物質.

丁肇中主要科學成就

1.發現丁粒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反氘核的發現;(2)25年來進行了一系列檢驗量子電動力學的實驗,表明電子、μ子和τ子是半徑小于10-16厘米的點粒子;(2)精確研究矢量介子的實驗;(3)J粒子的發現;(4)膠子噴注的發現;(5)膠子物理的系統研究;(6)μ子電荷不對稱性的精確測量,首次表明標準電弱模型的正確性;(7)在標準模型框架內,證實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

2.領導“阿拉法磁譜儀”實驗探索反物質

李嘉誠 商人 漢族。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廣東潮州市

第一個獲得福布斯終生成就獎的人

1981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1981年,獲選為“香港風云人物”

1986年,2月6日香港《信報》排出香港十大財團,長實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達三百四十三億港元,名列榜首

1986年,3月25日香港大學授予李嘉誠名譽法學博士

1986年,被比利時國王封為勛爵

1986年,香港大學校監、港督尤德爵士授予李嘉誠名譽法學博士稱號。

1989年,1月1日獲英女皇頒發的CBE勛銜

1989年,6月獲加拿大卡加里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0年,12月15日港督衛弈信向李嘉誠頒發“商業成就獎”

1992年,4月28日北京大學授予李嘉誠名譽博士稱號

1994年,被評選為1993年度香港商界“風云人物”

1994年,11月22日獲《亞洲周刊》頒發的首屆“企業家成就獎”

1995年,12月1日被(香港)“國際潮團聯誼會”推舉為大會名譽主席

1996年,第三期《資本》雜志公布香港華人富豪榜,長實系三間上市公司市值3,250億港元,占全港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3.7%,居華人財團榜首;個人資產600億港元,并列全港華人富豪第2名

1999年,《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亞洲首富

1999年,4月被英國《泰晤時報》選為千禧年企業家年獎大獎

1999年,5月被英文版的《亞洲周刊》,評選為亞洲區五十位最具權力人物之一

1999年,獲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1995年-1997年出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

1985年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

1979年與霍英東等人出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董事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漢族,出生于中國上海。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1957 諾貝爾物理獎

1957 愛因斯坦科學獎

1969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章

1977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章

1979 伽利略獎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騎士勛章

1994 和平科學獎

1995 中國國際合作獎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為李政道星

1997 紐約市科學獎

1999 教皇保羅獎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內政部獎章

2000 紐約科學院獎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生,漢族,安徽省肥西縣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57年由于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漢族人;其于1954年提出的規范場理論,則于70年代發展成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并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