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華人也慶祝端午節嗎(端午節的由來)

时间:2024-06-08 10:07:57 编辑: 来源:

、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共10大類。其中,備受關注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農歷二十四節氣、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等中國傳統節日進入推薦名單,另外,梁祝傳說、格薩爾史詩、蒙古族長調、川江號子、維吾爾木卡姆、秦腔、儺戲、吳橋雜技、水書等文化遺產均獲入選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推薦名單。

傳統節日的根源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歷法、數學,以及后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后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女士新著《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巳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系。

而當中國農業文明發展到一定時期之后,傳統節日則又從性質到形式,開始為儒家倫理學說支撐的家族制度而服務。這種建立在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以父家長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依托的社會結構,并對民間風俗產生了長期的、重大的影響。于是我們看到在傳統節日中,“農事”、“祈福”、“驅邪”等主題爾外,又添加了“祭祖”、“團圓”等“孝親”元素。

傳統節日斷裂現狀

我國現有的法定節日有10個,分別是:新年(西歷1月1日)、春節、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五四青年節(5月4日)、國際兒童節(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其中只有春節屬于傳統文化節日。其他節日,或來源于重要的歷史事件(如國慶節),或與國家、政府的行政設定有關,有的則是采用國際公例,總之多是近、現代發展形成的歷史產物。這是中國傳統節慶文化出現斷裂很重要的一個表現。

把時間上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孫中山政府取消了農歷紀年而改為國際通行的公歷紀年。同時,民國政府還想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改為公歷日期慶祝,甚至為此采取了很多極端的做法,盡管當時的民眾并不買賬,依舊按照農歷慶祝傳統節日,但是公歷紀年卻由此確立下來。1921年胡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將所有這些對傳統文化的不關愛,變成了一種特殊的行政干預的強硬方式,到1929年甚至把農歷全都廢掉了。這樣,人們對傳統節日開始日漸淡漠,相反卻對國外的一些東西趨之若鶩。

同時,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劇,民間節日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在不斷淡化,外來節日則逐漸抬頭。實際上,人們在節慶期間(包括傳統節日與外來節日)衣、食、住、行等消費生活觀念、方式上的具體改變,直接反映了中國民眾正經歷一場世界觀的巨大轉變。

傳統節日變化的兩種文化傾向

有專家把當前節日民俗文化劇變中表現出的文化傾向做了兩種歸納:

一是繼續堅持遵循古老的傳統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對文化的急劇變遷持某種排斥態度,對古老的民俗文化傳統經常表示出特殊的尊重,面對著眼前的文化劇變,產生了許許多多困惑,特別是對外來的西方文化難以認同。另外是迅速調適新的生活方式,去努力改變生存環境,隨時隨地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甚至早在文化變遷之前,就已經先期接受了新事物、新觀念,適應了新的經濟沖擊和社會新潮流;同時很快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變遷,比較習慣于選用其他民族的或外來的風俗習慣,并對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不表示什么特別的尊重。

前一種傾向反映了傳統文化心理取向,它代表了一種傳統的謀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而后一種傾向顯示出融合新舊民俗文化的巨大適應能力……主動接受新文化,把對傳統民俗文化的重整再造和快速適應變遷作為最佳的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

當然這兩種文化傾向,往深處說,依然是反映了兩種認識觀的區別。一味謂嘆“人心不古”、“背棄傳統就是敗家”,或是“覺今是而昨非”聲言“傳統文化不能適應時代要求”,恐怕都不是客觀的論斷。文明是人創造的,在傳播過程中,必定會優勝劣汰,因而需要我們不斷對傳統節日賦予新的內涵。

保護傳統節日民俗文化的意義

傳統的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東西,是一個民族共同創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會自然形成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再有附加其上的審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響力是巨大的。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就是因為有這些東西來包裝著我們,真的被遺棄了,那我們在精神上也就算不上一個完整的中國人。

保護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宋兆麟這樣理解:第一,節日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說牽牛要牽牛鼻子,研究民間文化抓住節日,就可以帶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民間文學、民間神話傳說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第二,節日也是處于變化之中的,我們要考慮如何因勢利導,好的保留,壞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發展。比如春節的一些禮儀形式,我就認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禮好,能夠保持距離。再比如鞭炮,盡管可以營造節日氣氛,但是污染嚴重,而且存在隱患,如果能夠制造出改良的品種,只有聲響和光電,沒有煙塵和爆炸,不是兩全其美嗎?第三,節日對于社會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過節期間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來往的樓上樓下、街坊鄰居見了面也會很禮貌地問好祝福,整個社會洋溢著安定祥和的氛圍;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里,春節是一定要過的,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凝聚力。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