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華人回國探親英語對話(國外留學的利與弊 出國留學的利弊都有哪些)

时间:2024-05-06 18:58:12 编辑: 来源:

室。

三、外出安全常識

在英國求學期間除了學校、社區及鄰近城市外,英國境內或境外旅游也是海外求學的一件大事。如同在國內居住一般,不論居住于大城市或小鄉鎮,對自家環境的熟悉與了解都很重要,外出散步宜在亮處行走,步伐輕快有自信,平時勿帶太多現金出門,錢要分處放置,若習慣帶手提袋,最好不要將現金、護照等重要證件集中放在袋內,在上下交通工具時應提高警覺。

國外留學的利與弊 出國留學的利弊都有哪些

出國留學的優勢:

到國外留學,在完全陌生的環境里,如何才能盡快適應甚至融入留學生活,是每個留學生都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在解決這個難題時,會不由自主的尋求其他中國留學生的幫助。但是,在這過程中,固有的圈子已經在慢慢地形成。為了最大程度上實現留學目的,中國留學生需要更“開放”一些,把自己當做本地人一樣“展現”給所在的文化。

以下幾點實用建議:

拒絕宅男/宅女,熟悉當地語言和文化:

語言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向外來文化封閉自己的原因。很多留學生初到國外時,會擔心語言表達不正確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浪費了跟外界學習語言以及快速提高外語水平的好機會。中國留學生應多走、多看、多想來完成英語書面用語和生活用語之間的轉變,只有增加對所在地文化的了解,增加自己對語言的自信,才有可能更愿意跟外國人交朋友。走在街道上,看看各色建筑和商店,這也是對所在地文化的一種了解。同時,商店的招牌、菜單等都是方便的學習工具。同樣,買東西時,不了解地道說法的時候,可以在別人買的時候在旁邊看著,然后對對話進行模仿。了解當地人的說話習慣,從細節處改進,不久,就會有本質上的提高。

朋友圈的建立:

有不少中國留學生發現,很多中國學生不愿意參與太多非華人組織的活動,不喜歡融入非華人的社交圈,主要是覺得與西方同學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太一樣。但這個態度是非常不對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外國朋友見面之前就想好要說的話題,然后自己對著自己講一遍。有了準備后,見面時就不會因為擔心說得不對而不敢開口。另外,作為留學生,可以通過朋友之間互相介紹或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等方法來認識外國朋友。或者,可以在學校的論壇上發帖子,尋找對中國文化或漢語感興趣的外國朋友來解決這個問題。走出固有的圈子,邁出與外國朋友交流的第一步,在文化碰撞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留學生活質量,也融入了所在國的文化。

專業選擇影響群居心態:

中國學生是否喜歡在“中國式圈子”中活動,一方面取決于學生的年齡,另一方面取決于學生就讀的專業課程。通常比較愛與自己國家同學一起活動的學生,會以讀大學預科和本科的學生為主,他們年齡比較小,大多數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到異國學習和生活,遇到“同聲同氣”的同學自然會比較依賴,容易獲得安全感,生活和作息習慣相似的他們通常喜歡結伴到圖書館讀書、一起去餐廳吃飯,甚至一起去旅行,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也十分正常。但如果學生長期只和中國同伴生活和學習,英語水平會提高得比較緩慢,學習壓力也會隨即增大。而對于本科畢業到英國讀研的學生而言,“中國式圈子”的活動會相對較少,因為他們出國讀書的目的十分明確,為的就是感受當地的文化與語言氛圍,思想和社交能力相對成熟的他們會更樂于廣交不同國家的朋友,接觸多元文化。

一直以來,英國大學的商科專業,包括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都是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熱門專業,課堂上的中國面孔有增無減,留學生的同班同學及學習伙伴難免都是中國人,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他們運用英語的自覺性,想問題的思維也可能受到局限。如果想避免這種被動的限制,學生不妨放寬眼界,去選擇自己喜歡但相對新興的專業,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人和知識,都會更為嶄新。

運動有助拓寬社交圈子:

出國留學的弊端:

以下是中國留學生出國后,在國內的父母因對孩子的關心所表現出的不同癥狀,我們稱其為“空巢綜合征”。

“空巢綜合征”:

“毛蟲”去英國讀書后,呂女士養成了一個固執的習慣:每天深夜在SKYPE上守候女兒的聲音。相信多數孩子在海外的父母都有類似的經歷,畢竟孩子不在身邊,生活中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不過,像呂女士一樣,大部分家長都能通過自我調整慢慢適應這種變化。

有部分家長沒能及時調整:“學生從登機那一刻起,家長就不停地打電話給地接人員、寄宿家庭、學校。我的最高紀錄是3天接到300個同一個家長打來的電話。家長不停地打電話給寄宿家庭的人吩咐對方如何照顧他們的孩子,比如每天要煮兩個雞蛋給孩子吃,寄宿家庭最后也受不了,不得不讓學生搬家。”

當然,這只是個別極端的例子,一些家長確實有“空巢綜合征”的癥狀:對送子女去國外上學突然充滿了內疚、感到失落,覺得自己沒能夠好好照顧孩子,一旦孩子在國外的反饋有一點不滿意,家長的反應就會異常大。更嚴重的時候,他們還會出現抑郁癥。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和中國父母與孩子之間較強的情感紐帶有關,他們參與子女教育的程度較深,有些視子女的成就為自己的“事業”,子女離家后會讓他們感到失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