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吳姓最多的國家(吳氏的歷史和姓吳的名人)

时间:2024-06-02 06:21:37 编辑: 来源:

、省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從而得到了當今中國新百家姓的排序。

科學家還將陸續發表中國前300個姓氏的數據和分布地圖,重新出版《中國姓氏大辭典》,包括至今已收集到的23000多個姓氏,以推進姓氏文化產業的發展。

吳氏的歷史和姓吳的名人

1、以吳國號為姓,出自姬姓,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時,有圣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后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泰伯死后,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后,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并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蘇州。壽夢的第四子季札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后吳王壽夢的后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札及其后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后,其子孫便以國為姓,稱吳姓。

2、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后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后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后有吳姓。

3、出自古帝顓頊時期吳權之后裔。據有關資料所載,相傳為上古顓頊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后代。

4、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后為吳氏。

5、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產生吳姓。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后人奉為"畫圣"。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小說家。著有《西游記》傳世。

吳勉: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后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后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后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三桂 :明末清初人物,明末清初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大將軍 。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杰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懋: 瑞德祥公司董事長,曾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社會主義先鋒黨。

還有呢:

吳雁澤,當代歌唱家。

吳儀,原副總 理

吳剛 ,神話人物

吳伯雄國民黨主席

吳姓的歷史上的名人

吳姓的淵源由四大支組成:姜姓、吳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1.93%。出處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后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于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于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懷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鐘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吳氏族

吳權屬于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說:吳權的后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后,吳氏族不斷發展壯大,并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中國姓氏大全》說:“傳說中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后有吳氏”。吳賀見于《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路史·國名紀》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

遠古初祖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陜西北部),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 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室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顫-頁)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陜西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里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他發揚光大了周人數代奮斗的事業,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后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詩經·宓宮》中有歌頌他的詩句:“后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則把其作為一位仁君加以頌揚。在吳姓的一些家譜中,尊古公室父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相傳太任生昌時曾出現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資過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會傳統,古公宣父去世后,應有長子太伯繼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應是仲雍,季歷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王位,昌作為季歷之子更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為父親采藥,離開了周原。史書記述,兄弟倆從陜西岐山一帶出發,來到荊蠻吳越地區(今天的江浙一帶),吳越地區居住著原始落后的少數民族,他們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隨俗,紋身斷發,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殘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吳后,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后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武王發繼位后,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后,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后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 (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糠帝后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后,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后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吳姓祖先

句吳

太伯、仲雍到達江蘇吳地后,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受到當地土著吳人的普遍歡迎,他們紛紛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圍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吳地百姓。他們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風亮節、仁義之德所感化,自愿擁立太伯為君長,因太伯所居處屬吳地,故太伯在這里建立的姬姓國家稱“句吳”(句為發聲詞頭,無實際意義),簡稱吳。 太伯

太伯建吳之時,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諸侯混戰不已。太伯恐怕戰亂涉及吳地,影響吳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蘇無錫市東南梅里營造了一座城市,相傳此城的內城周長三百步,外城周長達三百余里,人們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樣,耕作種莊稼,自給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擾。太伯無子,他去世后,仲雍繼立為吳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無錫梅里,后人在其墳墓附近修建至德廟來紀念這位讓賢的吳姓先人。 江蘇省蘇州、無錫一帶有關太伯遺跡很多,至今無錫市東的鴻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圍常年綠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 相傳太伯去世后,吳人無不悲痛欲絕。太伯入葬那一天,吳人紛紛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歡種麻,人們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間,以表達對太伯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此后這一風俗在民間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天,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仍為中華民族某些地區的喪葬禮俗。[2]

仲雍接任

太伯沒有子孫,后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后,繼續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發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于太伯,可謂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吳人把其葬在吳國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間,仲雍墓門在山麓下,面臨北門大街,門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間所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進墓門,沿山坡往上先走數十步,可見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寫的“南國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一時遜國難為第,千載名山還屬虞。”墓上立有四塊墓碑,正中一塊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的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為常熟一帶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為海內外吳姓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封周王親族、滅商功臣、歷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諸侯。周王朝尋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諸侯,因周章已做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列為諸侯,建立了虞國,其后人以虞為姓。仲因此稱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號。 吳、虞兄弟之國,歷經整個西周,傳國十余代,一直到東周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了大變革,周天子喪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