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外市場業務運用的模式(現在人民幣跨境支付的主要手段都有哪些)

时间:2024-06-09 05:47:50 编辑: 来源:

外國貨品到達中國海關倉儲,清關后進行國內物流配送。

與保稅區模式相比,海外直郵是以個人包裹形式入境,需繳納5%-10%的稅款,可以保證商品品類的豐富,但中間涉及到海外倉儲、收件打包、跨國運輸、海關清關、國內配送等多個環節,沒有極強的把控力難以在時間和運費上有優勢。

三、境外電商支付解決方案

如果一家境外公司在中國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在中國大陸并沒有注冊公司,其網站沒有中國域名以及ICP備案,并且服務器托管在海外,那么這種情況下的電商業務如何完成跨境支付呢?

這類公司往往采用郵政的方式進行貨物的寄送,在消費者下單時支付信息無需經由中國海關確認。

一種解決方案是,海外公司找一家在中國有實體的中間代理商,以代理公司的名義收款,中間商收取一定比率的服務費。由于境外電商公司的服務器不在中國,對于代理公司而言背負一定的風險。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采用支付寶國際版或者買粉絲支付海外版,海外公司提款需繳納2%-3.9%的手續費,并且往往實行到賬延遲,匯率變化也會影響收益。

四、進口跨境貿易支付解決方案

和上述三種情況不同,也有一些公司的情況可能是在中國有注冊實體,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采用保稅模式或者海外直郵,而是采用郵政的方式,也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進口貿易時,其支付方式的選擇完全可以用中國國內的支付。

其弊端或許就是稅率相對較高,但比起申請一個證書需要兩年的時間成本,快速出貨的方式即是采用郵政通關,并交付稅率,然后采用國內支付方式。

銀盛支付可為跨境公司提供報關業務,運用多年服務行業經驗,量身定制支付解決方案,同時擁有資深團隊技術維護,免除后顧之憂,并且基于銀盛智能化平臺及多重安保措施,運行指標安全穩定,讓跨境支付不再是困擾您的難題,助力您商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跨境知道

人民幣跨境支付都有哪一些手段?

除了銀行網銀,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統,比如智付支付的操作,就很簡單,境內外大批量結算支付,十分迅速。

什么是人民幣跨境支付

人民幣跨境結算是指有跨境貿易及零售結算需求的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以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的貨幣。為客戶提供辦理以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的跨境付款和收款服務。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是指支付機構依托互聯,為境內外收付款人之間真實交易需要轉移人民幣資金提供的支付服務。

人民幣跨境支付是什么意思?

人民幣跨境支付是指有跨境貿易及零售支付需求的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以人民幣作為跨境支付的貨幣業務。

人民幣跨境支付(CIPS)的主要功能包括連接境內、外直接參與者,處理人民幣貿易類、投資類等跨境支付業務,滿足跨境人民幣業務不斷發展的需要;采用國際通行報文標準,支持傳輸包括中文、英語在內的報文信息;覆蓋主要時區(亞、非、歐、美)人民幣結算需求;提供通用和專線兩種接入方式,參與者可自行選擇等。

2012年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央行決定組織開發獨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簡稱CIPS)),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渠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滿足各主要時區的人民幣業務發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各項政策的推出,跨境人民幣業務不斷增長,對支付結算等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2011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超2萬億元,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量超1100億元。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目標是保證安全、穩定、高效,支持各個方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需求,包括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的清算、境內金融市場的跨境貨幣資金清算以及人民幣與其他幣種的同步收付業務。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運營公司有哪一些?

智付支付的系統可以跨境結算,不需要登陸網銀后臺,直接通過智付的系統,可以完成批量轉帳等操作。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對我國外貿有哪些積極影響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成功上線對促進我國外貿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人民幣跨境支付能夠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進出口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其次,人民幣跨境支付上線后,外貿企業進出口業務將不必采用外幣進行結算,節省了大筆的匯兌費用,降低了進出口貿易商的成本;最后,人民幣跨境支付上線意味著人民幣正式走向結算貨幣,一些外匯短缺的國家可以利用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這將形成對我國商品的潛在需求,從而擴大我國外貿規模。

解密日本綜合商社運營模式

日本綜合商社模式究竟是如何有效整合整條產業鏈資源,進而如何促進包括企業和自身在內的協調發展?又是如何在日本企業界拉動生產、組織流通、融資投資、中介服務、幫助企業“走出去”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

【背景介紹】 日本有一批企業,在10 多年經濟衰退中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在積蓄力量后正向全球市場卷土重來:新日本石油公司、出光興產公司、殼牌昭和公司、科斯莫公司等⋯⋯正在形成新一輪海外大軍。但很少有人知道,站在“海外大軍”背后的是擁有獨特商業模式的日本六大綜合商社。它們是日本商業巨鯨,其中5 家商社多年盤踞《財富》500 強前茅。它們幾乎無所不做,在全世界都有它們伸出的觸角。

為了解密日本綜合商社模式之謎,筆者走進三菱商事、三井物產這兩家日本商社在北京的總部,采訪三菱商事中國總代表助理小山雅久、三井物產中國副總代表魏杰。商社是個“軟體動物”采訪三井物產中國副總代表魏杰的那個下午,他興奮地告訴我們:“今天我們剛發布一個很大的能源項目,這個項目在印尼,是三井物產、三菱商事兩家合作的,各占25%股份。日本在全世界幾個能源項目,都是我們兩家合作的。”

對能源投資,是否為了形成對整條產業鏈控制?魏杰很坦率地說:“我不太接受控制這個詞。你們也觀察到商社的一些特點,它在一條產業鏈中幾乎每個環節都參與。”參與產業鏈每一個環節,有哪家企業能有這么寬泛的業務呢?經歷上世紀90 年代發生的“泡沫經濟”和所謂“失去十年”后,當代日本企業界仍有六大“無所不做”的綜合商社,以一種成規模的產業生態存在著:它們是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丸紅商事、伊藤忠和雙日(日棉、日商巖井)。

當我們向三菱商事中國總代表助理小山雅久先生問及商社經營范圍時,小山雅久說了這樣的話:“商社不直接做產品,我們也沒有主業。”難怪人們常說,商社從拉面到火箭、從衛星到雞蛋都做。

那么,“綜合商社”到底是什么?

綜合商社是日本獨有的企業形態。從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這兩家也代表性的企業中可以發現,“綜合”就是這類獨特企業的金字招牌。它們所經營的產品涉及能源、金屬、機械和化工等諸多領域。它們是日本近代以來堅持“貿易立國”的產物,但它們又不同于單純的貿易公司,而是能夠運用現代金融、信息、物流和買粉絲等手段,不斷創造出新商業機會的實業公司。小山雅久用一個比喻形容商社:“商社是個軟體動物。”就是說,商社必須不斷地改變自己,而不能僵化。

從貿易轉向服務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從事日本企業研究的學者丁敏認為:“商社非常獨特,它是日本經濟活動中的特殊產物。”丁敏概括商社三大功能:貿易、服務、事業投資。并說明這三大功能既隨時代發展而遞進,又相互交織在一起。

從商社歷史沿革看,它最傳統的業務是做貿易。作為企業之間交易的組織者,商社從事國內貿易、進出口貿易和第三國貿易,它們構筑起龐大的交易網絡、信息網絡和物流網絡。

走到今天,商社的重點發展方向,也是大型綜合商社受益的一塊,就是做“事業投資”。這主要體現在對能源、制造還包括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上。這可以說是綜合商社的戰略轉移。

小山雅久說:能源、資源這些不可再生的東西,價值只會漲不會跌。綜合商社因為擁有投資實力,早期就已經開始運作這些項目。現在它們越來越升值,商社自然就能賺很多錢。綜合商社現在已經有70%的收益來自于“事業投資”,傳統中間商收益只占30%。這與過去

發生很大變化,這個轉型對商社來說是成功的。對接市場就有“商權”對企業而言,戰略眼光非常重要。而商社的貿易性質,使它永遠要去尋找市場,把市場、流通與生產對接,無數商機也由此產生。而把握市場,捕捉商機,是商人的本能,也成了商社的基因。這種基因表明:對接市場就有“商權”。

小山雅久說:“綜合商社在日本存在上百年,始終沒有被消滅,是因為它總是在不斷調整。”這種調整,是商社在調整和提升對市場組織與協調能力。在三井物產中國公司工作12 年的白益民指出:“商社有一種服務理念,它培育與商社相關聯企業,但入股可能只有10%。它相信把企業扶持壯大后,跟商社的交易量就會增加。”

當然,商社也要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丁敏談道:“企業多元化本身是一件好事,多元化顯示的是活力,關鍵是企業要把握住好的發展方式。”白益民認為:商社不直接參與生產。商社清楚,直接進入生產領域,資金就變成機器、廠房,很多年也收不回來。商社資本是流動的,很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據小山雅久介紹,日本國內的電力公司,它們是日本液化天然氣用戶。為了確保它穩定的供應渠道,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就成為其最主要的供應商,為它們去海外開拓貨源。為了提供充足貨源,商社也會自己投資從事勘探。而這類投資風險很大,數額也很高,所以商社就與當地資本合作,或者與歐美企業像殼牌、西方石油公司和BP 等一起來投資開發。

商社還在日本各地建加油站,日本幾乎每個加油站背后都有一家商社。所以,從上游到終端,商社滲透整條產業鏈。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