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泉州云強貿易有限公司電話(泉州云強貿易駐外工作怎么樣)

时间:2024-06-02 03:13:59 编辑: 来源:

作、統一祖國,并進一步帶動全國經濟走向世界的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它是一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綜合性概念,總的目標任務是“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基本要求是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自由化、宏觀政策統一化、產業高級化、區域城鎮化、社會文明化。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浙江、廣東、江西3省的部分地區,人口約為6000~8000萬人,預計建成后的經濟區年經濟規模在17000億元以上。

海西概況

“海西”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是指臺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臺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臺工作、統一祖國,并進一步帶動全國經濟走向世界的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它是一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綜合性概念,總的目標任務是“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基本要求是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自由化、宏觀政策統一化、產業高級化、區域城鎮化、社會文明化。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浙江、廣東、江西3省的部分地區,人口約為6000~8000萬人,預計經濟區年經濟規模在17000億元以上。它面對臺灣,毗鄰臺灣海峽,地處海峽西岸,是一個肩任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歷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經濟綜合體,因此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截止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擴張,包括福建周邊的浙江溫州、麗水、衢州、金華、臺州;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梅州、潮州、汕頭、汕尾、揭陽以及福建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龍巖、莆田、三明、南平、寧德共計23市。

為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2004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七屆七次全會批準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試行)》,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作出了《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決定》,省第八次黨代會對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內涵、意義和總體部署,進一步統一了全省人民的思想與行動,凝聚了全省人民的智慧與熱情,推動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構想成果來之不易,充分反映了福建人民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強烈責任意識,充分展示了福建人民應對風險的氣勢、攻堅克難的精神、謀求發展的意識和服務全局的合力。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中央戰略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貫徹落實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的偉大實踐,是福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的歷史責任,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福建發展的戰略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利于促進全國區域經濟布局的完善。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有力推進福建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區域協作,逐步形成從環渤海灣到珠江三角洲整個沿海一線的完整發展布局,凸顯海峽西岸在東部率先發展、東中西部良性互動的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有利于在加快東部發展中發揮福建優勢。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有助于福建在新一輪發展中樹立新理念、拓展新思路、開辟新空間,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外向帶動、對臺合作、生態資源和對內聯接等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在新的起點上更高水平、更優效益的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上新臺階,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有利于形成服務中西部發展的東南沿海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構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大型海港、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對外開放的“窗口”示范作用,為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提供一條快捷順暢的對外開放戰略通道,并不斷拓展福建發展空間。

——有利于構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緊密聯系、互動聯動、互利共贏,使福建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結合部、先行區和重要通道,提高臺灣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和認同感,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做出新貢獻。

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認為,建設海峽西區展示了祖國大陸對臺灣的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誠意。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僅會促進周邊的浙江、廣東等東部地區發展,從全國布局來看,對中部崛起和西部開發也有拉動的作用。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這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首次被寫入中共黨代會報告。

海西建設--造福人類

這個社會日月異,瞬息萬變,每一‘變’都在無形中造福著人類。而海西建設,也給人類帶來無數利益。

什么是海西建設呢?海西建設是以福建為主體,面對臺灣,鄰近港奧的建設。

海西建設范圍涵蓋臺灣海峽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廣東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區,與株江三角形和長江三角

形兩個經濟區銜接。他依托沿海核心,區福州、廈門、泉州等五大城市為中心,所形成的經濟圈構筑地域分工

明確、市場統一。

海西建設在優化結構和提交效益的基礎上,年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比全國提前3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行現代化。我國經濟布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區域間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發展是共生共榮的現象。因此,亟待有一系列的理念轉換、體制變遷、對策措和規劃指導,以資源整合來高城市與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應該說,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是把海峽西岸放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發展平臺和發展空間上進行戰略考量。幾年前的“斷裂帶”之說曾彌漫在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發展

的憂患,深刻而又緊迫地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到了海西地區上上下下追求的新目標。海峽西岸的建設,就是要通過整合、協調和優化長三角、珠三角和臺灣的經濟資源,力爭產生1+3>4的經濟效應。

不說國家大事,就說說身邊的事。你看,就我們福清的變化,也是巨大的。幾年的光陰,陳舊的平樓蛻變成了氣派的摩天大廈;一個個高檔小區破土而出;濘泥的土路整修成了柏油馬路;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世界天天在發展,科技時時在進步,今天是海西建設,明天又有新的政策。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的好,更加的幸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