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流失海外的國寶級文物追回(我國有哪些國寶級的文物流失海外?)

时间:2024-05-17 11:19:53 编辑: 来源:

局。2002年起,埃及通過與世界各個國家的博物館、各大拍賣行以及個人收藏者的溝通、交涉或協商,已從瑞士、美國、英國、西班牙和荷蘭等國追回了5500多件流失的文物。2009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宣布,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歸還流失的文物以前,埃及將中止與盧浮宮博物館的一切合作。當年法國文化部就此回應稱,法國政府已決定將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的古埃及法老時期的5件文物歸還給埃及。

我國有哪些國寶級的文物流失海外?

我知道的這些文物有:十二獸首,《女史箴圖》這幅畫,九州清晏之寶璽,乾隆大玉山,乾隆皇帝御用鎧甲,青花瓷等

這些都有流失,希望我國能盡早把它們拿回來

哪些國寶級的文物流失在海外?在國外的什么地方?

中國國家級的文物流失在海外數量驚人,達到1000萬件,大部分被歐洲和亞洲的國家博物館收藏,主要國家以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俄羅斯為代表,這些國寶級的文物流失主要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后,今天為大家介紹以下3個中國流失海外的國寶。 

一、雙羊尊

雙羊尊生產與商周時期,是青銅器時代的代表作品,商朝的雙羊尊是一尊酒器,據考古學家鑒定,商雙羊尊目前存于世上只有兩件。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后燒殺搶掠,導致這兩件稀世珍寶流失海外,一件在日本的根津美術館收藏,一件在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商雙羊尊造型獨特,兩只溫馴的羊共用四條羊腿,給后世子孫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十二生肖獸首中“狗首”在美國

1860年,十二生肖獸首在圓明園走失,經國家和愛心人士多方努力,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鼠首、兔首已回歸中國,龍首在臺灣,狗首流落在美國,其中蛇首、雞首 、羊首下落不明。十二生肖獸是中心文化藝術結合的作品,原本屹立在圓明園的長春遠,記錄時間。

三、曜變天目碗在日本

曜變天目碗存世的數量極少,它以黃、綠、藍、紫等彩光為主,表面結晶為褐色圓點,外圈以銀藍光暈包圍,仿佛讓人置身浩瀚的藍色宇宙,俯身可見汪洋大海,抬頭可仰望星空。這種極度炫彩的色彩不被宋代所喜愛,制造的過程也比較復雜,漸漸失傳了。21世紀初,中國鑒寶節目受到人們的青睞,日本也開始鑒寶,曜變天目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曜變天目碗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茶碗,價值連城,是南宋的藝術珍品,外表流光溢彩,現藏于日本。 

圓明園還有多少珍寶沒有回歸國家?

絕大部分都沒有回歸

文物“流失” 超一千萬件“藏”海外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是另一個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

這兩個統計都反映了一個接近的數據: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1000萬件。“但不應都認為是流失文物。”牛憲鋒說:“準確地講,應稱為海外藏中國文物。流失文物應該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后至新中國成立前,因戰爭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為盜掘、盜鑿、不正當貿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國外的文物。具體數量難以統計。”

幾乎涵蓋所有文物種類

張永年告訴記者,這1000多萬件“海外藏文物”幾乎涵蓋所有文物種類,包括書法、繪畫、瓷器、陶器、雕塑、銅像等各類珍品。

在分布上,主要在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僅在大英博物館就館藏中國文物2.3萬多件,其中不乏國寶級的珍品和絕品。

流失文物是筆糊涂賬

近年來我國花兩個多億回收了204件文物。有人據此計算回收1000萬件海外中國文物需要多少錢時,牛憲鋒認為這算的是筆糊涂賬。

他說:“有些文物是想買都買不回來的,有些根本就不能買回來,有些是必須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關鍵問題是必須搞清文物的性質。”

連線·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展總最忙碌

大英博物館公共事務處經理漢娜·布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總數約有2.3萬件之多。據介紹,這些中國文物受到了參觀者的熱烈歡迎,中國文物展總是最持久最忙碌的。不過,漢娜表示,目前博物館還沒有收到任何中國官方關于文物歸還的請求。

連線·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每年保管費數萬美元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媒體接待辦公室的林斯女士告訴記者,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收藏了“數以萬計”的中國古代物品,這些珍貴文物一直得到了博物館最為精心的呵護,博物館每年在保管這些文物上就要花費數萬美元。(文/實習生朱京生)

文物追回

回流三形式:回購、討還、捐贈2003年7月5日,國寶工程啟動,宗旨是搶救流失文物、保護文化遺產。張永年和牛憲鋒告訴記者,就目前而言,面對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回流主要有三種形式:回購、討還和捐贈。

回購——比較常用的市場手段

成功案例:捐款回購圓明園豬首銅像據介紹,豬首銅像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時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專家從一位美國私人收藏家處尋訪到銅像,經過艱苦的談判,美國人最終同意轉讓給中方。澳門富商何鴻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近700萬元購回圓明園豬首銅像。

討還——最難以成行的回流方式

討還是目前最難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為一旦要求他國歸還所藏我國文物,可能就會牽涉到很多遺留的歷史問題和歷史事實。牛憲鋒告訴記者,討還的對象應主要針對戰爭中被搶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畫、佛造像這類的不可移動文物。討還目標:《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由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依據圓明園最美的四十處實景繪制而成,是現存唯一能夠全面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在圓明園大劫中,被法國的杜潘上校搶走,后來在法國巴黎的國家圖書館保存至今。如果對方一旦答應歸還,張主任說可以采取適當的文物交換方式,或者可以提供逼真的復制品供他們展覽。

捐贈——需要有識之士的幫助

張主任說,以捐贈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不乏先例,但捐贈首先需要的是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達到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境界,畢竟任何一件文物都價格不菲。但現階段,真正有此善舉的有識之士依然為數鮮少。成功案例:捐贈頤和園佛香閣銅窗頤和園萬壽山佛香閣西側銅亭寶云閣流失的十扇銅窗,就是美國國際集團友邦保險公司創辦人斯達先生的基金會于1993年從法國收藏家手中購得,并無償送還中國。

中國文物在海外

英國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是歐洲,其中以英國所藏最多。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不列顛圖書館,劍橋的費茨威廉博物館、劍橋大學博物館,牛津的亞士摩蘭博物館,愛丁堡的皇家蘇格蘭博物館,都有大量的中國文物大英博物館中國收藏中以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為引人注目,青銅器包括商雙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法國在歐洲國家中,法國收藏的中國文物僅次于英國盧浮宮博物館中國文物達3萬件以上,尤以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青銅器、瓷器的收藏量達6000多件巴黎市立東方博物館所藏文物與盧浮宮不相上下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物達1萬多件,其中敦煌書畫的三種唐拓本是稀世珍寶美國有世所公認的七大收藏中國文物的中心: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紐約市藝術博物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從1840年到1949流失海外多少文物?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誘惑中國文物流失的數量非常驚人。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已有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對這一現象追蹤關注,并使一些流失的文物回歸祖國。

文物流失逾千萬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是另一個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

這兩個統計都反映了一個接近的數據: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1000萬件。當然,這不全是流失文物。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干事牛憲鋒認為:“準確地講,應稱為海外藏中國文物。流失文物應該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后至新中國成立前,因戰爭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為盜掘、盜鑿、不正當貿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國外的文物。具體數量難以統計。”

涵蓋書法、繪畫、青銅器、陶瓷、甲骨、典籍等所有種類

據了解,這1000多萬件海外藏文物幾乎涵蓋所有文物種類,包括書 法、繪畫、青銅器、陶瓷、雕塑、甲骨、典籍等各類珍品,主要分布在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僅在大英博物館就館藏中國文物2.3萬多件,其中不乏國寶級的珍品和絕品,青銅器中就有商雙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稀世珍品。

——繪畫,美國收藏最多,僅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就有1200余幅,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中國繪畫近500幅。而以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最精,其中,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引人注目。

——瓷器,以收藏亞洲藝術品著稱的法國集美博物館收藏最佳。館里的瓷器從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個朝代各大名窯的名品應有盡有,且多為精品。

——地方志和古籍,美國最多。美國國會圖書館就有4000多種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種、家譜2000多種。

——甲骨片,日本收藏最多。在流失海外的近3萬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寶藏,而今敦煌遺書在我國國內僅存2萬件,僅占三成,七成流失國外。其中,藏于大英圖書館東方寫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有6000件,其中敦煌書畫的三種唐拓本是稀世珍寶。藏于俄羅斯圣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國、瑞典、奧地利、韓國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文物追回主要靠回購、討還、捐贈三種形式

中國自2003年7月開始啟動國寶工程,宗旨是搶救流失文物、保護文化遺產。據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主任張永年介紹,就目前而言,面對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回流主要有三種形式:回購、討還和捐贈。

回購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市場手段。圓明園豬首銅像的捐款回購便是一成功案例。豬首銅像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時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專家從一位美國私人收藏家處尋訪到銅像,經過艱苦的談判,收藏人最終同意轉讓給中方。澳門富商何鴻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近700萬元購回圓明園豬首銅像。

討還是目前最難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為一旦要求他國歸還所藏中國文物,可能就會牽涉到很多遺留的歷史問題和歷史事實。牛憲鋒說,討還的對象應主要針對戰爭中被搶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畫、佛造像這類不可移動文物。比如,《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就是討還的目標。該作品由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依據圓明園最美的40處實景繪制而成,是現存唯一能夠全面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在圓明園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