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輔導員待遇(那個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好?)

时间:2024-05-17 18:14:20 编辑: 来源:

路,全面推進“兩個轉型”(高職教育向本科教育轉型,規模發展向內涵建設轉型),創業型大學建設扎實推進,辦學實力顯著增強,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校園占地1800畝,建筑面積120余萬平方米;總投資逾30億元。教學設備設施齊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圖書館館藏豐富,環境優雅,館藏紙質圖書143.3萬余冊,電子圖書183.5萬余冊;文化體育設施齊全;生活設施完善,為理想的求學勝地。

學校下設經濟貿易學院、財務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旅游與民航管理學院、網絡學院、雅和人居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外國語學院、中廣天擇傳媒學院、南海音樂學院、拳星時代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開設47個本科專業和19個專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藝術學、教育學等6大學科門類;2012年5月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

學校不斷強化內涵建設,蘊育具有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現已擁有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教學團隊8個、特色專業5個、精品課程4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教育,把加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定位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的戰略性高度,已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多種形式將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到學校的教學環節中來,既能夠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切實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又為廣大海經學子提供了接受國際化教育的機會和選擇。

學校堅持用真誠和待遇吸引人,用事業和環境凝聚人,用精神和制度激勵人,努力營造“凝聚、和諧、平等、包容”的新型人際關系,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廣納賢士,組建起高效務實的管理、教學、科研團隊,勵精圖治,革故鼎新,共謀發展。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成杰同志是首屆“海南省杰出人才”、省市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委員、海南中華職教社副主任、省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他視野開闊,經驗豐富,對教育有深入的思考與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為學院創新和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歷屆校長劉伊文教授、李秀生教授、劉耘教授、劉和忠教授、陳嘯教授等,都曾擔任高校黨政主要領導多年,有著豐富的大學教學及管理經驗,是深諳高等教育的專家。

學校現有教職工1400余名,其中專任教師868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09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其他全國、省級各類優秀教師(專家)18人。聘請了20多名年輕的博士后為兼職教授、30多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教師立足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積極參與教研教改活動,不斷增強科研能力。近年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獲得國家級獎勵67人次,省部級獎勵302人次,校級獎勵353人次。教師承擔國家級課題 1項,承擔省市級課題200余項;公開發表教改、科研論文134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46篇,被SCI、EI、ISTP收錄37篇;獲教學科研成果獎91項,體育、文藝作品獲獎141項;出版教材、著作297部,專利作品16項。

學校以“無論公辦民辦,都是黨辦;無論體制內、體制外,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無例外;無論營利性、非營利性,都始終保持教育的公益性”的政治自覺,始終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新格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先進典型,多次受邀在全國有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輔導員培訓體系完善,等級晉升制度科學,逐步邁向職業化、專業化;思政課改革步伐加快,思政課建設被評為省級優秀;心理健康教育成效顯著,處于海南高校領先地位;校工會入評“全國模范教工之家”;校團委被評為“海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目標。與時俱進,緊跟國家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步伐,緊密服務于海南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職業精神和實踐能力。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確立了“加強應用性研究,建設創業型大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發展目標,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出資200萬元設立了創業基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有特色的素質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將素質拓展納入學分體系,形成了全方位、全過程、全員性的育人合力和良好環境。聯辦改制以來,共有2000多人(次)獲得省級以上乃至國際賽事獎項,甚至填補海南省獲獎空白。在博鰲亞洲論壇、北京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重大活動中,海經學生志愿者表現突出,廣受贊譽。

學校實行開放辦學之路,先后與海南航空、深圳航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亞喜來登度假酒店、博鰲索菲特大酒店、道通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電視臺、海口電視臺、海南洋浦實業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有關政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大學生的實訓實習和就業搭建了廣闊的平臺。聯辦改制以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均在90%以上,培養的近5萬名畢業生遍布沿海及內地,以“適應快、能力強、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普遍青睞與廣泛好評。不少已成為企業高管、社會精英。

學校在創新中求進取,在改革中謀發展,辦學成果和社會認可度穩步提升。2009年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2011年被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稱號;2011年12月當選為全國民辦本科高校協作會副理事長單位;2013年12月當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2014年3月當選為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專委常務理事單位;連續3年入選新浪網“最具綜合實力民辦高校”十強。2016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首批創新創業50強高校”;2016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社會組織培訓基地”;2017年4月,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創業示范園”;同時被海南省教育廳確定為示范應用型本科試點建設高校和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4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中央有關部委和省市主要負責人陪同下蒞臨學校視察,對學校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2006年3月,教育部袁貴仁部長親臨學校指導;2008年3月,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親自為海口經濟學院成立揭牌。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口市委市政府歷任主要領導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或現場辦公。先后來校訪問講學的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學校贊譽有加;2014年12月,中國民辦教 育發展大會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2014年會在學校召開,來自教育部、民政部、中民協的領導和全國民辦教育界的500多名精英,對學校的校園建設與辦學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建校44年風雨兼程,峰回路轉;聯辦改制18年砥礪前行,一路凱歌。作為一所新體制高校,一所民辦本科院校,海口經濟學院始終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大學”作為追求的目標,在這片孕育著希望的土地上,以其獨有的大氣魄、大手筆,書寫著新的輝煌。

那個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好?

因為每個人高考分數不同,或者本科院校層級不一樣,我就按照檔次來分析下。

985:國內層次高旅游管理院校就是中山大學、南開大學。這兩所院校都是較早開始進行旅游研究的,校內也不乏旅游屆的大佬。南開屬于老牌的旅游院校,而中山在保繼剛老師的帶領下的發展勢頭正猛。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是作為一個系在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地理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下面,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不乏學術能力強的老師。

211:云南大學,可能是依托于云南良好的旅游資源發展較好。華中師范大學屬于中部211,校內設有中國旅游研究院分院,平臺不錯。

雙非:北二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管是北二外的王牌專業,尤其是酒店管理,雖然雙非,但是不乏211的學生考研進去讀。華僑大學:華僑大學的旅游學院專業不是在福州校區,應該是在泉州校區,該院的鄭向敏老師專攻旅游安全研究、旅游者行為研究,建樹不小。北京聯合大學,雖然在部分省份北聯屬于第二批次的院校,但北聯的旅游學刊屬于旅游領域比較好的刊物。湖北大學的旅游在華中地區也算是佼佼者。安徽師范大學的旅游在陸林老師的帶領下發展較好。值得一提的是,謝彥君老師去年從原來的東北師范大學,來到海南大學任教,可以看出海南大學今后的旅游發展前景較好。

什么是少數民族地區

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也同漢族一樣是9年制的,教學上一般分為漢語文授課、漢民雙語授課和民語文授課三種,在有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民族,教材多為民族文字。

【概述】

2003年,全省民族自治地區(三亞市、五指山市、東方市和6個自治縣)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克服“非典”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抓住機遇,擴大內需,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體制創新,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改善發展的軟環境,著力解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使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據統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36.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2.42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29.81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43.78億元,增長9.2%。從產業構成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8%下降到45.9%,第二產業由19.6%上升到21.9%,第三產業由32.6%下降到32.2%。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看,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38.6%,拉動經濟增長3.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29.8%,拉動經濟增長3.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31.6%,拉動經濟增長3.2個百分點。

【農業】

繼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發展“訂單農業”、“科技農業”和“綠色農業”,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3.65億元(當年價),比上年增長5.4%。主要農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糧食產量65.08萬噸,減少27.6%;油料4萬噸,下降9.7%;肉類9.5萬噸,增長8.6%,其中豬牛羊肉7.65萬噸,增長7.4%;水產品26.06萬噸,增長11.3%。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61.28萬千瓦,增長1.1%;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量)7.86萬噸,增長9.9%;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6.11萬公頃,下降1.1%。

【工業】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7.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36.05億元(當年價),增長1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產值24.4億元,增長2.1%;股份合作企業產值0.64億元,下降67.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產值0.90億元,增長1.1倍;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產值9.06億元,增長1.7倍。規模以上企業中,工業產品銷售利潤率9.82%,比上年提高2.4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18億元,減少3.1%。工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鹽17.35萬噸,增長74.0%;食糖11.08萬噸,增長25.3%;發電量14.66億千瓦時,增長10.3%;水泥218.61萬噸,增長18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