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上海對外經貿轉專業政策(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轉專業政策)

时间:2024-06-02 10:41:00 编辑: 来源:

過所轉專業的課程考試,通過了還要再看有沒有關系,沒有關系,一般連讓你考試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在大專里,關系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跟同學的關系,還是跟輔導員、老師的關系,還有就是自己家庭在學校里有沒有關系之類的。

想要換專業一般來說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入學后大一、大二時學生可以提出申請換專業;第二種是繼續學習本專業,輔修自己希望轉換的專業,這在一些學校比較普遍,如經濟學專業和法學專業,有相當多的學生輔修;第三種是讀研究生時再換專業。但是進入大一、大二申請換專業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學習的基礎課不同,換專業要補某些重要基礎課,除非你成績很優秀,否則一般都不會換專業。

對外經貿大學和復旦的經濟比較

復旦,肯定復旦,復旦的經濟學院全國著名,而且非常好就業,是屬于隨別挑工作的那種

經濟學院有以下幾個分支

A. 經濟學系(E買粉絲nomics/EC)--經濟學專業

偏理論,偏學術。最對口的是做宏觀政策分析研究或者學術研究之類的,但是事實上就業就是各類企業。很多課比較虛,但是也比較輕松和容易突擊@@ 比較關注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存在的問題、發展路徑等等……關注城市、農村、改革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和政策含義。

專業課有:資本論、當代中國經濟、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中國經濟史學、財經英語等

這個專業的同學大都比較溫和,走學術路線的同學比例應該是最高的。這個專業的老師比較有學術影響力,有些經常在各大報紙電視上發文露臉~

B. 國際金融系(International Finance/IF)--金融學專業

和管理學院的財務金融系相比,也是偏宏觀的。專業的同學大都喜歡金融行業也希望從事金融行業或相關行業的工作。有一些金融相關的專業課,比較實用~ 但是這些不同的課的重疊部分比較大,學完一門之后其他幾門都差不多了解了~

專業課有:金融市場學、公司財務學、投資學原理、保險學原理、商業銀行業務與管理、金融英語等

這個專業的同學有濃重的實習傳統,同學大都比較aggressive,最后找到的工作也都不錯,總之是牛人輩出的專業~

C. 世界經濟系(World E買粉絲nomy/WE)--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偏重經濟學中的國際經濟學這個分支,也學習關于國際貿易的一些實務。簡單的說,金融有關資本……或者說錢……銀行、證券、基金啥的都屬于金融學研究的范疇,而國際經濟與貿易就研究除了資本市場以外的實體經濟領域……比如貨物/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

專業課有: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比較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國際經營、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經貿英語等

這個專業的同學比較活潑開朗,歷來美女輩出~

D. 公共經濟系(Public E買粉絲nomics/PE)--財政學專業

這個區別應該還是比較明顯和易于理解的吧~ 就是公共領域的財政問題。

專業課有:稅收學、國際稅收、國有資產管理、國家預算、財務管理、財經英語等

雖然剛才說的都是區別,但是……

總的來說,以上四個專業……差別不大。

無論是從學的東西的角度,還是從出路/就業的角度。

四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都是:高等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線性代數、會計學

四個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中也有很多是相同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財政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

總之,大多數經濟學的核心課程是都一樣的,第一年的課程是完全一樣的,第二年的課程也相差很小,就第三年差別多一點,不過第三年的課都比較細枝末節了……呵呵

四個專業的就業也差不多。大頭都是:四大和國有銀行。還有一些公務員,外企instry,外資銀行,也有少數投行、買粉絲、國企、民企、事業單位的。

個人認為,進經院的四個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就業的時候都屬于經管背景的。如果是理科生,也很推薦管理學院的專業(會計學、統計學、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類),更加微觀,更加偏技術,不那么虛,比較實用。如果暫時沒有進到理想的專業也不要緊,可以一年后轉專業~

轉經院要留一級,轉管院可以不留級。不過競爭都很激烈哦~要第一年成績在原專業名列前茅,并且通過層層篩選才可以……據說有的時候轉經院報名50多個人最后只錄取了一個……不過轉系成功的人后來都比較牛……

外語類保送生的利弊?

外語類保送生的利弊如下:

利:

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不用再參加高考,走這條萬馬千軍過獨木橋的道路,可以提前半年就確定所要去的高校和專業,壓力要小得多。

其次,所保送的高校都是非常優秀的高校,基本上都是985高校相,濟南外國語高中每年保送近200個學生,就有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復旦大學附,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等高校,每一所高校都是全國頂尖大學,如果要在山東省內考,都得在全省的1%以內才有可能考上。

弊:

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只能上語言類專業,不允許轉專業。如果學生對語言類專業不感興趣,或者不想把語言作為專業去學習,那么,被保送到外語類高校并不是一個好的出路。

其次,如果保送的語言類是英語,現在英語已經作為交流工具,普遍被使用。

英語現在已已經是一門技能,而說不上是一門特長了,如果沒有其它專業知識綜合,那么單純的英語人才已經飽和,將來發展空間并不是很大。

如果保送的是其他小語種,將來就業也很難說,雖然說現在小語種人才緊缺,但是必定用到的地方比較少,除非是在沿海城市和比較大的城市就業機會相對較多,在其他地方很難有用之地。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被保送北京大學的專業印地語專業,現在正積極的學習第二學歷,以備將來轉專業用。

保送生簡介:

保送生是指中國由某些中等學校推薦保送,經有關普通高等學校考察同意,免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而直接錄取入學的學生。

1958 年對工人、農民、工農速成中學畢業生、工農干部等曾試行保送高等學校的辦法,翌年即停止。1985 年教育部組織試行新的招收保送生辦法。

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其目的在于,彌補統考對選撥和增減人才,完善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保送政策有利于增減和選撥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有利于推動中、高等教育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鼓勵和引導學生德智體面發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