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論文(求淺談我國加入WTO以來對外貿易發展狀況一篇論文)

时间:2024-05-18 22:27:04 编辑: 来源:

建議[J].財貿經濟2006,7: 23-25.

[10]劉燕.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6.

求淺談我國加入WTO以來對外貿易發展狀況一篇論文

中國加入WTO已成定局。我們應該從WTO對中國農業的規定和要求出發,重點分析中國農業生產要素配置的基本特征,分清中國農業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判斷WTO對中國農業乃至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作用。

肉類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同時削減肉類關稅,關稅減讓到2004年完成。

降低魚類進口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25.3%逐步調整到2005年1月1日的10.6%。

我國農村人口大約為9億。根據統計部門的統計,農村有勞動就業能力的人口估計達到6億人左右,根據勞動力與土地的正常配比,農業只需要1億左右的勞動力,另外5億左右的勞動力需要轉移到非農就業上去。

雖然我國自然資源總量不小,但是從人均擁有量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顯得十分稀缺,勞動力大大過剩。我國自然資源十分稀缺,集中表現為土地資源稀缺。我國的土地經營規模十分不經濟,每個農戶土地面積的占有量不到一公頃。美國的耕地面積差不多是中國的2倍,而農場數量只有200萬,不到中國的1%,農場平均規模超過100公頃。歐盟的農地面積與中國相同,但只有740萬農場,平均每個農場的規模將近20公頃,同樣大大高于中國農戶土地面積的平均擁有量。

主要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價格水平。

以國際期貨價格為比較標準,假如1998年國際期貨價格為100 ,那么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價格水平應該是:小麥143、大米101、玉米180、大豆179、棉花107、豆油156、花生油153、生豬 68、原糖183。很明顯,在9種主要農產品方面,8種已喪失價格優勢,只有生豬還有價格優勢。

(三)主要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普遍比較差。

1、大米:從1990年到1996年一直處于凈出口的狀態,其競爭力系數也一直維持1。大米是我國在糧食作物中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但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米的生產成本逐年上升,這種比較優勢也在逐漸消失。

2、小麥:中國小麥1991-1997年一直從國外進口,其競爭力系數爭定在-1。

3、玉米:出口競爭力系數1990-1995年為-1,1996年后,中國玉米的出口有了快速增長,1997年的出口競爭力系數竟達到0.999。但是入世后,對中國玉米生產和貿易的影響將是復雜和多方面的

2、基本判斷

從今年上半年農產品進出口狀況看,形成了進口增長快于出口增長的局面,特別是糧、棉、糖等大宗農產品出口呈現下降形勢,相比之下,蔬菜、水產品和畜產品等產品出口形勢較好。雖然少數品種進出口形勢有所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依然維持原有的格局,即出口競爭能力結構照舊,土地密集型產品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比較優勢。

(六)分析結論

三、加入WTO對農業的影響作用分析

從各個省市來看:1、福建、上海、廣東、天津、山東、浙江、北京等7個省市,具有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將從促進出口中獲利較大,但是將面臨較大的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的進口壓力;2、新疆、內蒙、黑龍江、陜西、青海、寧夏、山西、云南、安徽、甘肅等10個省市,因在國內具有土地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面臨的土地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壓力較小,但是從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發展中得益也較少;3、海南、廣西、遼寧、江西、河北、湖北、吉林等7個省市,由于在勞動和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生產上都具有比較優勢,不但可以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促進作用中獲利較大,而且所面臨的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壓力較小,形勢相對比較有利;4、湖南、江蘇、四川、重慶、貴州、西藏等6個省區,在兩類農產品生產上都缺乏比較優勢,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促進作用中獲利較小,所面臨的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壓力較大,形勢相對不利。

(二)因農業各子行業對生產要素要求存在差異,生產要素能得到滿足的程度存在差異,導致各子行業在國際市場中比較優勢或劣勢存在差異,從而受WTO的影響作用存在差異。

中國加入WTO后對農業各子行業的影響作用大體形勢為:

3、畜牧飼料業:正負效應同時存在

畜牧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特別是豬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我國不但是豬肉生產大國,也是豬弱消費大國。中國加入WTO后,有望通過低價的進口飼料來進一步降低養豬成本,豬肉產品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相比之下,其它肉類產品盡管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是優勢不是十分明顯,而且受瘋牛病等因素影響,擴大出口前景具有不確定性。

飼料行業,由于所用原料主要來自土地密集型的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缺乏競爭力。但是,如果部分企業使用低價的進口谷物來生產飼料,成本有望下降。問題是,飼料成本與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的成本密切相關,要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競爭力差的局面難度較大。

就我一個,頂哦

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一、新貿易理論的基本思想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1776年)中提出的“絕對優勢說”堪為自由貿易理論之濫觴。鑒于亞當?斯密“地域分工論”存在著明顯缺陷,大衛?李嘉圖對其進行了修正,創立了“相對優勢說”,標志著國際貿易理論的重大突破。但該理論仍然不能完全解釋國際貿易的發生機制。1933年,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及其學生俄林以“資源稟賦說”科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戰后國際貿易理論成了赫俄理論的一統天下。

(一)戰略性貿易理論。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貿易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實際上已經不再是古典理論所設想的那種交換了,如資本要素豐裕的國家傾向于出口資本密集性產品,有熟練勞動力的國家傾向于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而不發達國家則出口原材料,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雖然國家的技術差異和資源稟賦仍然主要決定了國際貿易的基本模式,但相當部分國際貿易不可簡單地歸因于出口國的自然優勢,相反,越來越多的貿易來源于規模經濟和因技術創新而形成的人造優勢。

這說明國際貿易形態的歷史性變遷對經濟學家提出了挑戰。只有在現有貿易思想基礎上發展一套新理論,才能重新解釋國際貿易領域里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遷。70年代發展起來的產業組織學提出了分析寡頭競爭產業的新方法,從而催生了國際貿易新理論。

古典貿易理論建立在市場不會偏離“完全競爭”太遠的假設之上,市場上有許多生產者,每個生產者力量都很小,不會試圖去影響價格或其競爭對手未來的行為。然而,戰后以來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之間貿易的迅速增長說明完全競爭的假設是不合適的,現在相當一部分貿易是由大規模生產的優勢、積累的經驗和通信技術的創新所決定的,由眾多小企業之間展開的原子狀的競爭已經難以看到,而少數幾家大型企業之間的不完全競爭卻隨處可見。例如,大型客機市場基本上由“波音”和“空中客車”兩家寡頭航空公司所壟斷,每一方都有影響價格的能力,它們做出戰略性的行動,以期影響競爭對手的行為。

古典貿易理論在于證明自由貿易是最好的。古典理論假定市場競爭是完全的。一國在某一產業的比較優勢是貿易發生的根本原因,每個國家都因其各自的要素稟賦而參與國際分工。因此,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經濟中,“租”非常少,因而經濟中不存在“戰略性”部門,自由貿易政策是各國最好的選擇,在各國都支持自由貿易的情況下,每個國家都能從貿易中獲益,且一國的收益并不以他國的損失為代價,自由貿易不是零和博弈。古典理論甚至認為,即使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奉行自由貿易原則,其他國家都一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該國仍能從自由貿易中獲益。因此,自由貿易是古典理論的鐵律。

在產業組織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貿易理論對古典貿易理論提出挑戰。新理論既是對古典貿易理論的繼承,又有所超越。它認為,國際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歷史的偶發性,是一國特定的歷史、某個偶發事件和經濟政策的產物,并不是完全由各國資源稟賦差異所決定的。新理論最有意義的創新在于引入了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理論,從而使國際貿易理論從完全競爭這一假定條件的束縛下擺脫出來,市場中不完全競爭是普遍現象,完全競爭才是特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產業領域存在著規模經濟報酬遞增的現象,這個理論有力地挑戰了古典貿易理論所認為的規模經濟報酬不變的傳統觀點。由于市場競爭是不完全的,“租”不可能因競爭而完全消失,在一些產業,資本和勞動有時會獲得比其他產業高得多的回報率,因而經濟中存在著“戰略性”部門。如果政府能夠識別出這些戰略性部門,就有可能采取戰略性貿易政策。所謂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政府積極運用補貼或出口鼓勵等措施對那些被認為存在著規模經濟、外部經濟或大量“租”的產業予以扶持,擴大本國廠商在國際市場上所占的市場份額,把超額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給本國廠商,以增加本國經濟福利和加強在有外國競爭對手的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地位。政府參與國際經濟競爭顯然會從根本上改變國際貿易的通行規則,因而被視為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活動。

(二)選擇戰略性產業的基本標準。如果說經濟中存在著戰略性部門,那么企業家或經濟學家該怎樣識別它們?克魯格曼提出了識別戰略性部門的兩項標準,一是看該部門是否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該部門的資本或勞動回報率是否特別高;二是看該部門是否存在著外部經濟,即某一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或經驗對其他企業會產生技術外溢。然而,由于外溢是沒有市場價格的,根據這項標準去衡量戰略性部門有一定難度。

(三)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幾種形式。一旦選定某些產業為戰略性產業,政府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保護這些優選產業的發展呢?克魯格曼和詹姆斯?布蘭德(James Brander)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幾種可能的應用形式。

1.以轉移利潤為目的的補貼。這項戰略性政策涉及到運用補貼來加強在有外國競爭對手的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地位,其基本思想是要把利潤從國外廠商轉移給國內廠商。政府補貼可能使本國廠商降低產品成本,從而在有利可圖的國際市場上占有更大份額。由于成本補貼迫使外國競爭對手削減產量,使本國廠商得到額外利潤,這些利潤超過政府的補貼數額,即廠商的受益超過納稅人的損失。這說明出口補貼(或生產補貼)增加了國內經濟福利。

二、新貿易理論在美國興起的深層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在美國興起,不是偶然的。

首先,它與同時代美國經濟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有著密切聯系。隨著歐洲的復興、日本的崛起,美國逐漸喪失了在世界經濟中的絕對優勢地位。特別是日本作為經濟、科技和金融大國的崛起,成為在國際競爭中對美國具有較大威脅的經濟大國。80年代,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已相當于美國的60%,在高科技方面,日本已在不少領域明顯超過西歐而對美國構成巨大挑戰,日本的對外貿易發展速度驚人,1979年日本的進出口總額較1955年增長了46.5倍,占世界貿易總量的比重隨之從2.3%提高到6.5%,而美國在同期則從14%下降到12%。【注釋】方連慶、劉金質和王炳元主編:《戰后國際關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上冊,第524頁。【注尾】當時,美國各界正在為國際競爭力開始下降而擔憂,日本和歐共體國家卻通過政府補貼或保護等手段對高科技產業實行扶持政策,由此,在美國引發了一場關于美國是否也應該對自己的目標產業進行扶持的爭論。歐共體對農產品的長期補貼政策,使得美國有時也考慮運用補貼或其他優惠政策促使其他國家購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