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外貿總額突破40萬億元評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时间:2024-06-02 03:17:45 编辑: 来源:

的公益性特征。

除國家特別控制的礦種以外,戰略性礦產勘查的目標的最終實現,一般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商業性勘查與開發來實現。因此,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的勘查成果,一般需要通過拍賣、有償轉讓等方式轉入后續的商業性礦產勘查評價工作。

三、我國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建議

做好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一是要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的跟蹤分析,開展戰略性礦產勘查規劃部署研究;二是要建立一個依靠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體系和機制;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在現有的大調查和資源補償費開展的重要礦產勘查評價的基礎上,實施國家礦產資源保障工程。

根據我國資源潛力特點,當前除應繼續加強大調查對重要成礦區帶的區域評價和大中型重要礦產地的評價工作,以及繼續開展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計劃外,建議著重開展以下工作。

1.加大西部重要成礦區帶礦產評價力度

加快完成西部重要成礦區帶的區域礦產遠景調查,全面提高工作程度,提供一批有望取得找礦突破的勘查靶區;綜合評價一批重要成礦遠景區的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后備勘查基地,為商業性礦產勘查開發提供后備基地,建立一批資源儲備基地。

2.加強東部隱伏礦床找礦勘查

進一步深化東部重要成礦區帶礦產勘查工作,加強深部500~1000米范圍內隱伏礦床(體)的找礦勘查工作,力爭在深部“第二空間”實現找礦重大突破,新增一批固體能源和重要金屬礦產的礦產地和資源儲量。

3.開展西部資源接替基地的礦產普查

加強西部資源接替基地勘查評價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資源評價的工作程度,開展重要大中型礦產地的普查,提交可供后續勘查的礦產資源量,開展資源開發的可行性研究,形成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強找礦前期工作。

4.開展境外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

建議國家建立海外礦產資源勘查資金,以我國急缺或緊缺的銅、鉻、鎳、鈷、鉑、優質錳、富鐵礦、鋁土礦、鉀鹽等戰略性固體礦產為主要調查對象,開展境外特別是周邊國家和地區礦產勘查評價的前期工作。通過開展系統的礦產資源戰略調查,評價區域成礦潛力,圈定一批可供開展風險勘查的找礦靶區,推進國內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資源勘查開發降低風險,最終建立穩定的境外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基地。

作者簡介

[1]葉錦華,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2]張陽明,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科技處副處長,助理研究員。

[3]舒斌,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危礦辦技術管理處副處長,副研究員。

[4]任景明,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科技處處長,研究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35年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勇氣,攻堅克難,銳意推進改革,堅持不懈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和活力,我國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一、經濟發展大跨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巨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的35年,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由弱變強的35年,也是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跨越的35年。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年均經濟增速高達9.8%。1979-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我國高速增長期持續的時間和增長速度都超過了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

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06年超過20萬億元,之后每兩年上升10萬億元,2012年已達到52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份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20%。

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實現從外匯短缺國到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的巨大轉變。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幣不足1塊錢。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余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11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過3萬億美元,2012年達到33116億美元,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二、經濟結構深刻變化,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趨于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的35年,是經濟結構在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中不斷調整的35年,也是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的35年。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35年來,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分別增長4.6%、11.3%和10.8%。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調整為2012年的10.1:45.3:44.6。與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8.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20.7個百分點。

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個百分點,年均上升1.0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586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435萬人。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并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占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鄉村就業人員占比從76.3%下降51.6%。

三、供給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務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為增強的35年,也是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農產品供給不僅解決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還為工業化快速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農業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產量,不僅成功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實現了人民生活水平質的提高,而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58958萬噸,比1978年增長93.5%,2004年以來實現“九連增”,連續6年穩定在5億噸以上的水平;棉花產量684萬噸,比1978年增長2.2倍;油料產量3437萬噸,增長5.6倍;糖料產量13485萬噸,增長4.7倍;水果產量24057萬噸,增長35.6倍;水產品產量5908萬噸,增長11.7倍。肉類產量8387萬噸,比1979年增長6.9倍。2011年,谷物、肉類、籽棉、花生、茶葉、水果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從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長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別增長1.2倍、3.7倍、3.0倍和8.0倍。

工業生產能力迅速提高,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進程迅速啟動,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迅猛增長。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36.5億噸,比1978年增長4.9倍;粗鋼7.2億噸,增長21.8倍;水泥22.1億噸,增長32.9倍;汽車1928萬輛,增長128.3倍;家用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臺增加到2012年的8427萬臺;彩色電視機由0.4萬臺增加到1.3億臺。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分別達到11.8億臺和3.5億臺。35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達到17.6%。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我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大發展,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顯著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發展取得質的飛躍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頸制約不斷緩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體系并形成比較優勢的35年。

能源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逐漸成為能源消費大國,與此同時,能源生產能力也不斷提升,能源自給率保持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經濟安全。2012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33.2億噸標準煤,比1978年增長4.3倍,年均增長5.0%。同期,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5.6%,與能源生產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總自給率達到90%以上。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產量在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交通運輸設施日益完善。35年來,我國交通網絡不斷完善,運輸能力不斷增強,運輸效率不斷提高,有力地支撐了各項產業的發展。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8萬公里,比1978增長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萬公里,增長3.8倍;民用航空航線里程328萬公里,增長21.0倍;輸油(氣)管道里程9萬公里,增長9.9倍;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66.5億噸,增長32.5倍,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現代化交通運輸設施從無到有,增長迅猛。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尚無高速公路,2012年,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6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生產出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動車組,標志著我國鐵路運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高鐵運營里程達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設施迅猛發展,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對外經濟大飛躍,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日益融入國際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的35年,是我國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國抓住全球化機遇一躍成為世界貿易大國的35年。

對外貿易總量不斷攀升。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經濟交流活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