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被排擠出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與發展對中國和美國的影響)

时间:2024-06-02 11:36:59 编辑: 来源:

家的控制,存在通過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強烈愿望。

第二,同一區域內的發達國家基于共同的利益考慮, 需要通過合作來共同對付外部經濟力量的競爭。

具體而言,一方面,20世紀80 年代以來,歐盟(前身是歐共體)經濟實力日益壯大,亞洲的日本經濟也急劇膨脹。在冷戰結束后,世界形勢的發展對美國出現了一些不利態勢,美國已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單槍匹馬地與對手進行競爭。美國必須創建以自身為核心的、能與其他經濟集團和經濟強國相抗的區域經濟集團,以鞏固美國的世界經濟地位。美國因此對建立自由貿易區就擁有了巨大的動力和熱情。另一方面,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也符合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利益。加拿大經濟一直嚴重依賴于美國,原有的《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已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墨西哥作為經濟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雖然由于一些歷史原因曾長期拒絕與美國在經濟上結盟,但20世紀80 年代中期以來其國內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使得與美國合作成為唯一的選擇。總而言之,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三國都以務實的態度調整了自己的經濟發展戰略,在克服了重重阻力之后最終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基本內容

針對三個成員國不同的經濟發展情況,《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安排。

第一,在墨西哥占有勞動力優勢的紡織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產品的關稅外,對于墨西哥生產的符合原產地規則的紡織品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額限制,并將關稅水平從45%降到20%。

第二,對于汽車產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對墨西哥制汽車征收的關稅,其中輕型卡車的關稅從25%減到10%,并在5年內全部取消;對于重型卡車、公共汽車、拖拉機的關稅則在10年內取消。墨則將在10年內取消美、加汽車產品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其中對輕型卡車在5年內取消關稅。

第三,美、加分別取消其對墨農產品征收的61%和85%的關稅;墨則取消對美、加農產品征收的36%和4%的關稅。另外,墨擁有10至15年的時間來逐步降低剩余農產品的關稅,并有權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援助以及科研來支持本國農業發展。

第四,在運輸業方面,三國間國際貨物運輸的開放有一個10年的轉換期。3年后,墨的卡車允許進入美邊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國的國境對過境陸上運輸完全開放。

第五,在通訊業方面,三國的通訊企業可以不受任何歧視地進入通訊網絡和公共服務業,開展增殖服務也無任何限制。

第六,在金融保險業方面,在協定實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銀行只能參與墨銀行8%至15%的業務份額;在第7至15年間,如墨銀行市場中外國占有率超過 25%,墨則有權實行一些保護性措施;墨在美、加銀行市場中一開始就可以享受較為自由的待遇。協定還允許美、加的保險公司與墨的保險公司組成合資企業,其中外國企業的控股權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險企業中外國企業的股份可達到100%。

第七,在能源工業方面,墨保留其在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開采、提煉及基礎石油化工業方面的壟斷權,但非石油化工業將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另外,協定同時規定對投資者給予國民待遇,對投資者不得規定諸如一定的出口比例、原產品限制、貿易收支、技術轉讓等限制條件。作為補充,美、加、墨在1998年又就取消500種關稅達成協議。該協議從1998年8月1日生效,并規定美國免稅進口墨西哥產的紡織品、成衣、鐘表、帽子等,墨西哥則向美國的化工產品、鋼鐵制品、玩具等商品開放其市場。此協議實施后,使大約93%的墨西哥商品能享受到美國的免稅優惠,使大約60%的美國商品直接免稅進入墨西哥市場。這就形成了自由貿易區內比較自由的商品流通大格局。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與發展對中國和美國的影響

對美國來說 減少了關稅壁壘 ,貨物運送暢通無阻,擴大了市場,有助于其經濟發展,降低失業率、

對于遠在太平洋西岸 的中國來說 影響不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