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二季度外貿形勢預測(2009年我國第三季度(7,8,9月)進出口貿易狀況,呈現出什么特點。大神們幫幫忙)

时间:2024-06-03 09:24:19 编辑: 来源:

法國成立基金幫助本國企業免遭海外企業并購等,韓國、印尼、俄羅斯、巴西等多個國家紛紛采取貨幣貶值政策,宗旨都是對本國產業加強保護

第三,我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今年1~6月,已經有15個國家和地區向中國發起了60起貿易救濟調查(主要為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定產品保障等“兩反兩保”措施),涉案金額高達82

76億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國涉案金額僅為62億美元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預計下半年,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此外,前一時期的部分調查將進入裁決程序,我國相關出口將受到實質性影響

中國政府7月31日宣布,要求與歐盟就鋼鐵緊固件反傾銷一案展開磋商,從而正式啟動了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未來,中國會繼續利用世貿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

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仍具有不確定性 由于我國出口的復蘇主要取決于歐美經濟筑底成功,因此在當前房貸違約率仍進一步攀升,財政赤字暴增,住房市場疲軟,就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道路依然風險重重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認為,發達經濟體在政府大規模金融和財政刺激舉措的提振下呈現觸底跡象,仍面臨陷入“W型”衰退的風險

這無疑將給我國下半年出口走向復蘇增添了難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美國經濟將逐漸復蘇,但仍堅持此前對今年美國GDP將萎縮2

6%的預期

與此同時,由于美國經濟復蘇基礎仍不太穩固,IMF警告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會在很長時期之內低于過去經濟衰退之后的增速,美國經濟前景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2009年我國外貿出口面臨的形勢仍會非常嚴峻

我們既要深刻認識保持中國對外貿易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增強憂患意識;又要充分把握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不斷完善政策,不斷采取各種措施,堅定信心,謀求發展,努力化解和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探尋外需下滑狀況下我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之路

匯率的變化對于外貿的影響有哪些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物價: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于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于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于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于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

資本流動: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并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于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并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于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于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應答時間:2021-01-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買粉絲s://b.pingan.買粉絲.買粉絲/paim/iknow/index.買粉絲

在中國經濟放緩的形勢下,中國的跨國企業如何做好國際市場營銷

對外貿易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推動貿易中高端化發展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下半年外貿工作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外貿企業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培育競爭新優勢。要積極開拓新市嘗尋找新伙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依賴;要主動“走出去”,在海外投資辦廠;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打造核心競爭力。

我國外貿持續穩中向好態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以7.9%的增速延續并鞏固了去年以來穩中向好的態勢。但是,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下半年外貿工作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如何盡可能地規避風險、減少損失,并通過培育新優勢來提升競爭力,已成為各地政府及廣大企業必須面對的新挑戰。

客觀上看,各方對于中美經貿摩擦的長期性、復雜性均有一定思想準備,對于中美經貿摩擦可能帶來的傳導效應也有所應對。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對美出口下滑趨勢難以避免,一些對美國市場較為依賴、國際競爭力一般的出口企業,將首先感受到市場的變化。與此同時,一些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和地市,也將直接感受到出口下滑帶來的陣痛。

中美經貿摩擦:三方面積極應對思考

從國內層面看,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為外貿平穩增長提供了基本面支撐,外貿企業要充分利用好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優勢,實現兩條腿走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穩”字當頭,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金融,繼而實現穩預期。

從中美層面看,一方面要對美挑起的貿易戰采勸跟進式”策略,有理有利有節地進行反制,另一方面要通過擴大對外開放、放寬市場準入等措施,充分發揮跨國企業、行業組織等在中美經貿摩擦中的緩沖作用。

上述三個層面,構成了我國外貿行業未來發展的宏觀背景。對于廣大外貿企業來說,更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培育競爭新優勢。

我國外貿發展前景分析

其次要主動“走出去”,在海外投資辦廠。對于大多數外貿企業來說,規避中美經貿摩擦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把工廠建到成本更低、資源更豐富的國家和地區,不失為一個現實的選擇。需要指出的是,“走出去”同樣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風險,需要做足功課,做好準備,防止走彎路。

第三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打造核心競爭力。這既是外貿企業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根本路徑,也是外貿企業最為現實的選擇。從歷次全球經濟危機及貿易風波來看,處于產業鏈最高和最低端的貿易產品受影響最小,處于中端的貿易產品受沖擊最大,我國出口產品恰恰是位于產業鏈中端的居多,亟需通過技術創新提高附加值,通過品牌培育提升競爭力。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轉換有所加快、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特征更加明顯,這也為培育外貿新優勢打下了扎實基矗下一步,要繼續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強化產業發展基礎,優化政策供給保障,深化改革開放舉措,推動外貿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

利用AS-AD模型一季度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產生的具體原因,并嘗試提出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國宏觀經濟形勢,測算我國長期經濟增長趨勢、可接受的產出缺口區間與經濟增長區間,進而在AD-A S模型的框架下從理論_上分析影響短期經濟波動的關鍵因素,預測宏觀經濟走勢,最后依據實證與理論分析的結論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基于產出缺口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實證分析(一)潛在產出與產出缺口的界定及估算方法的選擇

潛在產出與產出缺口是分析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的重要工具。產出缺口是在潛在產出基礎_上引申出來的概念,而潛在產出是一個易描述而難以把握與測算的變量。凱恩斯主義認為潛在產出是由長期總

由于金融危機波及全球,致使礦石、石油等原材料及能源供給減少,價格上升。投入品價格上漲,使得廠商生產成本上升,所以利潤減少,因此產量減少,總供給曲線左移;另外,國際訂單減少,使得凈出口銳減,大量外貿企業倒閉,工人失業,消費低迷,使總需求曲線同樣左移,整個經濟萎縮衰退,失業率上升,宏觀經濟處于失業狀態下的均衡。

然后進一步分析會得出影響宏觀經濟機制結果會出現,物價水平上升,收入會再分配,生產資源性的企業會收益,投入會增大,而以資源投入為主的企業會因為成本上升利潤受損,產品價格會因此上升,消費者利益會受損。長期看,可能出現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考慮到疫情的情況所帶來的總需求的向左下方移動,總供給曲線的向左上方移動。我給出以下建議。

(一)采用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

例如減稅,家庭的可支配收人增加,從而消費增加;增加政府支出,也會提高個人可支配收人,提高消費水平,這兩種都直接影響了AD,使得總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降低存款準備金,下調貼現率等等,這是通過間接增加貨幣供給量進而拉動總需求的提高。

(二)發放消費券。

疫情慢慢好轉,春節之后,各大城市開始陸續復工,為了拉動經濟,先是從南京開始發放了高達3億元的消費券,想要利用人們的購買欲望和購買物品的消費能力來振興消費的相關活動。消費券這讓在家隔離了近2個月的人們的消費欲望大增,比如市面上出現了水桶式奶茶的熱流。在- -定程度上,消費券拉動了處在蕭條時期的消費額提高了總需求,根據乘數原理,消費額的增加將帶來數倍的經濟(國民收入)的增加,即總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

試分析當前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

一、前3季度外貿繼續快速增長

2008年前3季度,盡管受到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能源資源價格上漲和國內生產成本大幅升高,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對外貿易加快結構調整,仍然實現了持續和快速增長。主要特點是:

1.出口增速回落,進口增長加快,外貿順差減少。前3季度商品進出口總值為19671.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其中出口第1季度出口增長30.3%,第2和第3季度增速回落。前3季度總計出口10740.6億美元,增長22.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8個百分點。進口增長自年初開始加速,總計進口8930.7億美元,增長29.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9個百分點。外貿順差1809.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

2.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較快,能源資源進口量增價漲。前3季度中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機電產品出口6170.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0%。受經營成本升高和需求疲軟的影響,傳統大宗商品中的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僅增長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1.2個百分點。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增長速度均有所回落。進口商品中增長最快的仍然是能源資源類商品。原油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8.8%,金額增長85.5%;鐵礦砂進口量增長22.0%,金額增長116.0%;大豆進口量增長32.3%,金額增長137.4%。

3.一般貿易保持強勁增長,加工貿易增速繼續回落。前3季度中國一般貿易繼續強勁增長,進出口總值達到9565.7億美元,增長35.9%。其中,出口5007.8億美元,增長26.9%;進口4557.9億美元,增速高達47.3%,比去年同期加快22.7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增長進一步趨緩,進出口總值8034.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其中,出口增長15.6%;進增長10.7%。

4.對美出口增速大幅放緩,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較快。前3季度中國對發達市場出口增長放緩。對歐盟出口2204.7億美元,增長25.6%,對美國出口1891.3億美元,增長11.2%,對日本出口858.5億美元,增長16.0%。與一些新興經濟體雙邊貿易繼續快速增長,例如對印度出口增長了43.1%,對韓國出口增長了28.4%,對巴西出口增長了90.2%。

二、全年出口增幅可能低于20%

當前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由于個人消費開支和出口增長低于預期,美國第2季度G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