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為什么孔子翻譯成Confucius而不是kongzi(論語全文譯文!)

时间:2024-06-03 23:11:27 编辑: 来源:

4、為修真情之性,他曾拜漁夫為師 孔子的故事14

但凡讀過《孔子的故事》一書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對孔子發出由衷的贊嘆,深深的敬佩這位博學多才的杰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現了這么一位偉大人物感到無比驕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博學多才的人主要來自于他謙虛好學的美德。孔子曾說過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 知 也 。"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裝懂,這才是聰明。孔子就是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虛心向他人學習,以此來充實自己,是自己成為一個聰明的人。當他取得了成績后,仍沒有滿足,繼續向別人請教,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孔子這種精神對于后人也是一種鞭策,是我這個與他相隔2500多年的學生受到了深刻的啟迪。我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問題不善于問,久而久之便養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為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滿分的機會,丟三落四,還鬧出了不少笑話。例如,把太陽寫成大陽,把996寫成699,把生雞蛋當成熟雞蛋,不過現在好在讀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學會了不恥下問。

孔子之所以能為人類的文明作出貢獻,都來自與他勤學苦讀。孔子雖出身貧寒,很早就失去了父親,他過早的就擔當起拉生活的重擔,然而他沒有被困難壓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學習。艱苦的環境磨練了他的意志,堅辛的勞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孔子終于成了一位舉世聞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我從孔子勤學苦讀的一生中體會到: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發奮努力,那麼壓力就會變成動力。

孔子的故事15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28日是什么日子嗎?是一個人的誕辰紀念日,他的石像就坐落在我們的校園里,猜猜是誰?對了,就是被人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的誕辰紀念日。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稱“孔圣人”。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他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教育思想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當代的教育專家和教師們。孔子自幼勤學好問,15歲時就確立了堅定的學習志向,開始走上了自學的道路。他不僅刻苦努力,認真讀書,而且虛心好問,他的許多學問是他隨時隨地向人們請教得來的。他問過有名的學者,也問過普通的農夫;他問過白發蒼蒼的老人,也問過梳著小辮的孩童;他還愿意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做到“不恥下問”。從這當中,他體會到一個道理,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不僅愛學,而且對學問有著一種鍥而不舍的鉆勁。傳說,孔子向師襄子學琴,一支曲子學了十天,師襄子說:“我教你其它的內容吧。”孔子說:“我才熟悉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方法。”在后來的時間里孔子還去領會曲子的意境、不了解作者、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也深深感動了我。

孔子學琴,果真是鍥而不舍。是啊,學習的確需要我們用心專一,深入其中,如此,也才能有更深的體會,得到更大的收獲,也才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徹底,便難于領悟其中更深的道理。孩子們,真正有志于學習的人,會用心投入地學,深入地學,是不會輕易帶過或是半途而廢的。

其實呀,關于孔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果你們進一步了解便會發現,這位離我們兩千五百多年的圣人用他的行為和思想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也讓我們明白最輕松的讀書的方法。

我是五(2)班的(),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有關孔子和《論語》的資料~~~

譯文在后面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里是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后,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于個人修養范圍。“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于曾參。“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于師,“習”則熟之于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于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后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并。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會現象。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后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二說大同小異。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問題研究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盡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這本書里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這就大大地縮小了讀的范圍。《論語》全書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們只選錄10章,而且全是短章,這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來選篇才符合“古為今用”的原則。至于個別條件較好的教學班愿意多讀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學生負擔。

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于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關于思想品德修養,包括第1、4、5、6、7、8、9、10章;(3)關于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兩章。作這樣劃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師全面地看待課文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可以取消的,無妨將它并入思想品德修養的范圍,第8、10兩章同時列入第二、三兩個方面,就是這個意思。

教讀這十章,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無疑都是格言,最后一章形式上是對話體,其實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講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系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據此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這是編者的一點希望。

練習說明

一 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并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敘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盡可能保留原文精練、準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說“多次反省”,一說“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后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