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上海長海醫院腦血管外科專家排名(中國最好的腦外科醫院是哪個你好,請問?)

时间:2024-06-02 20:09:27 编辑: 来源:

生先天性心臟病。輕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無特殊癥狀,生長發育正常,僅在體格檢查時在左胸部發現粗糙響亮的雜音。重型先天性心臟病兒,早在新生兒期或嬰兒期即出現明顯癥狀。

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主要是兩方面:(1)紫紺在患兒鼻尖、口唇、指甲、眼結膜等處見皮膚粘膜青紫色。在紫紺出現的同時,患兒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當吃奶或哭鬧后可發生呼吸困難,嚴重者有神志喪失、抽搐。會走路的孩子,常常因有腦缺氧感覺,而自動向下蹲踞。(2)心力衰竭的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短促,患兒不能平臥,咳嗽,心動過速,兩肺布滿小水泡,肝臟腫大,面色蒼白,下肢浮腫等。一旦發現以上癥狀,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

新華網無錫頻道9月2日消息: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健康與生命的殘酷“殺手”。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個患先天性心臟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估計我國每年有15萬病兒出生。在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中,室間隔缺損 左右心室間出現“漏洞”)、房間隔缺損(左右心房間有“漏洞”)、動脈導管未閉和肺動脈瓣狹窄是臨床最常見的幾種先天性心內畸形。由于先天性心臟病缺乏有效的預防方法,加上沒有經過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到一歲時有一半死亡,到兩歲時2/3死亡。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該病自然死亡率的關鍵。

由于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早期無特異性的臨床癥狀,因而早期發現有時很困難。但像以上幾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如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引起肺動脈高壓,最終可導致心臟衰竭。手術是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傳統方法,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治療效果,并且仍在不斷發展。但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手術創傷大,有時術后會發生嚴重并發癥或手術治療效果不理想,這一直成為困擾醫生和家長的難題。目前,治療兒童先心病主要是兩種方法:開胸和介入治療。開胸是傳統的方法,對過于復雜的先心病仍沿用此法,但因手術創傷過大,隨著醫學的發展,無需開刀的介入治療被越來越廣泛地用于兒童先心病的治療。

1967年國外專家 P o r s t m a n等率先采用介入導管法成功堵閉動脈導管未閉,之后該方法相繼應用于先天性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等的根治性治療,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醫學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先天性室間隔缺損也可以通過介入導管法根治。這些疾病的介入治療方法是類似的,主要通過一根小小的導管經大腿根部切開的一個1 2毫米大小的切口,由右側腹股溝動或靜脈將封堵器準確放到心臟或血管內的缺損或異常通道部位,將其堵塞,手術即告結束。加上消毒、造影等程序,整個手術過程約1個小時左右。手術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下地行走,觀察1天就能出院了。

與傳統的開胸手術相比,介入治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肺動脈瓣狹窄具有以下優點,對兒童是十分適合的:一.不需要開胸,創傷小,對兒童來說,使胸部不留刀痕而不影響美觀;不需要全麻及體外循環,兒童體質不同于成人,避免了因全麻、體外循環帶來的風險;術中失血少,不需要輸血;并發癥少,安全性高。二.住院時間短,恢復快,術后也無需服用任何藥物。三.治療效果好。封堵器植入心臟后1個月人體自身的內皮細胞就已覆蓋在其表面,3個月后內皮細胞就完全將封堵器包埋,不會發生封堵器脫落。這種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方法經過臨床實踐,不斷改進,現在已基本成熟了。經過數年的隨訪觀察,所有經過介入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病人完全恢復正常,其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并能勝任一切工作、學習和生活。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