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出口貿易論文(簡要分析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們將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并簡述論文)

时间:2024-06-01 13:58:04 编辑: 来源:

p>

生大幅回落。

盡管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需求的減

弱,首先影響的是奢侈品的需求,而中國

出口的產品主要屬于中低檔,且大部分是

日用消費品。近年來由于我國的外貿企業

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強自主知識產

權產品研發,積極培育和發展自主品牌產

品,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出口產品在質

量、價格、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優

勢。但目前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仍然是紡織

服裝玩具、電子信息、冶金、船舶、汽車、

物流、旅游等與我國出口依存度較大的行

業,其生產增速大幅回落。那些外向依存

圖3 2004年以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情況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

(地區)

金額(億美元)比0 7年同期增減(%)

進出口出口進口進出口出口進口

歐盟

美國

日本

東盟

香港

韓國

臺灣省

澳大利亞

俄羅斯聯邦

印度

3,929.4 2,706.8 1,222.6 22.0 21.8 22.5

3,078.2 2,330.9 747.3 11.6 9.6 18.5

2,462.3 1,060.9 1,401.4 15.2 14.9 15.4

2,151.4 1,052.9 1,098.5 17.8 24.4 12.2

1,879.5 1,758.8 120.7 5.3 5.4 3.7

1,746.2 689.8 1,056.4 20.5 36.6 11.9

1,223.1 242.2 980.9 8.4 14.4 7.1

557.5 206.2 351.3 41.3 26.5 51.7

521.9 296.3 225.6 19.5 13.9 27.9

483.8 291.3 192.5 41.6 34.8 53.2

表3 08年1~11月我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總值表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度比較低的行業,如生物醫藥、航空航天

等行業,目前受到的影響程度還較低,但

可能會有一個滯后的效應。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的下滑對我國相

關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又是一個難得

的機遇。我國的本土企業可以利用全球相

關行業巨頭紛紛裁員時機引進一批高端管

理與技術人才,收購和兼并一批具有一定

技術含量、成長性高、陷入困境的外國企

業,邁出本土企業國際化的步伐。

2.對地區的影響

金融危機引發的國際市場需求的下降

對外向依存度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影響較

大,對廣東省的影響尤為大。08年1~11

月,廣東省進出口規模位列全國各省市之

首,完成進出口總值6311.8億美元,增長

10%,增速較07年同期回落10.6個百分

點,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6.5%。國

際市場需求的快速萎縮、外貿企業訂單的

驟減直接使得以出口加工為主的企業生產

增速大幅度地下調,導致大量從事勞動密

集型加工貿易的農民工從08年11月開始

提前返鄉。而對于以內需為主的中西部地

區,目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大,仍然保

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

與此同時,面對金融危機,已基本上

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東部地區,企業與

政府都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利用

全球經濟衰退的時機著手產業結構的調

整,下決心關停并轉一批在經濟高速增長

時期舍不得調整、生產水平較低、產能落

后的企業,為下一步經濟的騰飛與可持續

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為應對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中

央及時調整政府投資計劃,采取加大宏觀

調控力度、政府調動資金力度、產業政策

引導力度、自主創新力度等措施,高密度、

強力度地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相

關政策,以啟動內需市場。但在全球經濟

衰退的大背景影響下,人們對未來就業形

勢和收入增長的預期開始下降,消費者的

信心指數呈現逐月下滑的趨勢(見圖4),

將進一步加深國內消費需求的下調。在外

需市場萎縮、內需市場不能有效啟動、投

資更為審慎的情況下,如果經濟增長的

“三駕馬車”同時放緩,將影響到中國經濟

的可持續發展。08年第4季度農民工的提

前返鄉可以視為在外打工多年,給自己提

前放的一個春節長假,但09年春節過后,

如果大量農民工不能順利返城就業,將有

可能進一步引發社會問題。

09年外貿進出口展望

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深化、實體經濟

下滑的加速,0 9年全球經濟的衰退將加

深、國際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將加劇,全

球范圍的貿易保護主義威脅將進一步增

大。2009年發達經濟體將會陷入經濟衰退

的境地,參照歷史經驗,發達國家政府應

對危機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經濟自保的做

法,這將對我國的出口形成不利影響。

從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及進展的過程可

以看出,“危機時期,政府的作用比任何時

候都重要”。為緩解出口企業困難、保持對

外貿易穩定增長,08年12月24日,國務

院推出了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穩步推

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改善進出口金融服

務、擴大國內有需求的產品進口、促進投

資和貿易互動、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

強和改善多雙邊經貿關系等7項最新政策

措施,通過減稅、擴大政策性銀行出口買

方信貸、增加先進技術與關鍵設備及元器

件及重要能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引導

與鼓勵外資投向、便利通關手續及降低通

關費用等措施,緩解出口企業的困難。

2009年,與發達經濟體的衰退相對應

的是,新興經濟體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

主要推動力量。我國政府還應加強對新興

及發展中經濟體的外貿基本設施投入,以

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因發達經濟體外需放緩

對國民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增

長的變化歷史(見圖5),在經濟危機來臨

階段、我國進出口增長在經歷短暫的快速

下滑之后,都會迎來快速反彈的走勢。

圖4消費者信心指數變化情況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情況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簡要分析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們將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并簡述論文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面臨的挑戰如下:

1、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逐年上升。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之一,為全球供應鏈的運轉提供了重要支撐。

2、中國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貿易規模上,還在全球貿易的平衡和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通過與各國的貿易往來,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平衡和穩定。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增長為全球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

3、然而,中國在國際貿易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一些國家對中國產品的出口采取了各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產業造成了不利影響。

4、其次,中國在國際貿易中還面臨著知識產權保護、環保等方面的挑戰,這些問題也需要中國政府和企業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和環保水平,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更好地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

國際貿易的相關知識

1、貿易政策:貿易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制定的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措施。貿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慮國內外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因素,其目的是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同時保護國內市場免受外國競爭的侵害。

2、貿易壁壘:貿易壁壘是指阻礙商品和服務在國家之間自由流動的各種限制措施。貿易壁壘包括關稅、配額、許可證、技術壁壘、環保壁壘等。這些壁壘可能導致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從而影響消費者的利益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3、貿易協定:貿易協定是指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簽訂的關于貿易的協議。貿易協定包括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等。這些協定可以促進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動,提高國際貿易的效率和效益。

4、貿易關系:貿易關系是指國家之間在貿易方面的往來關系。貿易關系受到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良好的貿易關系可以促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和發展,而緊張的貿易關系可能會導致貿易戰和經濟摩擦。

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100-200字左右

摘 要:本文介紹了我國過去和現在對外貿易的概念與發展歷程,然后描述了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息息相關,并且用數據說明進出口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后給出了一些建議。

中國論文網 買粉絲://買粉絲.xzbu.買粉絲/3/view-7329709.htm

關鍵詞:對外貿易;進出口貿易;經濟增長;建議

一、我國對外貿易的概述與發展歷程

1.我國古代的對外貿易與現代的對外貿易

我國對外貿易在古代主要是“朝貢”貿易,朝貢貿易是我國古代統治者為顯示自己賢明德威而與海外諸國官方的進貢和回賜關系。這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對外交往關系。現代的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國與國、國與地區、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對外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往關系。她與古代的對外貿易不同,不僅范圍擴大了,而且目的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2.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歷程

(1)我國古代的對外貿易

我國古代的對外貿易始于秦朝而興于漢代繁榮于唐朝發展于明朝暗淡于清朝。漢唐時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一個高峰期,這個時期“絲綢之路”形成了,其對外貿易呈現出史無前例的繁榮景象,訪問、觀光、經商的人從世界各國紛紛來華,不但陸上貿易有所發展,而且海上貿易尤其興旺。宋朝時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以鼓勵海外貿易,那時我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十分繁榮。明朝時,因鄭和下西洋而與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直接貿易,他們的足跡遍布亞非歐三大洲。但是盛極必衰在清朝時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2)我國近代的對外貿易

1840年鴉片戰爭強迫打開我國國門,清政府與侵略國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求和條約,中國從此淪陷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