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俄羅斯邊境貿易很忙(俄國亞洲部分是怎樣擴張的?)

时间:2024-06-02 16:04:22 编辑: 来源:

他們熱愛自由、崇尚平等,然而,橫蠻任性、喜歡搶劫;只要似乎有利可圖,他們隨時

樂意去當土匪和強盜。俄國著名小說家果戈里對哥薩克人的生活方式作了如下生動的描

寫:

沒有一種行業一個哥薩克不懂得:蒸酒、造車、制火藥、干鐵匠和鉗工的活幾,此

四、征服西伯利亞

俄國對西伯利亞的征服是一個非凡成就。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同美洲的西班牙人一

樣,以小得驚人的力量在短短幾年中贏得一個龐大帝國。事實證明,古楚的額爾齊斯河

流域的汗國僅僅是一個內部沒有堅固實體的薄弱外殼。一旦外殼刺破。俄羅斯人便能行

進數千哩而遇不到嚴重對抗。他們的推進速度是令人驚愕的。葉爾馬克在1581至1584年

間出征。當時,沃爾特·雷利爵士也于1584年在北卡羅來納的羅厄諾克島登陸。到1637

年,半個世紀內,俄羅斯人已到達太平洋的鄂霍次克海,跨越的距離比美國的太平洋岸

至大西洋岸間的距離多一半,而英國殖民者在這期間還沒翻越到阿勒格尼山脈的另一邊。

俄羅斯人推進迅速的原因可用各種因素來說明。正如我們已知道的那樣,氣候、地

形、植被和河流系統均有利于入侵者。各土著民族由于人數少、武器差、缺乏團結和組

織而處于不利地位。此外,還應考慮到哥薩克的毅力和勇氣;他們跟法屬加拿大的非法

獵取毛皮者一樣,在荒原忍受了極大的困苦和危險。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可概括為一個詞

——“毛皮”。黑貂皮引誘他們從一條河流經過陸上搬運繼續前進到新的河流、如此地

不斷東進。

哥薩克一邊椎進,一邊修筑象美洲邊遠地區的碉堡那樣的設防據點或要塞,來保護

他們之間的交通。西伯利亞的第一個要塞建在靠近錫比爾、位于托博爾河與額爾齊斯河

匯流處的托博爾斯克。俄羅斯人發現這兩條河流是鄂畢河的支流后,就劃船順鄂畢河而

下,結果,發覺自己把船搬上陸地運一段距離便可進入下一條大水路葉尼塞河。至1610

年,他們已大批到達葉尼塞河流域,并建立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要塞。在這里,他們遇

到自征服古楚以來最先極力抵抗他們的一個好戰的民族布里亞特人。俄羅斯人避開布里

亞特人,折到東北部,遂發現勒拿河。1632年,他們在那里建立雅庫茨克要塞,并與土

著、溫和的雅庫特人進行可牟厚利的貿易。但是,布里亞特人不斷進攻他們的交通線,

因此,俄羅斯人發起一場野蠻的滅絕性戰爭。最后,俄羅斯人獲勝,并繼續推進到貝加

爾湖;1651年,他們在那里建立伊爾庫茨克要塞。

在此期間,一支支探險隊已從雅庫茨克朝四面八方進發。1645年,一伙俄羅斯人到

達北冰洋岸。兩年后,另一批人行抵太平洋岸,建立鄂霍茨克要塞。次年,1648年,哥

薩克探險家西米諾·杰日尼奧夫從雅庫茨克出發,進行一次非凡的旅行。他順著勒拿河

往下游航行。他發現某些河段非常寬闊、令他見不到兩岸;有如大陸般大小的三角洲填

滿了一道分水嶺的碎石。杰日尼奧夫經過三角洲之后,便沿北冰洋海岸向東航行,直至

到達亞洲真正的頂端。然后,他順一條后來被稱為白令海峽的水路而下。在一次風暴中

失去兩條船后,他駛抵阿納德爾河;在那里建立阿納德爾要塞,距莫斯科不少于7,000

哩!杰日尼奧夫送了一份有關其旅行的報告給坐鎮雅庫茨克的總督;總督將報告歸檔后

便遺忘了。這份報告直到維圖斯·白令進行官方的探險之后才被重新找到;白令是于

1725年出航去確定美洲與亞洲是否在陸上相連的——這問題,杰日尼奧夫早77年就出色

地解決了。

至此,俄羅斯人未曾遇到任何能阻擋他們的力量。然而,當他們從伊爾庫茨克向前

推進、抵達阿穆爾河流域時,他們不僅僅遇著對手,他們碰到了當時正臻于鼎盛的強大

的中國帝國的前哨基地(見第四章,第二節)。

饑餓驅使俄羅斯人來到阿穆爾河流域。嚴寒的北方出產的是毛皮而非糧食,而歐洲

俄國的谷倉則好比是在另一行星上。因此,俄羅斯人懷著希望、向南折到阿穆爾河流域;

據土著傳說,那里土壤肥沃、長著金黃色的谷物,是一塊極好的地方。哥薩克瓦西里·

波雅爾科夫接受了從勒拿河到阿穆爾河開辟一條小道的任務。他的非凡的遠征和杰日尼

奧夫治北冰洋岸的旅行一起,在西伯利亞探險史上據有突出地位。

波雅爾科夫于1643年6月15日率132人從雅庫茨克出發。他溯勒拿河及其支流而上,

在一個地方穿過42道急流,失去一條船只。他在途中過冬后,次年又順阿穆爾河而下。

當波雅爾科夫駛抵松花江時,他派遣地人去勘探這條支流。這群人除兩人外,全遭伏擊,

一天后被殺死。主力隊伍到達阿穆爾河口,他們在那里過冬,因天氣寒冷和缺乏食物,

備嘗了可怕的艱辛。轉年春天,他們大膽地駕小船駛入公海。他們向北沿著海岸前進,

抵達鄂霍次克海,然后經由陸路返回雅庫茨克。幾乎占原探險隊的三分之二的80名成員,

在這為期3年、行程4,000哩的旅行中喪生。波雅爾科夫帶回480張黑貂皮,還寫了份報

告;他在報告中宣稱對阿穆爾河的征服是可行的。

一連串冒險家繼波雅爾科夫之后進入阿穆爾河流域。他們攻占阿爾巴津城,修筑一

系列要塞,以典型的哥薩克方式屠戮搶掠。他們在中國邊緣犯下的這些暴行最終使中國

皇帝極其惱怒,他于1658年派一支遠征隊北上。中國人奪回阿爾巴津,把俄羅斯人從整

個阿穆爾河流域清除出去。但是,他們一撤離,俄羅斯冒險家就成群結隊地回來。于是,

又一支中國軍隊被派到阿穆爾河,與此同時,兩國政府為解決邊界問題開始談判。經過

許多爭論,尼布楚條約于1659年8月27日簽訂。

這條約除了極其重要的條款外,還對兩個問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中國與歐洲

一大國簽訂的第一份條約;由于中國代表團有耶穌會會士任譯員,條約用拉丁語擬定。

邊界確立在沿阿穆爾河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

的流域地區撤走。作為回報,第四條條款授俄羅斯人以商業特權;該條款規定,兩國臣

民可以自由地超過邊界、不受干涉地從事買賣。以后年代中發展起來的貿易是由商隊從

事的,它包括了黃金和毛皮;俄羅斯人用黃金和毛皮交換茶葉。正是從中國人那里,俄

羅斯人獲得了日后成為其民族飲料的東西。俄羅斯人很快就成為甚至比英國人更愛喝茶

的人。

隨著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俄羅斯人在亞洲擴張的第一階段終于結束。以后170年中,

俄羅斯人一直遵守條約規定,停留在阿穆爾河流域以外的地區。他們直到19世紀中葉才

又繼續南進;那時,他們比在瓦西里·波雅爾科夫的時代時強大得多,而中國人則相對

地衰弱了。

你認為黑龍江受俄羅斯影響有多大?

其實我感覺黑龍江是俄羅斯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飲食方面就有很大的影響,我記得黑龍江有一款非常著名的菜叫燉魚,但是那個菜名確實用俄羅斯城市命名的,這就是俄羅斯對黑龍江的影響之一,還有在生活方面,俄羅斯人的硬漢作風也深深地影響著東北人民呀,所以說,東北人民真的很大大咧咧的

如何理解“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到全國”?

一、扼殺晚明思想啟蒙運動,扼殺資本主義萌芽。強化落后而僵化的封建專制制度。

明代中葉以后長江中下游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標志著儒家文明內部,工商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江南一帶到處是資本主義萌芽。各國歷史上封建國家都有權對工商業攫取過多的利潤加以剝奪。明王朝所為只是巧立名目,加大征稅比率。沒有出現漢武帝時期命令商人拿出一半家產以佐官府導致“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但是明代工商業者已經成為相當強大的社會力量,對于這種加稅也不能忍受。出現大規模反對礦監,稅使的民變運動不斷發生。大規模的幾十次,一般規模的幾百次。(《儒家文明》)“民變”不同于農民起義,有這類斗爭,“平等”、“自由”、“實業興國”、“保護貿易”等思想就會傳播,資產階級改良和革命就可能發生。

有人說明代沒有類似西歐的實現資本主義條件,那么我們要問了,各國都有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中國的確沒有英國等最先實現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特點,難道就不能自己探索一條現代化道路嗎?比如農奴制的俄羅斯,比如封建色彩濃厚的德國、日本。再比如現代中國是沒有經過發達資本主義階段而直接走向了社會主義。同是深受儒學影響的華人就曾在南洋建立了“蘭芳共和國”,前后存在了100多年。

關鍵是思想解放,對外交流,有交流就能進步。

英國有議會,而當時的中國民間紛紛結社,民間議政的風氣很盛。特別是有先進的思想政治組織“復社”。 而在滿清,閉關鎖國,嚴禁結社。

大清律規定:“凡三十人聚會,一律處斬”。好了,一切非政府組織全部取締了。

明末封建專制制度正在走向解體和衰亡,特別是宋明理學暴露出扼殺人性的弊端和生機勃勃的市民文化形成激烈沖突。有識之士在各方面都發現了封建制度的弊病,正在探索一條新的道路。新思想,新觀念不斷涌現,西方的先進優秀的文化科技正在引進,正如同西方社會經歷的文藝復興前夜。明末清初正是思想界啟蒙的時代,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都看到了封建社會的弊病特別是宋明理學的危害,在他們的著作中人本主義,民主主義的光芒在閃耀。黃宗羲的《原君》批判君主專制,打響了近代民主思想的第一炮,明末思想界對整個封建意識形態從哲學到倫理,從治國到治學都開始反思和批判。戲曲小說都以市民喜好為標準,反映了市民意識的覺醒,這是對封建禮教壓抑人性的反叛。西方的天主教在南方廣為傳播,特別受到明末先進士大夫的歡迎,他們試圖將西方傳來的宗教和儒學結合,洋教中國化。東林黨人和天主教徒密切結合,涌現出大批杰出人物。比如徐光啟、李之藻、瞿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象王徵、孫元化、李天經、張燾、瞿式耜、陳于階等形成一個“西學集團”。

南明天主教也在宮中傳播,后妃們普遍信仰天主教,這必將影響到最高統治集團。西方宗教宣傳的人人平等思想有利于人本主義,民主思想的傳播,也有利于科技引進、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乃至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但是滿清入關使得思想界斷送了儒學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相結合產生新型文化的最后機會。

有人說明朝已經腐朽了,從整體看是的,但是從局部看就未必,統治階級和封建官僚是腐朽的,而民間則是生氣勃勃。富庶的江南地區正是新興力量萌芽,成長,壯大的地區。正如同抗戰時期,國民黨是腐朽的,領導全民抗戰是不利的,但是共g產g黨就是新生革命的力量,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抗戰。只是南明的新生力量還沒有強大到具有獨立領導全民抗戰的能力。正如同法國大革命的前夜,封建王朝腐敗嗎?社會矛盾激烈嗎?這正是國家民族最虛弱渙散的時候,是希望再來一次蠻族入侵,還是來一次資產階級大革命呢?在19世紀日本只用短短三十多年的西化--“明治維新”運動,就一躍成為世界列強,我們有什么理由懷疑早200年的明末思想啟蒙和解放運動不能帶來更好的局面。

但是滿清用鐵血摧殘使得社會生產力大幅度倒退。物質文化大規模毀滅,之后大興文字獄,理學成了碰不得的理教。空前強化了這種腐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