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存在哪些財務風險(企業并購過程中應注意哪些法律風險)

时间:2024-06-05 04:19:26 编辑: 来源:

投資額度尚未用滿100億美元上限,但僅僅美國統計的美國居民持有中國證券規模就是這個數字的數倍,表明確實有不少海外游資變相流入中國股市。據美國統計,截至 2005年12月13日,美國居民持有的中國大陸證券合計284.43億美元,其中股票268. 88億美元;持有的香港特區證券合計462.25億美元,其中股票444.65億美元。2006年,美國居民對外國股票的凈購買為1063.47億美元,其中后三個季度對中國大陸股票的凈購買為46.11億美元,對香港特區股票的凈購買為119億美元。根據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提供的資料,從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末,投入中國股市的全球共同基金為 64億美元,同期投入香港股市27億美元,對亞洲區其他經濟體則是凈賣出18億美元。但國際游資操縱引發發展中東道國資產市場崩盤的能力主要來自其作為“頭羊”的號召力,在海外機構數次踏空中國股市之后,其作為“頭羊”的號召力已經削弱不少,就目前而言,即使將變相內流的游資納入考慮,以其規模也難以在抽逃之后引發股市大規模崩盤。

中國對外投資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作為危機傳染途徑的重要性趨向上升 :

截至目前,中國在美國次貸危機中蒙受的最明顯損失來自對外金融投資,主要是中國金融機構所持次級按揭債券的損失,此外還包括中國計劃和已經參股的海外金融機構因這場危機股價下跌的損失。8月初,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一份報告稱,截至2006年6月底,中國機構購入的美國按揭證券從559億美元猛增至1075億美元,占同期亞洲投資美國按揭證券總額的47.6%,市場傳言其中相當部分為高風險的次級按揭證券,從而引起了公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根據有關銀行中報等公開信息,目前可以確認的中國金融機構損失仍然有限。截至 6月底,中國主要商業銀行持有的美國次級按揭債券和相關資產情況如下:

中國銀行對美國次級按揭債券(MBS)的投資規模為89.65億美元,占其證券投資總額的3.51%,其中AAA級次級債67.58億美元,占75.38%;AA級19.45億美元,占 21.7%;A級2.62億美元,占2.92%。中國銀行另持有與此相關的債務抵押債券(CDO) 6.82億美元,占其證券投資總額的0.27%,其中AAA評級、AA評級分別占81.8%、 18.2%。中國銀行對MBS、CDO分別計提了3.88億元人民幣、7.58億元人民幣未實現減值撥備,撥備比率為0.6%和14.6%。

中國工商銀行持有的美國次級按揭債券(MBS)面值12.29億美元,僅占其284億美元外匯債券資產的4.3%,占總資產的0.0012%,且全部為第一留置權貸款支持債券,信用評級均在AA級以上,沒有計提減值撥備。

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對美國次級按揭債券的投資額分別為10.6億美元和300多萬美元,評級也都在AA級以上。建設銀行計提了0.18億美元撥備,撥備比率為1.69%。

然而,上述數據不足以充分體現對外投資作為一種風險傳染渠道的現實和潛在重要性。隨著美國次級按揭違約情況惡化,以及形成“次級按揭違約情況惡化——房價下降”相互促進的惡性循環,上述損失數字可能增長。

更重要的是,中資金融機構在此次危機中的損失預示著對外投資損失在涉華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中重要性上升的趨勢。我國對外資產已經發展到了龐大的規模,2006 年末即達16266億美元,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但其結構存在的嚴重問題是官方儲備資產所占比例過高,2006年末儲備資產占對外資產總額的66%,在以儲備資產占比高著稱的亞洲經濟體中僅次于印度。優化我國對外資產結構的方向就是提高企業、居民資產所占比重,事實上我國也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而中國民間對外資產一旦增長到足夠規模,就將創造新的涉華國際金融危機傳染途徑:一方面,在國外發生危機時,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居民海外投資蒙受的損失可能在國內引發危機;另一方面,如果中國國內市場發生金融危機,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居民因而重新配置其資產,抽回海外投資,危機就有可能傳染到海外。甚至如果國內經濟繁榮而導致對外投資回流也可能在別國引起危機。

另外一條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潛在危機傳染渠道是通過海外上市公司資金鏈斷裂而發揮作用的。論者常常談及此次美國次貸危機觸發我國房地產市場危機的風險,但我國房地產市場與美國不太相同。由于居民收入來源多元化且透明度不足,我國固然存在類似美國次級按揭市場那樣高估購房者支付能力的風險,但也有不少情況下存在相反的低估情況,危機的國際傳染不太可能是直接因國內已購房者大面積違約而造成,風險更大的危機傳染渠道是海外投資者冷淡中國房地產公司,從而導致其資金鏈斷裂,進而導致國內房地產市場崩盤。在房地產市場價格一路走高而成交量大幅度萎縮的情況下,房地產公司主要是依靠維持虛高價格和高價收購、囤積土地,制造上市圈錢題材,從而維持其現金流量。近年我國房地產企業紛紛奔赴海外上市,海外投資者也在包裝炒作作用下忽視風險盲目追捧中國房地產股。次貸危機爆發后,海外投資者意識到其中蘊藏的危機,今年7月31日至8月17日,香港股市中國內地房地產股票跌幅普遍為同期恒生指數跌幅的兩倍以上,方興地產8月7日掛牌首日竟然跌破招股價的7.2%,與此前碧桂園等公司上市首日動輒比招股價上漲20%乃至超過30%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就揭示了這條危機傳染渠道的潛在風險

編輯本段【新世界性金融危機】

未來兩年將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范圍金融危機的烏云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

資金流動逆轉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

為什么未來世界將出現新型的金融危機呢?這要從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近十年來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格局談起。

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過去近十年 ,受益于全球化的大趨勢,經濟不斷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基礎其實比較脆弱。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儲蓄相對不足,消費不斷增長,經濟的金融化趨勢不斷加強,其集中的表現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款來支持其日益高漲的消費。這一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消費信貸鏈的破裂,集中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危機導致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金融風險的成本,也使這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分配自己的資產,以降低風險。

反過來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發達國家的資金,以墨西哥、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為例,其證券市場上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于國外。日益高漲的海外資金不僅推動了本地資產價格的高漲,也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本地貨幣實際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一系列過程為這些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地區:一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不僅經常賬戶出現了占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時財政赤字也日益加劇,國內價格上漲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且,這些國家還實行了與歐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這無疑是寫下了導致金融危機最佳的化學反應公式。

另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度。雖然印度經濟在過去3年內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但是其宏觀經濟的情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印度的經常賬戶處于赤字狀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于海外,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長期處于赤字狀態。

綜合考慮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一些經濟情況,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兩年之內,世界經濟很可能發生資金流動逆轉的情形,那就是幾年前從發達經濟體爭先恐后涌入新興市場國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在發達國家重估風險的情況下,紛紛逆轉涌回發達國家,加強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穩定度。這種趨勢的形成無疑會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并最終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形成。

新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差異

這種金融危機同十年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形式不同。十年前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主要形式是國際收支的危機,那時亞洲出現了大量到期的外債需要償還,同時國際金融炒家紛紛擠兌,造成了這些國家外匯儲備不足,以至于不得不讓本幣大幅度貶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形式不見得以國際收支的短缺為標志,因為今天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量是比較高的,同時由于吸取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這些國家并沒有大規模舉債,只是通過證券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但是,這并不等于說新興市場國家不面臨著金融危機,這種金融危機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資金倒流從而導致本國證券市場價格大幅度縮水、本幣貶值,從而導致本地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甚至于衰退為表象的,這和幾年前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漲、資產價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個逆反的鏡面圖像。這一新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很可能是波羅的楚游,從波羅的海三國可能傳導至東歐各國,再傳到南亞包括印度,之后再進一步傳到其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

資金流動不能盲目放開,財政政策須保留一定的靈活性

一旦這樣的金融危機發生,中國經濟面臨著怎么的挑戰呢?可能的情況是,一部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