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俄天然氣貿易量(中俄天然氣談判的結果如何?)

时间:2024-06-02 23:20:01 编辑: 来源:

利亞到中國新疆。這條管道雙方2006年之后進行過長期談判,但至今沒有開始建設。俄后來在西線的基礎上提出了“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四是“東線增供”,即將“西伯利亞力量”管道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年輸氣量提高到440億立方米。這個不屬于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壓氣站和附屬設施。

“油氣管道好比是俄羅斯的生命線,管道流的都是俄羅斯的血!”劉乾做了這樣的比喻。據他介紹,中俄的能源合作都會經過長期的談判,有時雙方在氣價上也有分歧,但這些都不影響合作的大趨勢。

正因如此,俄媒稱俄中兩國是“非常穩定和可預測的合作伙伴”。俄《真理報》1月11日報道,俄中計劃建設的“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在今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亞洲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中國需要降低天然氣價格,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俄經濟學家米利恰科娃表示,俄增加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非常重要,由于最近哈薩克斯坦的動蕩,來自中亞其他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存在風險,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都無法向中國提供大量天然氣。因此,俄羅斯修建這條輸氣管道、增加對華供氣的前景是良好的。文章還稱,近年來,在與俄進行能源合作方面,歐洲不止一次表現出言行不一,中國則相反,是一個非常穩定和可預測的合作伙伴。在俄中貿易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清楚地表明歐盟作為俄最大經濟伙伴的地位已受到嚴重削弱。

俄羅斯“”1月18日報道,目前,一些歐洲政客仍在繼續威脅要制裁“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但“恐俄主義者”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一項目實際上成為政治利益的人質,他們可能將該地區置于能源崩潰的邊緣。

惠譽自然資源和商品部主管德米特里·馬林琴科表示,未來西西伯利亞氣田部分天然氣或流向中國,如果這樣,歐洲的天然氣供給可能更成問題。

俄羅斯《獨立報》題為“俄羅斯天然氣可能流向中國,而不是歐洲”的文章稱,歐洲媒體對俄羅斯從亞馬爾氣田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前景感到擔憂。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俄會將俄羅斯天然氣的出口從歐洲轉向中國。

俄羅斯國際理事會網曾刊文分析說,中國目前特別關注能源供應來源的多元化。據林伯強介紹,從我國的石油進口來看,主要來源包括中東國家、非洲國家、俄羅斯以及中南美洲國家,進口占比均超過10%。尤其是中東國家,石油進口占比超過40%。中國除進口來源地較為單一外,還存在來源通道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的特征。從我國的天然氣進口來看,來源呈現出以大洋洲為核心、東南亞和中東地區為關鍵的整體態勢;管道天然氣的主要進口來源為中國的陸上鄰國,而澳大利亞是我國液化天然氣(LNG)最主要的進口國。

林伯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俄天然氣協議是我國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的重要一環。我國已基本完成天然氣通道的“四角戰略”:西北(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中-緬天然氣管道),東北(中-俄管道)以及東海通道(LNG進口)。四大通道將保障中國天然氣來源的多元化,并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

“對俄意味著大型投資、工作崗位和稅收”

受俄烏危機等因素影響,俄羅斯也非常重視能源出口的多元化。俄媒認為,隨著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投入運營,俄羅斯也將西伯利亞的油田與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國際市場連接起來。

談到當前仍處于構想談判階段的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林伯強表示,該天然氣管道項目原計劃通過“阿爾泰”天然氣管道項目從西西伯利亞氣田通過阿爾泰輸氣管道供氣,后因生態風險、建設造價等多種原因擱置。在他看來,“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將使俄羅斯亞馬爾天然氣不僅能通過管道輸送到歐洲,也能將現有的天然氣管道網絡連接到一個新的網絡,即能夠將東西伯利亞現有的輸氣設施與俄羅斯歐洲地區的輸氣設施和供氣系統連接起來,俄羅斯意在使其出口天然氣的路徑更加多元化。俄方已評估以“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經蒙古國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可能性。2021年4月,作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在蒙古國境內的延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提出的“東方聯盟”天然氣管道可行性方案獲批。

在議論“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的同時,俄媒還預測說,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疫情后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對能源的剛性需求還會繼續增加,“這就意味著俄中雙方在能源合作方面的意愿非常強”。另外,隨著中俄跨界江公路大橋的通車,對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的運輸也起到推動作用。除傳統能源之外,中俄今后在新能源、綠色能源等方面也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在去年底舉行的中俄工商界新年招待會上,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彼得·博貝列夫表示,從俄羅斯經蒙古國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管道項目對俄羅斯和俄中合作具有戰略意義。他稱:“對我們國家來說,這意味著大型投資、工作崗位和稅收。該項目對俄羅斯和中國的相互協作具有戰略意義。”據他介紹,2021年俄中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非常成功,6月份投產的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是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技術鏈中的重要一環。對此,俄新社評論說,目前,俄中之間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處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能源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2019年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稱,俄有信心向中國穩定供氣30年。實際上,除傳統的油氣能源合作外,中俄這兩年還有核能合作。德國新聞電視臺去年評論稱,“繼油氣合作后,中俄開啟核能外交時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