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0(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时间:2024-05-19 11:38:17 编辑: 来源:

創新園區載體對外招商,推進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總部入駐交付工作;開展“南京創新周”玄武專場、“珠江路創客節”等“雙創”系列活動;圍繞產業經濟、城市形象、城市功能等三個方面,推進城市國際化工作。

(三)聚焦項目建設,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強化重大項目的帶動支撐作用,圍繞軟件信息、金融科技、文旅健康、高端商務商貿等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加快推進鐵北數碼港、百家匯玄武創新藥物孵化平臺(二期)等一批創新載體;打造中商聯合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匯通達智能交易服務平臺等一批技術創新平臺;同時,加快南師大紫金校區轉型改造等金融和科技服務產業項目、熊貓中央廣場(二期)等高端商務商貿產業項目、玄武湖東岸旅游市集等文旅健康產業項目的建設;推進長三角現代農業服務業科技創新園、徐莊高新區聚智園等載體的前期手續辦理,形成特色項目多點開花的局面。

(四)聚焦招商引資,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深入轉化“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成效,實施高新項目帶動戰略,以“一區五園”創新經濟帶為核心,通過舉辦并參加“軟博會”玄武專場、“金洽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等系列招商活動,著力引進世界性強企、上市企業等具有高集聚能力、高帶動作用、高經濟貢獻的項目,切實提升招商效益;對照南京市《2019-2020年新增100家總部企業行動計劃》、《2019-2020年玄武區加快發展總部企業行動計劃》文件要求,完成新增2家市級總部、7家區級總部企業工作;根據“互聯網+政務服務”總體部署,落實“放管服”要求,推進玄武區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和社會信用體系云平臺功能建設,加強企業信用監管,持續優化全區營商環境。

(五)聚焦城市建管,推動功能品質新提升。以建設宜居玄武、打造最美城區為目標,落實“三大攻堅戰”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打贏處置非法集資攻堅戰,有序推動幫扶淮安淮陰、重慶萬州、新疆伊寧等地的對口幫扶工作;規劃建設可回收物及大件垃圾貯存分揀中心,規劃選址新建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全面提升全區垃圾分類處理率;建設應急指揮中心,加強城市應急管理工作形成統一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圍繞社會治安狀況、掃黑除惡行動、執法工作滿意度等工作,提升群眾安全感。

(六)聚焦惠民富民,展現民生保障新特色。堅持民意需求導向,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通過推動全區教育布局優化落實、全面實施新名校發展計劃、全面深化教育集團化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建孝陵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仁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估衣廊中醫館,推動玄武區中醫院一期建設,加強全科醫生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惠民便民體育文化設施建設,新建4片足球場地,實施玄武區文化和體育活動中心改造升級,推進文化館、少兒圖書館總分館建設,舉辦玄武之春、長江路文化旅游藝術節等各類活動,全面打造玄武文旅體活動品牌;開展雙擁創建工作,落實好擁軍優屬政策,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體系。

(七)聚焦服務政府,促進治理體系新發展。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充分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推動智慧玄武建設,進一步提升全區政務數據應用和城市治理創新等方面能力;不斷強化同級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力度,努力實現“四有”審計監督全覆蓋;完成省級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評審工作,實施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長效管理,推進質量強區和知識產權強區建設;建立健全科學規范、透明高效的價格調控機制,營造穩定的價格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寧滿意”工程,優化全區政務服務環境;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區治理向縱深發展。

目標催人奮進,奮斗成就夢想。新的一年,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為建設“強富美高”新玄武努力奮斗!

展望2021|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文章來源:正略買粉絲

本文來自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發起并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區域篇、專題篇共四個部分。在總報告和分報告中以突出核心內容生產環節兼顧外圍產業環節為原則,研究包括出版發行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演藝業、文化旅游業、藝術品業、工藝美術業、節慶會展業、創意設計業、網絡文化業、動漫業、游戲業、藝術培訓業、體育休閑業共十四個行業。

區域篇涵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以及成渝經濟帶的文化產業發展分析,對各區域的發展規模、發展態勢、發展特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及對策建議。

同時,《報告》根據2021年產業熱點,圍繞文化藝術與數字科技、國家軟實力與跨文化傳播、大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等領域展開專題篇評述。

此外,《報告》還梳理了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征以及對2021趨勢預測。

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

1.文化數字科技

文化與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眾多新的增長極,帶動各行業推進文化藝術生產消費與互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的全面融合,催生出多種新興業態。2020年上半年,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比上年同期增長1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745億GB,同比增長34.5%。其中,短視頻領域、電商直播領域、網絡游戲領域增長迅速;云音樂、云錄制、云展覽、云旅游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傳統教育領域也開始線上布局。各類文化數字科技產品與服務涌現,帶動“非接觸經濟”文化業態繁榮。

2.文化大數據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重點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文化領域,中宣部文改辦下發的《關于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通知》指出,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大基礎性工程,將從供給端、生產端、需求端、云端發力構建體系,明確了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中華文化素材庫、文化體驗園、文化體驗館、國家文化專網、國家文化大數據云平臺、數字化文化生產線等重點建設任務。文化數據是文化數字經濟的核心,以文化大數據為基礎的文化生產新體系的構建,將助力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的體系化升級,引領文化產業新增長。

3.鄉村文化扶貧

文化扶貧在鄉村脫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鄉村文化人才培養、鄉村非遺和民間文化傳承、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等各方面。財政部于2019年10月提前下達20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預算,預算金額達122.4億元;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延伸,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鄉村文化產業是文化扶貧的重要領域,農業農村部啟動“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動鄉村文化活動在全國各地的開展舉行。與此同時,數字鄉村建設、鄉村文旅扶貧、網絡扶貧也助力鄉村文化扶貧,并且以網絡直播、主題活動等形式擴大鄉村文化氛圍的影響力。

4.文化經濟雙循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文化經濟是雙循環中的重要環節,文化消費正逐步成為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5.盲盒經濟

2020年,盲盒作為一種時尚潮玩迅速走紅,盲盒經濟引起消費熱潮。2020年12月11日,盲盒文創企業泡泡瑪特上市,反映出潮玩產業極大的市場規模。盲盒經濟迅速擴大,一方面是由于IP自身的藝術設計魅力,以及隨機購買的銷售模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的消費審美觀念,盲盒能帶來陪伴感、歸屬感和依賴感,影響圈子社交關系也緊密聯系著消費者情感。

6.國漫探索中國道路

國產動漫、動畫持續探索中國道路,講好中國故事。在優質作品紅利、國漫出海、新技術的推動下,國漫在制作和市場端都有了新的突破。從生產的角度來講,國漫探索中國道路也意味著在創作生產工業化、數字化以及動漫產業鏈條更加完善的探索。

7.RCEP促文化貿易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意味著全球迄今為止最大的自貿協定誕生,將促進文化貿易的全球合作。REEP協定中,簽證便利化條款將拓展文旅產業發展空間,機構間多邊文化旅游合作機制也將進一步釋放紅利。貨物貿易90%的開放水平以及零關稅條款將對我國文化商品出口帶來便利。此外,協定中知識產權板塊內容豐富,涉及著作權、商標、專利、外觀設計、傳統知識、民間技藝等,為對外文化貿易知識產權做出更細化的規定。在新興貿易領域,協定降低數字貿易壁壘,注重網絡信息安全,將進一步為游戲、動漫等數字文化產業拓寬市場。

8.文創聯名

2020年文創聯名持續火爆,文創聯名受到越來越多行業的關注,聯名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在故宮建成600年之際,故宮博物院與網易合作打造手游《繪真·妙筆千山》,與聯想合作在2020年美國CES消費電子展推出系列產品,又與運動品牌安踏、東奧IP聯名推出全新鞋款。全國各類文化機構通過文創聯名,借助互聯網數字技術,為產業融合注入新內涵,助力文化內容和文化價值的再生產、再傳播。

9.破圈層作品

10.文化遺產活化

2020文化產業十大特征

1.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

“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疫情對于以線下場景為主的傳統文化行業產生較大沖擊,但同時也促使了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催生出“云看展”“云旅游”等新業態,帶來強勁增長動能。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啟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通過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普惠性金融支持、搭建虛擬產業網絡化協同平臺,助力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2.新模式新業態涌現

2020年,文化大數據、數字內容、媒體融合、智慧文旅、人工智能、數字文博等領域成為產業融合的新熱點,并向文化遺產資源、場館教育、演藝娛樂、全媒體等行業滲透,不斷催生出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文化產業通過改變傳統產業生產方式,形成開放的、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文化生產體系,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推動15種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重點涵蓋線上服務模式、產業數字化、個體經濟、共享經濟等領域,進一步為新興文化產業的培育提供土壤。

3.數字領域投融資活躍

《2012年至2020年文化產業投融資報告》顯示,2020年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在經歷3年下行后開始回升。其中,數字文化經濟投融資市場先于市場整體恢復。疫情影響下,社交隔離對于短視頻、直播、游戲、動漫、網文等依托線上消費場景的行業沖擊較小,并側面引導了線上文化消費。此外,數字化戰略的提出、文化產業政策紅利等多重因素,均刺激了數字文化經濟投融資的活躍度。5G、文旅融合、電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