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分析(留學生回國就業難度怎樣)

时间:2024-05-29 04:01:52 编辑: 来源:

>雖然有一半以上海歸覺得其薪酬水準小于預估,但薪酬合乎預估的占比較19年有一定的升高,表明學生就業狀況有一定的轉好。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海歸覺得其海歸真實身份在應聘求職全過程中能夠 做為加分項目。國外上學及工作經驗仍能為應聘者的簡歷增加一抹光澤度。

十年前,外資企業是留學生的第一挑選。

2009年《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報告》曾引證原國家人社部的數據統計,歸國工作中的17.28萬海歸中,除開一小部分進到我國科教文化組織 工作中或自己做生意外,大部分留學生最后到外資企業的研究室和外資公司服務項目。

現如今,這類狀況早已發生了更改。

《報告》表明,接近一半的留學生歸國后挑選進到私企工作中。在其中,21%進到黨政機關或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中,25%就職于國營企業。換句話說,除開外資企業,國家公務員正變成這種留學生最親睞的就業方向。

新的機會早已打開,要想出國留學進修的同學們還要趕快整體規劃起來啦,也祝大家都能如愿以償取得夢校offer,完成自身的職業夢想!

海歸回國就業情況如何?

半數以上海歸認為5年內可收回留學經濟成本,超過40%的海歸選擇在私營、民營企業就業。

《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群體對留學效益價值持肯定態度,30.3%的海歸認為3至5年能夠收回出國經濟成本,24.1%的人認為1至3年能收回成本。

在創業方面,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是海歸偏好的領域。數據顯示,近20%的創業者選擇在IT、通信、電子、互聯網領域創業,其次為服務業和文體教育、工藝美術行業。

留學生回國就業難度怎樣

留學生回國就業難的原因。近年來,留學生在海外就業形勢轉變,紛紛選擇回國就業。而大部分回國就業的留學生都會認為,自己有留學的經驗,文憑較高,留學生回國就業會很容易。然而事與愿違,留學生因為缺乏工作經驗,無法快速適應國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眼高手低無法接受企業提供的薪資等原因導致就業難的問題。下面小編將為大家留學生回國就業難的原因。

首先,從宏觀層面來看,各國為爭奪國際生源,不斷出臺留學政策利好,客觀上降低了海外留學的門檻,留學已經走下“精英化教育”的神壇,越來越趨大眾化,導致海歸人才數量激增。2012年國內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已經達到37.45萬人。同時,由于國內教育逐漸與國際接軌,可替代海歸的本土人才逐漸增多,客觀上改變了人才供需現狀。

其次,海外留學群體中,不乏家庭經濟條件優渥,到國外卻不專心于學業,只為尋求鍍金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客觀存在。盲目迷信海歸人才的企業,不少都因此付出過代價。所以,在能力決定命運的當下,一紙洋文憑顯然已經不足以讓用人單位心動。

再其次,不少海歸在學成后即行歸國,很多不具備海外工作經歷。國內企業擇用海歸人才,除了看重其教育背景,更為注重海外工作經歷。有的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明確要求海歸在國外同行業企業中真正從事過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而不是一些幾乎無“技術含量”的輔助性崗位。這恰恰是許多海歸的軟肋,也是他們在國內遭冷遇的主要原因。

最后,由于國內薪資水準與國外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不少海歸對自身定位不準確,自身能力與所要求的薪資不相匹配,難以求職成功。

可以看到,國內企業對海歸不再迷信,海歸就業難已成為推動海歸理性擇業的主要原因。當然,海歸就業難問題應當辯證地看待。具備良好能力的海歸一般不會遭遇就業難題。造成海歸就業競爭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少留學人員不注重自身能力積累而只為得到一張洋文憑的短視考量,因此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到整個出國留學市場的發展。由于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家庭收入水平持續提高以及傳統教育觀念的革新,留學熱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仍將繼續。

那么,海歸就業難的問題應當如何破解?

海歸就業難是國內盲目留學熱催生的副產品,理性留學是破題海歸就業難現狀的突破口。海歸就業難現狀已引起不少學生家長的關注,在讓學生出國深造之前進行較為充分的綜合考量,在專業和院校選擇方面越來越趨理性。

留學生提升自己的軟實力以為將來歸國就業做好準備,是破解海歸就業難的關鍵點。留學生在留學期間應當積極擴展交際范圍,夯實和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經驗的積累,淬煉自己的管理協調和組織溝通能力。

以上就是關于留學生回國就業難的原因介紹,希望本篇文章能夠為您帶來幫助,如果您先要了解留學就業的其他問題,可以與在線的留學專家進行溝通。

出國留學生歸國就業現象解析

目前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歸國就業,那么海歸就業的現狀如何?中國留學人員回流呈現了哪些新趨勢?近年來人才回流成為國內人才流動的新景觀。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海歸人員的就業看法:

數據一:90.9%的留學生不想遠離父母而回國?

調查數據顯示,“家庭團聚”是留學生回國的主要原因。其中90.9%的留學生因為不想遠離父母而回國,78.4%的留學生因為對國內職業發展有信心而回國,66.7%的留學生因為可以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而回國。

案例:不愿離開父母、回國尋找發展機會朱琳,杭州人,目前就職于杭州一家外資銀行。2011年,在浙江大學讀完本科后,她選擇到國外讀研究生。于是,當年她就申請了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管理學專業,幸運地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和4萬多元的獎學金。

“回國就業,最大的原因的確是不想遠離父母,不過,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朱琳坦言,她是獨生子女,回到父母身邊是必然選擇。當然,海外留學經歷可以為找工作增加資本,“到國內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

這個觀點得到多數留學生的認同。“回國的發展機會更大。像國外的金融行業已經非常成熟,作為一個外國人,很難融入其中,而國內的金融行業比較有發展潛力。”湖州長興人小凌畢業于浙江大學金融系,當年通過學校培養項目,考上了美國杜蘭大學金融系研究生,今年1月回國。

不過,曾在意大利留學的小陳則透露,在意大利讀研究生時,他就發現一個有趣現象,當地的本科生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選擇繼續讀書,比如考研。就業機會不多,主要還是歐洲經濟低迷惹的禍。

“歐洲本土學生找工作都這么難了,更何況留學生呢?回來也是無奈之舉。”小陳說,他本科在復旦讀的,很多同學到美國留學,后來靠自己的實力留在美國的也有不少,這些人留學前就已經做好移民的打算了。

分析:不同年齡的海歸,由于出國和回國時代背景不同、思想觀念存在差異等,回國的原因也不盡相同。總體來說,5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海歸,多為公派留學,其回國原因主要是履行回國服務的義務;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海歸,多看重國內職業和市場發展機遇,回國原因以職業發展為主。

而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輕海歸,大多數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留學生和家庭之間相互依賴程度都比較高,家庭生活原因是其最主要的回國原因。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回國的發展機會更大。

數據二:77.5%的海歸認為實際薪資較低調查顯示,77.5%的海歸表示實際薪資比理想薪資低,僅1.8%的海歸表示實際薪資高于自己的期望值。同時,海歸收回留學成本時間較長。過半留學歸國人員認為收回留學成本需要5年,僅有11.1%的海歸認為需要4年時間,認為1年即可收回成本的人寥寥無幾。

案例:薪資與預期值相差太大了關于具體收入,多數留學生不愿透露。不過,他們明確表示,薪資與預期值相差很大,若說收回成本,3、5年可能還不夠,有的甚至要10年了。

“留學1年,花費近20萬元,按照現在的工資,不吃不喝也要2年才能收回成本。”畢業于英國諾丁漢大學公共政策專業的研究生小王調侃道。

“與我預期的薪資相差太大了,雖然錢不是我最看重的要素。”朱琳爽朗地笑了起來,她說,回國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飯店做人力資源,月薪只有2500元,而她理想的薪資每月是5000-6000元。1年后,朱琳跳槽到一家外資銀行,現在的收入基本達到她的預期值。

去年8月份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詩詩(化名)介紹,她在美國東海岸的一所公立大學讀教育學研究生,2年下來,生活費加上學費,保守估計是50多萬元。目前,她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按現在的收入估計至少要5年才能收回成本。

“沒法僅僅從投入與產出這個角度考慮。”詩詩說,在國外的學習經歷,是一筆無價的財富。除學習專業知識外,也讓她開拓了眼界,學會了全面多角度看問題。

專家建議海歸們,作為職場新人,選擇一個好的發展平臺和職業規劃要遠比一份高收入的OFFER重要的多。不過,高學歷的海歸普遍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在若干年后的職業前景將會相當可觀。海歸在創新和創業兩者結合上有著獨特和天然的優勢。

數據三:48.5%的海歸進入金融行業金融及相關服務業是海歸就業最多的行業,有48.5%的海歸進入金融及相關服務業工作。按人數比例從高到低,其他吸納海歸就業較多的行業包括教育、科研(9.1%),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8.7%)。

案例:想都沒想選擇金融行業今年年初,聰聰(化名)從美國凱旋回來,他已是美國一所私立大學的金融學碩士了。憑借扎實的基礎和海外留學經歷,他很順利地進入一家銀行,并負責國際業務,現在已經接到“調令”,馬上要升職加薪了。

“我肯定選擇金融行業。”聰聰說,一方面,本科和研究生讀的都是金融專業,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積累比較突出;另一方面,他對國內的金融行業非常有信心。其實,在出國留學前,他就想好了要從事這個行業。

專業對口,當然選擇金融行業。但是,實際上,還有很多海歸也會選擇金融行業,盡管專業是“風馬牛不相及”,比如有的海歸在國外讀的是教育學、哲學、藝術類等專業,但他們也會選擇金融相關領域。

“就想試試看吧,金融行業是熱門行業。”海歸小林表示,留學投入的成本很高,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也算是給自己和家人一個交待。

分析:不要集中在某行業

專家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海歸就業還是相對“擁擠“,這容易導致海歸就業市場“錯位”現象的出現。金融行業一直被認為是收入高、福利好的行業,被視為求職者眼中的黃金行業。但是,當所有的海歸都集中到金融行業時,那勢必也會出現“獨木橋”的局面,競爭激烈程度也是可想而知。

相關―海歸多從事銷售、市場、研發回國就業以北、上、廣等地為主調查顯示,海歸從事的崗位以銷售、市場類和研發類為主。其中,銷售、市場類崗位的占33.5%,研發類崗位的占24.2%,從事行政工作的海歸占17.7%,從事生產運營、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等職位的分別占7.1%、6.8%、6.4%。

調查還顯示,海歸回國就業地區覆蓋了15個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發達省市。其中,有41.6%的海歸在北京就業,14.2%的海歸在上海就業,8.7%的海歸在廣東就業,分別有6.4%、5.3%、5.2%的海歸在江蘇、浙江和山東就業,這六個省市集聚了81.4%的海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