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國流入海外的文物(現在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有多少?)

时间:2024-06-01 19:13:54 编辑: 来源:

唐畫3件、五代畫2件、宋畫61件、元畫49件、明畫91件、清畫72件,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盛況空前的中國繪畫展覽。

以上所敘,僅為近百年來流入英、日、美等國數以千計作品中的出類拔萃之作。據日本出版的《中國繪畫總合圖錄》著錄,中國繪畫在國外的分布情況是:美國、加拿大1,900件,東南亞、歐洲1,260件,日本3,900件。這些大都是曾由國內歷代藏家著錄、流傳有緒的精良之作。如果把流散國外的我國古代繪畫珍品及其作者排列起來,幾乎展現了一部完整詳盡的中國繪畫史!

中國流失到日本的四件頂級國寶,分別是什么?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所以兩國之間的交往古來有之,而且非常密切。唐朝時期,日本就已經派使團前來中國學習,同時他們也將中國的書籍、物品帶到了日本,經過時間的沉淀,這些古物大多成了珍貴的寶物。

再加上二戰時期日本的侵華歷史,這個時期我國的不少文物被日本侵略者搶去,至今仍然流落在日本。我國流失在日本的國寶級文物中,最屬這4件出名,每一件的價值都差不多可達上億美金。

4、《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由解縉和姚廣孝主持編纂的一部百科全書,全書共22877卷(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它也是世界迄今為止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匯聚了七八千種古今圖書,內容涉及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釋藏道經、醫學等各方面的內容。

明朝的嘉慶時期,為了防止《永樂大典》出現意外,嘉慶皇帝又讓人將《永樂大典》抄錄了一份,作為副本保存下來。

到現在,《永樂大典》正本已查無音訊,有人猜測可能在明朝某位皇帝的陵寢中,副本在明末戰亂時期,損壞了一部分,現在剩下大約800冊,僅占《永樂大典》的3%,而且這些文物在近代又遭到了列強搶奪,大部分流落到了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流落到了日本。流失在日本的《永樂大典》,主要保存在日本東洋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日本三理圖書館等地。

3、猛虎食人卣

猛虎食人卣是商代晚期的青銅制品,也是日本保存的兩件青銅器之一,另一件是永青文庫的狩獵紋銅鏡。猛虎食人卣通告35.7厘米,造型是虎與人相抱的姿態,造型非常奇怪。猛虎食人卣的目的是要表達人獸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還是老虎吃人的兇猛,至今爭論不休,但它的造型很奇異復雜。

猛虎食人卣是近代流入日本的,現收藏于京都泉屋博古館,它也是我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精品。

2、喪亂帖

《喪亂帖》是我國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王羲之有“書圣”之稱,他在書法領域取得了極高成就,他的名作《蘭亭集序》也是我國書法作品中的巔峰之作,可惜至今下落不明。《喪亂帖》也是王羲之的名作,當時王羲之先人墓遭毀,由于戰爭的緣故,王羲之不能親自前去修葺,所以他痛苦萬分,在悲憤和無奈中寫下了《喪亂帖》。

《喪亂帖》是唐朝時期由日本的“遣唐使”從帶到日本的,也有一種說法是,唐朝僧人鑒真應邀去日本時,將《喪亂帖》帶到了日本。《喪亂帖》已經流落到日本近千年時間了,現在收藏于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1、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唐朝時期的一種鑲嵌質地樂器。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一件不折不扣的神器,極其珍貴。現在的琵琶多為四弦琵琶,而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五弦琵琶,也是現存的唯一一個五弦琵琶。

從本質上講,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樂器,四弦琵琶是"曲項",五弦琵琶是"直項",即五弦琵琶的琴軫和相以及琴面處在同一平面上,這與四弦琵琶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我國,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已經失傳了,現在能見到的,是敦煌壁畫上有飛天彈奏五弦琵琶。螺鈿紫檀五弦琵琶也是唐朝時期流傳到日本的一個寶物,它原本由日本圣武天皇收藏,在他死前,將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進獻給了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了,此物仍收藏于宮內廳正倉院北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