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臺灣水果出口貿易現狀(澳大利亞的經濟現狀是什么?它有什么優勢和劣勢和主要成功方面)

时间:2024-05-21 00:22:11 编辑: 来源:

以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取消對大宗農產品的出口數量限制和統一經營,鼓勵所有具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參與農產品外貿經營,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推介促銷活動以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和問題

1.現狀

2000年我國農產品出口額創1995年來的最高記錄,達到1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95年的9.9%下降到2000年的6.3%。但農產品貿易一直保持貿易順差。

至2001年7月份,我國農產品出口出現負增長,出口額為88.5億美元,同比下降0.77%。

當前農產品出口結構開始轉變,谷物、棉花出口額下降,水產品、蔬菜和其他農產品出口形勢較好,畜產品和食用油出口變化不大。

按地域分析,對亞洲、非洲、南美洲出口下降,對歐洲、大洋洲出口大幅度增加,對北美洲的出口持平略增。

2001年1-7月,我國最大出口消費國(地區)及其市場份額是:日本36%、香港12%、韓國10%、美國7%,德國3%等。

2001年1-7月,我國東部地區的農產品出口貿易呈現增長趨勢,出口額增長2.5%,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79%。中西部地區產品由于缺乏競爭力出口迅速下降,降幅分別為10.8%和13.3%。

山東是我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省,上半年進出口形勢很好,出口額增長23%。廣東是第二大出口省,出口額下降5%。第三位是浙江增長1.6%。第四位福建出口額下降幅度較大,達8%。此外出口額降幅較大的省(市)還有北京、河北、新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內蒙古等;出口額增幅較大的省(市)有吉林、黑龍江、四川、云南、海南、山西等。

2.問題

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出現負增長,一方面這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調整,由土地密集型產品向勞動密集型產品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國農產品出口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

(一)初級農產品質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缺乏國際競爭力

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受我國經濟條件的制約,我國雖然具有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優勢,但是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程度卻很低,許多環節都沒有與國際接軌,因此許多農產品質量都不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例如2001年1-7月我國大米出口比上年同期減少了76萬噸,其中對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馬來西亞就減少了68萬噸。一方面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政策和供求關系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大米品質低劣和加工水平較低等原因,導致大米缺乏國際競爭力,出口市場不能保持;棉花也存在同樣的劣質和加工程度低的問題。

(二)有的農產品生產成本高,價格缺乏優勢

由于缺乏規模化經營、現代化管理以及受種子和其他因素的制約,我國許多農產品生產成本都很高,價格上缺乏比較優勢。例如2001年食用油雖然出口量同比增長了50%,但是出口額同比反而下降了4%;大豆由于沒有價格優勢,己經使我國由世界最大出日國變成最大進口國。

(三)衛生檢疫問題導致出日不暢

我國本來在畜產品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由于生產、加工和衛生檢疫方面的問題較多,使我國畜產品出口不暢。過去歐盟、俄羅斯等國都曾經發生過禁止從我國進口畜產品的情況,2001年受周邊國家(地區)禽流感的影響,我國禽類產品對日本、韓國和我國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的出口也大受打擊。另外,我國蔬菜生產也有優勢,然而由于農藥殘留較高,在對歐美、臺灣省等地的出口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四)出口體制不順,國內企業盲目競爭于出口不利

我國現行的農產品貿易體制已經不能適應開放的市場經濟的需求。我國農民要適應國內市場經濟的變革尚需時日,何況與國際市場接軌。這種生產與貿易相分離的狀況,不僅使農民利益受損失,而且也不能使農民了解國外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另外由于出口企業之間盲目競爭也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許多問題。例如2001年日本對我國大蔥和蘑菇采取了“進口限制”措施,名義是因為我國出口價格太低,沖擊其國內市場,有傾銷傾向。我國雖然沒有傾銷的傾向,但是我國對日本出口的上述農產品價格的確存在不斷走低的事實,這主要是出口企業相互競爭,自相壓價造成的,因此雖然對日本出口量增長較快,但是出口值增速明顯落后,使我們的利益也受到損失。

3.建議

首先要從產品上下工夫,揚長避短。對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如蔬菜、水產品、畜產品等要建立有規模的生產、加工基地,創立品牌產品、名牌企業,從生產、加工到包裝、衛生檢疫上都要建立完善的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深加工程度,使農產品出口額的增長通過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來實現。以質量吸引市場、占有市場、穩固市場,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

其次是要從體制上進行轉變,為農產品出口打出一條通道。可以組織有關部門從宏觀上研究國際市場,加強我國農產品出口戰略研究,把國際、國內市場的貿易政策,加入WTO的影響分析等信息傳遞到地方,幫助地方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改變目前出口市場比較集中的局面,分散貿易風險:地方上則可以根據當地情況,以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示范園區等各種形式把農民生產組織起來,帶動其參與國際競爭。在我國山東就有許多象龍大集團、吉龍集團,青島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區等比較成功的典范。

廈門的經濟概況

解放前,廈門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商業消費性海島城市,經濟基礎脆弱,結構畸型,生產落后。

解放初到1978年,由于受到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大躍進”對生產力的破壞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廈門市社會經濟發展不穩定,人民生活停留在較低水平。1978年,全市生產總值僅4.8億元,財政收入1.54億元,分別比1950年增長11.1倍和20.26倍,年均增幅僅9.3%和11.5%。工業總產值7.21億元,農業總產值1.5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億元,分別比1950年增長33.3倍、4.0倍和4.2倍,年均增幅為13.5%、5.9%和6.1%。人均生產總值僅528元,職工年平均工資6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元,比1950年分別增長4.9倍、24.3%和1.8倍,年均增幅分別僅6.6%、0.8%和3.7%。

截止200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達到1 946.37億元,建成各類房屋面積達6 258.28萬平方米,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59.69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 394.17億元,完成農業總產值30.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分別比1950年增長496倍、5 032倍和14.8倍,年均遞增12.4%、17.4%和 5.3%。財政總收入149.2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34億元,比1950年分別增長2 131倍和535倍,年均遞增l5.6%和12.6%。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達到53 58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1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 152元,人民生活步入富裕型小康。

2015全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6億元,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23.9億元,下降0.5 %;第二產業增加值1509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1933.1億元,增長6.5 %。結構調整優化推進,廈門三次產業結構為 0.7:43.5:55.8,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持續居全省九地市首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9.04萬元,折合 1.45萬美元。 據1993年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統計,廈門土地總面積為575.71km²。土地利用率達92.8%,可供開墾的荒地僅2.56平方千米,占全島陸地面積的1.8%,土地后備資源不足。主要畜禽種類有豬、牛、羊、馬、雞、鴨、兔、鵝,零星和小量養的種類有驢、狗、貓、珍珠雞、鵓鴿、鵪鶉等。

在改革開放的1979、1980年的兩年時間內,廈門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了水產、畜牧、蔬菜、水果、花卉五大主導產業,建立了一批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農業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形成了一批比較知名的農業產品品牌,以及如意、銀鷺、惠爾康、涌泉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到2003年,全市農村社會總產值突破200億元,達235.57億元,比1978年增長150倍,年均增長22.2%。其中,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2.2倍,年均遞增4.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為種養業的3.7倍,16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完成產值48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1993年農村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吸納農村36%的勞動力就業;2003年鄉鎮企業產值由1978年的不到1億元發展到208億元,增長692倍,年均增長29.9%。生產由原來的作坊式生產向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年產值上億元以上企業33家,組建了5家企業集團(公司);2003年全市鄉鎮企業實現出口產品交貨值18.32億元,成為農村出口創匯的重要力量。

200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 152元,比1978年增長29.67倍,年均遞增14.7%,其中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占74.4%。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 931元,比1978年增長26倍,年人均支出增加151元。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57%下降到40.7%,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人均16.18平方米增加到43.16平方米。通過發展鄉鎮企業,鼓勵農民務工或轉產經營,農村勞力1997年以來連續多年出現減少,2003年全市從事農林牧漁業勞動力21.02萬人,只占全部鄉村勞動力人數的52.5%。廈門島內2003年全部實現“村改居”。

2012年全年,廈門市農林牧漁業產值41.29億元,全年完成產值301.21億元;銷售收入294.55億元;上繳稅金總額14.31億元。吸納本地農從業人員2.3萬人,帶動農戶數21.51萬戶,該地農戶從產業化組織得到的收入18.09億元;工資總額5.93億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3455元,工資性收入7333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54.5%,已成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全年農村人均轉移性收入908元。 改革開放初期,廈門工業企業規模小,結構松散、基礎脆弱,所有制以國營、集體企業為主,產品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改革開放后,尤其是特區建設開始后,廈門市把戰略目標和發展重點放在工業化的加速推進上,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構筑“一主三型”(工業為主、發展生產型、技術型、出口創匯型企業)現代化產業體系。

2003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172倍,年均遞增22.9%,工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53%,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9.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942家,完成產值1 318.2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4.5%,企業資產合計1 190.35億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 336.39億元,利稅總額152.82億元,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已達170家,其中5家產值超二百億元。

2003年,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完成產值1 042.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9.1%,其中,電子工業完成產值就達532.25億元;全市211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29.8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的59.5%。自1984年7月第一家三資企業成立至2003年底,全市累計批準外資工業生產項目4 359個,合同外資129.5億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資的62.3%。1988年開始,三資工業企業完成產值超過國有工業,2003年,全市“三資”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 116.55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