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哈薩克斯坦中國貿易促進會駐疆機構(求中國地圖版的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謝謝!)

时间:2024-06-16 11:36:47 编辑: 来源:

族民歌《燕子》,感覺自己就像深秋南歸的燕子,心中溫暖而開心!最后我要用我有幸參觀阿克糾賓斯克州歷史博物館后的題詞結束這篇文章:

祝愿哈薩克斯坦繁榮、幸福!

亞歐博覽會時間中國亞歐博覽會時間

1、了解中國亞歐博覽會開了幾屆都有哪些國家參加舉辦了哪些活動2、2022年中國亞歐博覽會叁加那些國家3、亞歐博覽會幾年一次了解中國亞歐博覽會開了幾屆都有哪些國家參加舉辦了哪些活動

中國亞歐博覽會至今為止開了六屆,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屆展會

9月1日至5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

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由商務部、中宣部等27個國家部委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合主辦。

第二屆展會

2012年9月2日至7日在烏魯木齊隆重開幕。

本屆主題是"和諧發展、合作共贏",首腦外交是本屆亞歐博覽會最大亮點之一。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新疆傳統經貿合作伙伴外,荷蘭、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印度、烏拉圭、巴西、智利、南非10國首次亮相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舞臺。

本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共吸引了6個國際組織、55個國家(地區參展參會,其中45個國家(地區及2個國際組織參展,是中國-亞歐博覽會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展國家(地區首次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個大洲,國際化特征進一步顯現。

第三屆展會

2013年9月2日至7日在烏魯木齊舉行。

本屆論壇以"開放互信、共謀發展"為主題,來自50個國家(地區、7個國際組織的外國政要、前政要及嘉賓與會。

第四屆展會

于2014年9月1至6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

本次論壇圍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的責任和機遇”的主題,探討新聞媒體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應發揮的作用,并交流發展經驗、商議新媒體背景下的合作途徑。

第五屆展會

于2016年9月20日至25日在烏魯木齊舉行。

據了解,共有45個國家(地區的駐華大使、參贊及外交官、駐華工商機構負責人以及來自電商、科技、物流、外貿等領域疆內外知名企業負責人、代表共120余人參加了當天的推介會,參與國別涉及亞洲、歐洲、美洲及部分太平洋島國。

第六屆展會

2018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烏魯木齊召開

以"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為主題,預計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及客商,61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行業領軍企業參會參展,博覽會國際化、品牌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擴展資料

中國-亞歐博覽會是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的繼承和升華。

將連續舉辦十九屆的烏洽會升格為中國-亞歐博覽會,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進一步擴大中國沿邊開放和向西開放步伐,加快將新疆建設成為中國向西開放橋頭堡,確保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站在新的起點上,辦好中國-亞歐博覽會能夠更有效地搭建新疆招商引資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臺,促進新疆與我國東部以及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國家的長期經濟交流與合作。

有利于加強新疆與國家各相關部門、相關省區的合作交流,也是進一步推進中國沿邊開放、向西開放,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的有效載體。

2022年中國亞歐博覽會叁加那些國家

2022年中國亞歐博覽會有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32個國家(地區及3597家企業線上參展參會。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是2022年9月19日至23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的博覽會。2022年9月2日,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定于2022年9月19日至23日在烏魯木齊舉辦。市民可通過手機端先行購買電子門票,相比紙質門票,電子門票購買更加便捷。

亞歐博覽會幾年一次

亞歐博覽會每年舉辦一次。

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在中國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設國際板塊、國內板塊、新疆板塊、專業板塊,以及高新技術園區和開發區板塊等“4+2”個展示板塊。

中國-亞歐博覽會是烏洽會的繼承和升華,將連續舉辦十九屆的烏洽會升格為中國-亞歐博覽會,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進一步擴大我國沿邊開放和向西開放步伐,加快將新疆建設成為我國向西開放橋頭堡,確保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的繼承和升華。

將連續舉辦十九屆的烏洽會升格為中國-亞歐博覽會,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進一步擴大中國沿邊開放和向西開放步伐,加快將新疆建設成為中國向西開放橋頭堡,確保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站在新的起點上,辦好中國-亞歐博覽會能夠更有效地搭建新疆招商引資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臺,促進新疆與我國東部以及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國家的長期經濟交流與合作。

有利于加強新疆與國家各相關部門、相關省區的合作交流,也是進一步推進中國沿邊開放、向西開放,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的有效載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國-亞歐博覽會

區域性國際組織的相關資料

11次峰會,上百份重要合作文件,多層次、多領域的溝通協商機制,覆蓋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各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國際風云變幻中應運而生的上海合作組織,已邁入第二個10年。

2012年6月8日至7日,上合組織將舉行北京峰會。回顧走過的11年風雨歷程,上合組織已從最初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成長為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新型區域性國際組織,為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更開創了區域合作以及國家關系、國際關系的新模式。上合組織創立的以“上海精神”為核心的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發展觀、新文明觀,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也為組織自身帶來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

國際舞臺的重要力量

覆蓋歐亞大陸五分之三的地域、居住著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得天獨厚的地緣政治優勢和經濟戰略地位注定了上合組織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自成立之日起,上海合作組織就矢志和平,倡導合作,推動發展,奉行開放,積極致力于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為推進地區合作、拓展國際多邊外交搭建了嶄新的平臺。”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在《求是》雜志上撰文介紹上合組織10年發展時說。

自2001年宣告建立以來,上合組織已從旨在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談判進程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成為本地區乃至國際舞臺上推動和平、建設與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上合組織建立了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機制,設立并啟動了秘書處和地區反恐怖機構兩個常設機構;建立元首理事會、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外長理事會、國家協調員理事會及多個部門領導人會議機制,合作涵蓋安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緊急救災和農業等多個領域。

--上合組織有力地推動了成員國間的政治互信和睦鄰友好,各成員國在國際事務中密切配合,在涉及彼此主權、領土和安全等重大核心問題上相互支持,有效維護了共同利益。

--上合組織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日益提高。自2004年啟動觀察員機制以來,蒙古國、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相繼成為上合組織觀察員,斯里蘭卡和白俄羅斯成為上合組織對話伙伴國。上合組織是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與東盟秘書處、獨聯體執委會、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中西亞經濟合作組織、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和聯合國秘書處等建立了合作關系,與阿富汗建立了聯絡組。阿富汗和土耳其還分別申請成為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和對話伙伴,即將舉行的北京峰會將審議兩國的申請,并在協商一致基礎上做出決定。

--上合組織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關注并參與重大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據程國平副部長介紹,上合組織先后就本地區恐怖襲擊事件、日本核泄漏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表明原則立場,倡議召開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彰顯其已成為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建設性力量。

程國平表示,在過去的11年里,上合組織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從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將各領域合作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已成為不同國家間深化睦鄰友好合作、推動共同發展繁榮、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開展多樣文明對話的真正典范。

地區發展的推動力量

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認為,上合組織成立11年來,已成為維護中亞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應對新危機與挑戰,發展成員國間經濟、文化與人文合作的重要平臺。

在安全合作方面,2001年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六國元首共同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為聯合打擊“三股勢力”奠定了法律基礎。2009年,六國元首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怖主義公約》進一步加強了這一組織框架內反恐合作的法律基礎和能力,標志著該領域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自2006年以來,上合組織成員國執法安全部門每年舉行聯合反恐演習。“伊塞克湖反恐2007”聯合反恐演習、“伏爾加格勒反恐2008”聯合反恐演習、“諾拉克反恐2009”聯合反恐演習、“薩拉托夫反恐2010”聯合反恐演習等有效震懾了本地區的“三股勢力”。

上合組織還創造性地進行了大型國際會議和大型活動的聯合安保合作,先后建立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俄羅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慶祝活動、阿拉木圖亞冬會等大型活動安保合作機制。

“上合組織成立以來,最突出的成就便體現在安全領域。”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季志業說,“各成員國以合作方式而不是加強各自軍事實力來實現軍事安全,這是冷戰之后謀求安全的新方式、新思路,很有創見。”

在經濟合作方面,上合組織不僅促進了中國與各成員國之間的經貿關系,還為本地區其他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據介紹,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外貿總額占全球的份額由2001年的8%增加到2011年的13%;各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量由4.8%提高到13%……

2009年,中國成為中亞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由2001年的121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134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吉貿易額比建交初期增長了100多倍,中烏貿易額增長了40多倍。

以2003年各成員國簽訂《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為起點,交通、能源、通信等領域一批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經濟合作項目陸續啟動。投資、農業、科技合作穩步推進。多邊海關互助協定順利簽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商談取得重大進展,電子商務籌備實施,區域經濟合作面臨更有利的條件。中俄原油管道項目、中哈天然氣管道項目、中塔輸變電項目、中吉烏公路項目等一批合作項目正在實施。

此外,上合組織人文合作逐漸深化,為加強成員國人民的友誼與睦鄰友好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2008年,上合組織提出了組建上合組織大學的構想。上合組織網絡大學已于2010年啟動,成員國的60多所頂尖高校加入其中。

上合組織成員國還多次成功舉辦藝術節、音樂節、青年節、教育周、展覽、論壇等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歡迎。

“對于中國來說,上合組織不僅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政治關系和經貿合作,還對穩定中國邊疆局勢、促進中國多邊外交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