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風險(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的利與弊)

时间:2024-05-29 13:40:32 编辑: 来源:

續被勞動力素質不高的劣勢逐漸抵銷。目前,人才問題在我們開拓國際市場時甚至顯得比資金短缺、設備欠先進更為突出。因此,加強培訓各類人員、提高人員素質,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企業經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有哪些

1、戰略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戰略風險主要有:戰略管理風險(包括:戰略規劃風險、戰略實施風險、戰略調整風險)、宏觀經濟風險、產業結構風險、公司治理風險、社會責任風險、政治風險(國別風險)、國際化經營風險(海外市場開拓風險、國際工程承包風險、國際貿易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決策風險、投資實施風險、投資中止退出風險)、并購重組風險(估值與定價風險、盡職調查風險、執行與整合風險)、政策風險、集團管控風險(子分公司管控風險)、組織機構風險(機構設置調整風險)、企業文化風險(道德風險、廉政風險、企業文化建設風險)、公共關系風險(媒體關系風險、危機溝通風險、社會輿情風險、政府關系風險)、業務合作風險(業務合作伙伴關系風險、業務合作伙伴信用風險)。

2、市場風險。企業在市場方面面臨的風險有:競爭風險、客戶風險(客戶信用風險、客戶關系維護風險、客戶商業模式風險)、市場開發風險、價格風險、品牌與聲譽風險(品牌推廣與維護風險、企業聲譽風險)、證券市場風險(信息紕漏風險)、匯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市場風險的評估難度相對較大,同企業經營的整個宏觀、微觀環境有緊密的關系,在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需要提防傳統競爭對手,更需要注意潛在以及跨界競爭,在當前的經營過程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對傳統商業模式的沖擊力非常大,因此,我們需要時刻關注企業的競爭對手的來源,時刻提高警戒。

3、財務風險。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財務需要同證券機構、供貨商、客戶、銀行等各方保持密切的溝通協作關系,財務風險的防控需要企業的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在此,我將我本人的一些收集整理分享如下;財務風險包括:現金流風險(融資風險、資金短缺風險、債務風險、應收/預付賬款風險)、資金管理風險(資金使用風險、資金安全風險)、預算管理風險(預算編制風險、預算執行風險、預算考核風險)、會計與報告風險(會計核算風險、財務報告風險)、成本費用風險、擔保風險、稅務管理風險(稅務籌劃風險、稅務操作風險、稅金繳納風險)、關聯交易風險、資本運作風險(融資風險)。

4、人力資源風險。在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在于人力資源的競爭,如何降低關鍵核心崗位人才的流失,并發揮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企業如何吸引有能力、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輕人的加入?在此,我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人力資源風險羅列如下:人力資源規劃風險、招聘與留任風險、人員配置風險、關鍵人才流失風險、培訓與發展風險、績效考核風險、薪酬與福利風險、勞動關系管理風險、用工風險、雇主責任風險、員工職業健康風險。

5、法律風險。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與企業密切相關的法律:《公司法》、《刑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等,因此,在企業運用過程中面臨這法律風險包括:合同管理風險、法律糾紛風險、合規風險、知識產權風險、重大決策法律風險等。

6、信息系統風險。當前為提升企業經營運作的效率,企業都已經運用相關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風險:信息系統安全風險、信息系統規劃風險、信息系統架構風險、信息系統運行風險、網絡與操作系統安全風險。

7、其他風險。健康安全環保風險(安全生產風險、職業健康風險、環境保護風險、節能減排風險)、研發風險、技術風險(技術變革風險、技術停滯落后風險、技術引進風險、技術應用風險、技術創新風險、商業秘密管理風險(商業秘密泄露風險、侵犯商業秘密風險)、新興業務拓展風險、穩定風險、保密風險、采購風險、存貨風險、物流管理風險、國際貨物運輸風險、生產管理風險等。

5.跨國企業海外擴張一般采用哪幾種模式?+并簡要解釋

跨國企業海外擴張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模式:

1. 出口模式:企業在本國生產,然后出口產品到海外市場。這是跨國企業最初和最簡單的擴張模式,風險較小但控制能力也較弱。

2. 授權模式:企業允許海外公司使用其知識產權,如品牌、專利等,從而獲得授權費。這種模式風險較小但利潤也較低。

3. 合資企業:企業與當地公司合資成立新公司,雙方共同控股和管理。這可以通過當地合作伙伴的資源共享風險,但控制力會相對較弱。

4. 外國直接投資:企業通過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或收購當地企業來直接開展業務。這種模式可實現對海外業務的直接控制與管理,但風險也最高。

5. 戰略聯盟:企業與當地其他公司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市場或產品。這種模式較靈活,風險在不同合作形式下不同,控制力中等。

這幾種模式從風險和控制程度來看呈遞減關系。企業根據自身的優勢與資源,選擇風險與回報相匹配的模式進行海外市場的開發與擴張。這需要企業對不同模式的理解與選擇有全面而深入的判斷,謹慎評估所涉及的風險與回報。

由此可見,跨國企業海外擴張的模式主要是出口、授權、合資、外國直接投資和戰略聯盟。這些模式在程度上對企業的風險控制與利潤獲取構成不同的權衡。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條件與當地市場特點,選擇最優且適度的模式謀求海外業務的發展。這在企業的全球化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關系到企業海外擴張的速度與效果。

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的原因是什么

從整體上看,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事業是必然趨勢,但具體到某一家企業,不切實際的追求跨越式發展而又不具備一定的國際投資經驗,其面臨的風險將是巨大的。

由于各個企業自身的條件、所處的行業及實行的戰略不同,因此企業“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千姿百態,創造出了多種行之有效且獨具特色的海外投資模式。

一、建立海外營銷渠道投資模式

建立海外營銷渠道投資模式,指的是我國一些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的目的并不是在東道國設立生產基地或研發中心,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國際營銷機構,借此構建自己的海外銷售渠道和網絡,將產品直接銷往海外市場,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3年底,境外貿易性企業占境外企業總數的55%,這些貿易性企業中有相當數量是國內主辦企業的海外營銷機構。這說明到目前為止,建立海外營銷渠道投資模式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最主要的模式。

中國最大制藥企業三九集團的海外投資基本上屬于這種模式。三九集團的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等均在國內,海外公司主要是營銷機構。自1992年以來,三九集團先后在香港、俄羅斯、馬來西亞、德國、美國、南非、新加坡、日本、中東地區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營銷公司。這些營銷公司作為三九集團在海外的窗口,擔負著讓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了解三九產品,開拓三九產品海外銷售市場的重任。海外營銷公司的發展壯大,使三九集團產品的市場由單一國內市場逐步演變成為全球性市場。另外,福建福耀集團、天津天獅集團、中糧集團、中化集團和中技集團等企業的海外投資也主要是為了建立本企業的海外營銷網絡,也屬于建立海外營銷渠道投資模式。

從目前情況看,中國企業建立海外營銷渠道具有其優點和制約條件,其中優點表現為:一是企業通過構建自己的海外銷售渠道,減少中間環節,將產品直接銷往海外目標市場,有利于擴大出口規模。二是在此種模式下,企業不僅可以直接擴大產品出口,通過直接掌控海外銷售獲得流通領域的可觀利潤,還能直接了解市場信息。三是“國內生產、國外銷售”的做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于中國企業具有吸引力,因為導致中國生產的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勞動力充裕等因素有可能會保持較長時間。四是對于部分大企業而言,設立海外營銷渠道,有利于其通盤考慮進出口和國內外市場,通盤考慮國內外可利用資源,實施其全球發展戰略既推動出口也尋找進口贏利的好機會,真正做到國際化經營。五是從宏觀經濟角度看,還能夠為國家出口創匯,并解決大量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建立海外營銷渠道還存在一定的制約條件,即采用這種投資模式主要是銷售走出去了,企業的生產、采購和研發等并未走出去,因而容易遭受國外包括反傾銷在內的各種貿易壁壘的限制,所以企業需要適當增強這方面的應對能力。

由此可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較為完備的制造業配套能力是當前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中國企業應充分重視和利用好這個優勢,把國內作為生產基地,向海外銷售產品。企業到底是直接在海外市場銷售產品,還是通過中介機構間接銷售,需要對利弊進行比較分析。如果企業出口規模小,并且是剛剛開始走向國際市場,缺乏經驗,則委托中介公司代理出口也是一個選擇。對于具有一定出口規模和資金實力的企業而言,應積極考慮建立自己控制的海外營銷網絡,以增強對產品銷售市場的直接了解,與國外消費者直接見面,減少中間環節,擴大盈利空間。

二、境外加工貿易投資模式

境外加工貿易投資模式是指我國有些企業通過在境外建立生產加工基地,開展加工裝配業務,以企業自帶設備、技術、原材料、零配件投資為主,經加工組裝成制成品后就地銷售或再出口到別的國家和地區,借此帶動和擴大國內設備、技術、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境外加工貿易投資模式由于適合我國目前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近年來日益成為企業海外投資的一種重要模式。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3年12月底,經商務部批準和備案設立的境外加工貿易企業已達490家。開展境外加工貿易的國內企業主要集中在技術成熟和生產能力過剩的紡織服裝、家電、輕工、機械和原料藥等行業。

近年華源集團境外加工貿易投資的規模已接近3億美元,起到了示范和龍頭作用1992年誕生于上海浦東新區的華源集團,是以紡織業為支柱產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紡織業面臨的是國內市場萎縮、生產能力過剩,而在國際市場上又不斷受到以出口配額和保障措施等為主要形式的貿易壁壘的限制。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華源集團拋棄單純依靠出口占領海外市場的傳統做法,另辟蹊徑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先后在塔吉克斯坦、尼日爾、墨西哥、加拿大和泰國等地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加工基地并合理利用原產地規則,有效繞過國外貿易壁壘,規避反傾銷,拓展了海外市場,并帶動和擴大了國內設備、技術、原材料、零配件出口。華源集團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設立了兩個紡織企業,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規定的貿易區成員國境內生產的棉紗或纖維制成的紡織品享有免稅、免配額的優惠政策,擴大了對北美尤其是美國的棉紗和面料產品出口。

此外,深圳康佳集團、珠海格力集團和江蘇春蘭集團等企業的海外投資也多屬于境外加工貿易投資模式。

境外加工貿易投資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兩個互動即投資與貿易的互動和對外經濟貿易業務與國內經濟的互動。通過對外投資帶動和促進外貿出口第一個互動;通過對外投資與出口加快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是第二個互動。這些投資的主要目的是開拓國外市場、帶動出口,優化國內產業結構。

境外加工貿易投資模式的第二個特征是企業開展海外投資的主要方式是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開展加工裝配業務,以企業自帶設備、技術、原材料、零配件投資為主,經加工組裝成制成品后就地銷售或再出口到別的國家和地區。

采用這種投資模式的企業一般是我國技術成熟國內生產能力過剩的紡織服裝、家電、輕工、機械、原料藥等行業的制造業企業,投資集中在亞、非、拉和前蘇聯東歐國家等發展中國家與地區。企業開展海外投資的條件是企業國內生產能力過剩,但其產品在國外又有市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