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俄羅斯對華貿易順差(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时间:2024-05-17 02:37:01 编辑: 来源:

關系逐步走入了正常化,但是雙方之間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它們之間仍然存在著一些影響雙方關系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歷史因素

從歷史上來看,中東歐國家一直處于俄羅斯的影響之下。在帝俄時代,中東歐國家就是俄羅斯與西歐大國爭奪的對象,一些國家曾長期處于帝俄的控制、支配和占領之下。冷戰期間,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居于支配地位,以俄羅斯為中心的前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給中東歐國家的人民心理上留下了沉重的陰影。匈牙利事件、波茲南事件、布拉格之春等武裝鎮壓給中東歐人民留下了“血”的回憶,仍然讓人揮之不去。因此中東歐國家對俄的恐懼感和不信任感是造成中東歐國家疏遠俄羅斯的重要因素,是雙方發展關系的障礙。俄羅斯必須思考如何獲得中東歐國家的人民的信任,以消除這一心理障礙。(二)安全因素

蘇東劇變后,中東歐地區出現了“安全真空”,同時又由于中東歐地區存在著激烈的民族邊界矛盾。為了尋求安全保障,防止沖突的發生,中東歐國家在經過了短期的徘徊之后,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加入了北約,這無疑正中了美國的下懷。然而對俄羅斯來說,北約向中東歐地區東擴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壓力,它打壓了俄的戰略空間,對俄是一種戰略威脅,因此俄對北約東擴不得不懷有一種警惕態度。而中東歐國家認為,加入北約是出于安全的考慮,與俄羅斯無關,但俄羅斯認為北約東擴的實質就是針對俄羅斯,使俄感到了一種實實在在的壓力。在俄羅斯看來“新歐洲”的出現,“前華沙國家外交上一邊倒的傾向實際上帶有長遠的反俄同盟的地緣政治傾向,俄羅斯出乎美國意料加入德—法的反戰同盟的動機之一即在削弱新歐洲的影響力”。“2003年10月2日,俄羅斯明確表示,為了自身安全的利益,不排除在世界不同地區發動先發制人打擊的可能性”。顯而易見,北約東擴成為影響俄與中東歐國家關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經濟因素

中東歐國家與俄羅斯雖然在經貿領域存在著較多合作,但是在這一領域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首先是合作的領域不夠廣泛,貿易互補性不強。雙方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管理落后、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其次是貿易不均衡問題,雙方的貿易結構不合理。俄對中東歐地區的出口主要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和武器裝備及配件。據估計,波蘭和匈牙利90%的石油是從俄羅斯輸入的,波蘭是63%,匈牙利是56%。同時在雙方貿易中,俄羅斯的貿易順差較明顯。“經互會時期,蘇聯在同東歐貿易平衡中大多先赤字,但在1992—1996年間,俄同中東歐貿易一直是順差(從49億美元增長到了395億美元)”。貿易不平衡困擾著俄與中東歐國家,如不能妥善解決,將影響今后雙方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民族矛盾、地區沖突也是俄與中東歐國家發展關系的障礙因素。如在馬其頓問題上,俄羅斯與1992年承認馬其頓獨立,得到了保加利亞和希臘的歡迎,但卻遭到了塞爾維亞的反對;在科索沃問題上支持了塞爾維亞,卻引起了阿爾巴尼亞的不滿。俄羅斯在巴爾干半島處處碰壁,如履薄冰,費力不討好。

綜上所述,雖然俄與中東歐國家之間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潛藏著某些對抗因素,這使得雙方的關系發展不會是很平靜。但是發展正常的睦鄰友好關系是俄羅論述了冷戰時期,蘇聯與中東歐建立的既是一種戰略聯盟關系,也是一種極不對等的國家關系;蘇東劇變后,俄羅斯與中東歐國家都處于政治經濟的轉型期,雙方關系受歷史陰影的影響較明顯;提出如今面對北約和歐盟東擴的新的歷史條件,如何擺脫不利因素的影響,建立正常的新型國家關系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共同問題。

關鍵詞:俄羅斯;中東歐;北約;歐盟

中圖分類號:D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976(2006)03-0034-03

“中東歐”國家主要是從地理位置、文明傳統的角度界定的國家群體,包括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以及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等12個獨立的國家。這一國家群體再加上統一之前的民主德國都屬于冷戰前從屬于蘇聯的“東歐國家”范疇。這一國家群體與俄羅斯的關系有極深的歷史淵源。

第 2 頁

一、冷戰時期蘇聯與中東歐國家的關系

二戰時期,大部分的中東歐國家都是在蘇聯的幫助下,打敗了德國法西斯,并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新型的人民民主政權,紛紛走向了社會主義道路。根據《雅爾塔協定》,這些國家被納入了蘇聯的勢力范圍,構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一部分。冷戰時期,蘇聯通過建立有關政治經濟和軍事同盟組織、輸出社會主義模式和派駐軍隊等方式與這些國家建立了緊密的聯系,但是這些關系是極不對等的,它本質上是一種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

戰后,在蘇聯幫助下,中東歐各國共產黨雖然取得了政權,成為了執政黨,但這些國家的人民并沒有掌握自己的命運。蘇聯強制輸出其高度集中的政治

美國參議員宣布對俄“全面”制裁會對俄羅斯造成什么影響?

美國單方面制裁俄羅斯會帶來什么影響?這是需要時間才能給出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天各大門戶網站頭條并不是這則新聞,可見其分量似乎沒有太重。

由于2016年經濟數據尚未出爐,我們來看下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數據,美國方面進口115億美元,出口95億美元,貿易總額只有區區210億美元,對于美俄兩個超級大國來說相互間幾乎沒有依賴性,又何談影響?難怪普京握緊拳頭,自信滿滿,而馬兒卻顯得異常無奈,淚眼婆娑!

要說經濟方面的影響,那也只能是美國損失掉了這2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要知道俄羅斯最大的依賴來源于歐洲大陸,美方深知在克里米亞事件上連同歐盟共同制裁都沒有擊垮俄羅斯,此次單方面制裁更難有任何效果。那么為什么還要任性地走出這一步險棋呢?

【一絲希望也要爭取】

【為特朗普制造困局】

特朗普是典型的親俄疏中,此前數次公開表達對中國的不滿情緒。而奧巴馬則恰恰相反,在其任內不斷提高中美關系,2015年更是“助”中國超越加拿大成為了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4416億美元,對華貿易逆差2735.7億美元,就是這樣數額龐大的逆差狀態下仍然持續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目的無疑就是希望中國能疏遠俄羅斯,對俄羅斯落井下石,旁敲側擊,因為中國是俄羅斯逆境中最可靠的伙伴,同樣也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結果到頭來卻事與愿違。那么,我就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將俄美關系徹底搞僵,加上你本就擊碎的中美關系,唯一兩個可以對美國構成威脅的超級大國,在你上任之初都會制造巨大的麻煩,這樣一個困局是任何人都難以化解的。

局布完了,結果如何暫且不論,但此時,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張圖片生動的表現出兩位領導人的心態,奧馬巴缺乏理智的憤怒背后隱藏的是其深深的無奈,而普京卻面露狡黠的笑容,從容面對,信心十足。

1840年以來外國列強侵略中國的戰爭有哪些?

1840年以來,外國列強先后發動了多次侵略中國的戰爭。這些戰爭包括:

1. 鴉片戰爭(1839年-1842年):英國通過走私鴉片向中國貿易,而中國政府禁煙,雙方開始沖突。1840年,英國派出遠征軍侵略中國,結束后簽訂《南京條約》。

2.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英法聯軍在中國滇越理事會發生事件后聯合對中國發動戰爭,并派兵攻陷北京。1860年,簽署《北京條約》。

3. 中法戰爭(1884年-1885年):法國突襲不平等條約下的中國襄陽市,并對廣西的南寧和瑤族地區進行侵略戰爭。1885年,中國和法國在廣州簽訂了和約。

4.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當時八國聯軍由英、美、法、俄、德、日、意和奧匈帝國八個國家組成,以保護僧人、商人和領事館為借口,在中國北方發動戰爭。同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

5. 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日本在中國東北、華北、中原等地區發動侵略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全面爆發了抗日戰爭。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