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俄羅斯海外基地圖(蘇聯海軍在鼎盛時期曾經擁有31個海外港口基地或者海軍港口的使用權,請問是哪31個?)

时间:2024-05-16 00:56:09 编辑: 来源:

- 這兩個塞浦路斯村落位于塞浦路斯島的東南角,周圍完全被位在賽島上的德凱利亞(Dhekelia)基地所包圍。由于該基范圍內是英國的領土,因此這兩個小村落變成英國領土的內飛地,與塞浦路斯共和國的外飛地。

已不再存在的內飛地

西柏林(West Berlin) - 在西德與東德尚未合并前,原本柏林境內屬于美英法占領區所合并的西柏林市,四周皆被蘇聯控制的東德領土包圍,是最出名的一塊飛地。也正由于這特殊的地位,而會發生著名的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事件。

魁北克聯邦 - 在加拿大尚未合并之前的一塊飛地,屬法國.

臨海飛地

此類的飛地雖然陸上的邊境皆被另一個國家包圍,但因為瀕臨海邊,因此還是可以透過海路與母國聯系。

休達(Ceuta) - 西班牙城市,但卻位在北非國家摩洛哥境內。休達因為歷史上的因素并沒有在摩洛哥從法國殖民地里獨立出來時跟著一起獨立,而變成今日的孤立狀態。休達位于地中海邊,隔地中海與母國西班牙相望。

美利里亞(Melilla) - 西班牙城市,也位于摩洛哥境內。美利里亞的孤立成因與休達一模一樣。

直布羅陀(Gibraltar) - 英國的要塞城市,位在西班牙南部的海岬上,擁有扼守地中海到大西洋航路的關鍵軍事地位。直布羅陀擁有英國海外殖民地的身份,該國在此處仍布有軍事單位據守。

歐庫西-安貝諾(Oecussi-Ambeno) - 東帝汶的省份之一,但全境皆位于印尼的西帝汶島境內,瀕臨太平洋。

阿拉斯加(Alaska) - 美國的一州,位于美洲大陸西北角,與美國本土之間隔著加拿大相望。阿拉斯加可以靠太平洋與本土聯絡,且因為本身面積廣大海岸線長,并沒有一般飛地因被孤立而產生的不便利。

亞克羅提利(Akrotiri)與德凱利亞(Dhekelia) - 這兩個位于地中海東部島嶼塞浦路斯上的軍事基地是英國海外領地之一,因其特殊軍事地位而沒在塞浦路斯從英國獨立而出時一起獨立,成為孤立的地區。由于兩軍事基地皆瀕臨該島南邊的地中海岸,因此可算是種臨海飛地。

國中國

此類的地區雖然與內飛地一樣被同一個國家完全包圍四周,但因為孤立地區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因此沒有與國家行政中心(首都)聯絡不易的問題存在。它們有一部份內飛地的存在特色,但絕對不屬于外飛地的一種。

圣馬力諾 - 位在意大利境內的獨立小公國,除了主權外,其他方面的事物都與意大利同進退。

梵蒂岡 - 位在羅馬城內的獨立教皇國,四周被意大利領土包圍。

萊索托 - 全境皆被南非領土包圍的小型王國。

附:飛地是指

①一個單位所有的、與其成片土地相分離而坐落在其他單位范圍內的土地。②屬于一個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③土地的實際坐落,同土地證書上所載坐落不一致的土地。

蘇聯海軍在鼎盛時期曾經擁有31個海外港口基地或者海軍港口的使用權,請問是哪31個?

前蘇聯鼎盛時期所駐外基地遠遠超出美國,大約有23個駐外基地,基中駐東歐華約國家17個,駐越南金蘭灣

古巴

日本北方四島

阿富汗

外蒙古等6個,除中朝外幾乎所有社會主義陣營都有前蘇聯駐軍

答案補充前蘇聯在20多個國家駐有部隊或軍事人員,其軍事基地主要分布在東歐、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敘利亞等地區和國家

蘇聯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1980年6月,蘇聯太平洋艦隊將派南中國海值勤的艦船由越南峴港改駐越南金蘭灣

1980—1982年間,到金蘭灣進行休整的蘇聯艦船經常保持在10—15艘

1980年6月后,進駐峴港的戰斗機全部改駐金蘭灣機場

從1983年開始,蘇聯派駐金蘭灣艦船通常保持在20—30艘1983—1987年,蘇軍海軍艦船以金蘭灣為基地在南海海域進行演習、訓練和偵察

1983年1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還自本土派出9架“獾”式圖—16型轟炸機進駐金蘭灣機場

1984年初,蘇聯將其海軍陸戰隊1個營的兵力部署于金蘭灣

第二年,蘇聯與越南在金蘭灣成立了聯合軍事基地司令部,并配備了各種偵察設備和人員

到這1986年底,金蘭灣基地已成為蘇軍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蘇聯駐外軍事基地分為幾個歷史時期,第一階段,二戰蘇軍追擊納粹德軍從而進駐東歐,進而駐軍這些國家,包括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不包括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這兩個國家解放力量比較壯大,蘇軍解放只起配合作用,因此戰后沒能駐軍,建立基地),還有在原德國領土上新建的民主德國,在亞洲主要是蒙古,五六十年代蘇聯冒險在古巴建立基地,釀成古巴導彈危機

第二階段,美蘇爭霸,八十年代初,勃列日涅夫上臺執政,蘇聯開始勃列日涅夫時代,大力發展重工業,軍備力量大為增長,使蘇聯一躍成為可與美國相匹敵的超級大國,由于美蘇都在歐洲集結重兵,一時無法打開局面,蘇聯開始在亞洲,非洲,甚至拉丁美洲大舉擴張,在亞洲,駐軍越南,建立基地,直接威脅中國,出兵阿富汗,威脅波斯灣,還在也門建立基地,印度也曾駐軍,此外還有老撾,柬埔寨,伊拉克,敘利亞,在非洲,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莫桑比克,剛果,馬里,厄立特里亞,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也有軍事基地,特別注意的是蘇聯通過各種手段控制各國,埃及人沒收了蘇聯在埃及的所有軍事基地,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在拉美有古巴,尼加拉瓜,秘魯

第三階段,蘇聯由于政治僵化,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自八十年代末轉為全面收縮,特別是放松了對東歐控制,并最終退出了這些地區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蘇聯海外軍事基地僅僅局限在原蘇聯境內的中亞各國,其余基地或廢棄或中止合作,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再也無力維持海外基地巨額開銷和承擔對相應國的保護義務了

現在俄羅斯和美國加北約常規軍力對比?

1、

北約(含美國)的常規軍力及軍費可大致如下圖所示。

俄羅斯常規兵力大致在85萬左右,2014年軍費按當時的盧布匯率計價相當于700億美元(最近幾年隨著盧布大幅貶值減少到400億美元)

2、總的來說,因為反恐戰爭,美國在十多年的中東戰場上耗費了過多的資源,被國會頒布法令要求持續削減軍費,故目前美陸軍的規模和裝備水平都在持續縮減中,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后,很多美軍地面部隊遭到了縮減,地面部隊的裝備也為了適應占領軍的治安戰需求而更加輕裝化,造成美軍常規地面部隊戰力較海灣戰爭時期有了明顯的下降,但美國空軍和海軍仍然保持了世界最高的戰力水準。

3、俄羅斯經歷了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及2014年烏克蘭戰爭的洗禮,以及軍隊編制和指揮體制的改組和2014年前高價石油收入的原因,最近幾年部分拳頭部隊在裝備和戰斗力上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整體上看,俄軍大部分軍事單位仍然缺乏先進裝備,訓練也不足,在戰斗力上弱于美國。

4、自冷戰結束后,除美國外的大部分北約國家都放緩了本國的軍事建設,以英、德、意為代表的北約中堅力量的軍隊員額大幅度減少,大量武器裝備被裁撤,先進武器裝備更新速度減緩,軍費被轉作它用。故目前除法國和土耳其之外,北約其他國家基本無力單獨執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