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廈門汀洋貿易有限公司(詔安有什么特產或人文之類較有名的產物?譬如一提到什么產物就知道是詔安)

时间:2024-05-19 03:19:06 编辑: 来源:

為一斗三升式,小額坊上為青石雕飾,為其立坊者:欽差提督巡撫福建地方都督院右副都御史沈人種,福建布政使司左參議甘來學,福建提刑按察司僉事張文耀,漳州知府楊際會,詔安縣知縣張大器等。 該坊于1939年7月被日本飛機轟炸,損壞南側一根石柱和中下梁一部分,部分雕刻件失落,主體及其余部份保存完好。 誥敕申坊:位于南詔鎮東門中街最西側,建于明萬歷三十年(

中國近代史為何以戰爭為開端?為何與鴉片有關?

請耐心看完,謝謝,我想您會看完得,畢竟知道的詳細些好,您說呢?呵呵

(一)鴉片戰爭前的世界形勢

1840年是英國對華發動侵略戰爭的一年。這個戰爭,歷史上稱作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中斷了中國社會歷史獨立發展的進程,使中國開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成為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我們在敘述如何認識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的歷史意義之前,先看看那個時候的世界形勢。

1640年,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再過149年,法國也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上確立起來。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前后,積極向海外進行殖民擴張。它們依靠國內打下基礎的先進生產力,采取海盜式掠奪、直接搜刮、販賣奴隸、走私鴉片以及發動殖民戰爭、爭奪海上霸權等暴力手段,從亞洲、非洲、美洲攫取大量財富,作為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大大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事實證明,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的歐洲先進的資本主義文明,是伴隨著對亞洲、非洲、美洲等地區廣大國家和人民的殖民掠奪發展起來的。一邊是資本主義國家愈來愈富有,一邊是被掠奪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愈來愈貧窮。這就是17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以來的世界財富分布圖。18世紀60年代起。“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開始,此后半個多世紀,資本主義機器生產在英、法、美等國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社會生產力的飛速增長,對產品市場和原料來源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爭奪殖民地的斗爭也就越來越激烈。到19世紀30年代,非洲大陸的北部和南 部、美洲的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亞洲的西南和東南部,已經或者正在變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日益增多地被卷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漩渦里面。

在19世紀30年代,主要的資本主義強國或宗主國是英、法、美等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則是老牌的海上殖民帝國,早在17世紀已經衰落了。它們的殖民地或者被英、法等國奪取,或者剛剛擺脫殖民統治而獨立,如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國家就是在19世紀20年代從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并在30年代或稍后發展成為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但西班牙仍領有菲律賓,荷蘭仍領有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葡萄牙仍領有非洲的安哥拉等地。

英國在18世紀中葉開始工業革命,迅速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英國資產階級一面對內加強階級剝削和壓迫,一面對外加緊發動侵略戰爭,到處擴張殖民地,開辟新的市場。在亞洲,英國東印度公司早在17世紀就占領了印度的馬德拉斯、孟買和加爾各答,18世紀中葉,英國又直接出兵占領孟加拉。到19世紀30年代,除中部、北部若干土邦外,整個印度都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此后,印度成了英國侵略亞洲國家的后方基地。印度淪為殖民地,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和中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英國用來打開中國大門的特殊商品鴉片,主要產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1824年,英國又把馬來亞的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起來,建立海峽殖民地。北美的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在18世紀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新西蘭也在1839年接受了英國的統治。19世紀初,英國取得了西非洲的岡比亞、塞拉勒窩內和黃金海岸等殖民地以及南非的開普敦殖民地。大約統計,19世紀前期,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領土為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達1億,掌握著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

法國大革命為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工業生產迅速上升。法國成為僅次于英國的資本主義國家。18世紀中葉,在英法爭奪殖民地的7年戰爭期間,法國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勢力大都被英國逐出,但仍保有非洲的塞內加爾和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并在1830年出兵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以阿爾及利亞為殖民地。同時在東南亞半島上的越南打開侵入亞洲的缺口。占領越南,侵入中國,成為法國殖民者的目的。北美13州原是英國殖民地,1775-1783年,反對英國殖民者的北美獨立戰爭取得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的資本主義雖比英、法落后,但發展很快。1803年、1819年美國分別從法國、西班牙購得大片肥沃土地,領土一下擴大了一倍多。美國商人活躍于世界各地。不久美國就成了英國侵華的幫兇。俄國是一個長期處于封建農奴制統治下的歐洲國家,直到19世紀前半期封建勢力仍占統治地位。沙皇俄國從16世紀末期就推行對外擴張政策,17世紀中葉,俄國兼并烏克蘭,征服西伯利亞,把他們的活動范圍推進到中國的黑龍江流域。18世紀,俄國把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并入俄國版圖。19世紀初,俄國又吞并了波蘭、芬蘭、北高加索、比薩拉比亞等地。19世紀40年代,俄國勢力就侵及中國的東北和新疆地區了。

以上英、法、美、俄四國,是中國近代史初期侵略中國的幾個主要國家。此外,德國在19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才有比較快的發展,但德國還處在四分五裂中,未能統一起來。日本是中國的東鄰,自17世紀以來一直處在德川家族封建軍事專政下。鴉片戰爭后,日本受到震動,開始發動改革。19世紀六七十年代后,日本的資本主義才得到發展。此后,德國和日本也加入了對華侵略的行列。

鴉片戰爭以前,世界上的國家除了資本主義宗主國及其殖民地外,還有一類是獨立國家。獨立國家中最大的就是處在亞洲東部的清帝國。大清帝國立國200年,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旺盛時期,便開始走下坡路了。清帝國自居天下中央,實行自我封鎖,完全不知道中國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本來自明代末年開始,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開始落后于西方,當西方國家正在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的時候,中國還蜷縮在封建社會的蝸殼里不能前進。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到了它的末期,完全缺乏對內對外的應變能力了。除中國外,在亞、非、歐三洲的結合部,還有一個龐大的奧斯曼帝國,那是一個松散的聯合體,它的強盛時期已經過去。其中希臘已經在1830年獨立出來,阿爾及利亞也在同年成為法國的殖民地,埃及不久也要擺脫帝國的控制。奧斯曼帝國正在受到列強的侵略。

世界上完全沒有被殖民者踐踏的大片土地除了非洲荒漠的腹地外,就是中國了。但是英國的大炮已經對準它了。馬克思早就說明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跟踵而來的是歐洲各國以地球為戰場而進行的商業戰爭。這場戰爭以尼德蘭脫離西班牙開始,在英國的反雅各賓戰爭中具有巨大的規模,并且在對中國的鴉片戰爭中繼續進行下去。”從國際環境講,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是這種世界形勢的必然產物,也是中國國內形勢的必然產物。鴉片戰爭以后,近代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就是以這個形勢為背景一幕一幕地展開的。

(二)鴉片走私貿易對中國朝野的沖擊

很早以前,英國就尋求與中國通商。17世紀開始,英國就從中國采購茶葉,以后還從中國采購土布。但是英國產品并不受中國歡迎,它拿不出多少東西與中國交換。東印度公司自中國輸往英國的茶葉,1760-1764年為42065 擔,到1830—1833年達到235840擔。是前者的6倍。英國自中國輸入土布, 1817—1818年度值395237兩白銀,1830—1831年度值386364兩白銀,英國輸出中國的棉紡織品則較少,1821—1822年度值9807兩白銀,1830­—1831年度值246189兩白銀,入超很大。進口多于出口,形成巨大的收支逆差。開始英國是從國內運白銀到中國來平衡逆差。18世紀70年代以后,英國商人找到了鴉片作為平衡逆差的工具。根據中國近代經濟史專家的研究,在 1837-1839年間,英國銷華合法商品的總值平均每年不過91萬多鎊,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值,平均每年高達427萬多鎊,人超平均每年超過330萬鎊。這個巨大逆差就是依靠走私鴉片來平衡的。走私鴉片,成為英中貿易的生命線。

從19世紀20年代起,英國運進中國的鴉片激增。據估計,1820—1824年,每年平均輸入近8000箱;1825—1829年,每年平均輸入12576箱;1835-1838年,每年平均輸入35445箱;1838—1839年,輸入鴉片超過了4萬箱。每箱鴉片售價通常是600~800元,有時高達1 000元。鴉片煙價,不但抵補了英國貿易的逆差,而且大有盈余。白銀的流向開始改變。據印度孟買、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三處海關記載,1833—1839年的6個年度里,中國平均每年流出白銀420萬兩。估計鴉片戰爭前夕,中國每年全部白銀流出量在1000萬兩以上。

很早以前,清政府就禁止鴉片人口,但是實際效果不大。英、美等國鴉片販子有本國政府支持,不顧清政府禁令,勾結中國沿海私販,大量賄買清朝各級官吏,把鴉片偷偷運進中國。沿海一帶負責查拿煙販的官吏,直至皇帝任命的海關監督、巡撫、總督。大部分明里掛著禁煙的招牌,暗里收受賄賂,包庇、縱容鴉片走私。甚至遠在京城的衙門官員和皇帝,也直接間接從鴉片走私得到好處。在這種情況下,外國煙販有恃無恐地破壞中國政府的禁煙。馬克思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人的道義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國當局、海關人員和所有的官吏都被英國人弄得道德墮落,侵蝕到天朝官僚體系之心臟、摧毀了宗法制度之堡壘的腐敗作風,就是同鴉片煙箱一起從停泊在黃埔的英國歪船上被偷偷帶進這個帝國的。”

大量鴉片毒品走私人口,不僅造成了白銀外流、國庫空虛,而且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據1835年的估計。全國吸食鴉片的人數達到200萬,大多數是官僚、地主等剝削階級以及依附剝削階級的人。官僚、士兵吸食鴉片,走私和賄賂公行,吏治進一步腐敗。統治階級遭受腐蝕而造成內部癱瘓的危機,不能不引起清朝統治者的嚴重關注。

清朝統治階級內部關于如何對待鴉片問題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討論。有兩種相反的意見發表,一種是弛禁論,一種是嚴禁論。弛禁論的代表者是中央政府的太常寺少卿許乃濟。他曾任廣東省按察使,常與廣東地方官紳私下議論禁煙問題,據此寫成《現害論》在民間傳播,地方官紳等也各寫成文章流傳,隱然形成一種弛禁的輿論。但最早向皇帝提出弛禁問題的是廣東的官員。1834 年10月,兩廣總督盧坤回復道光皇帝,認為按照皇帝上諭驅逐停泊在伶汀洋的英國鴉片歪船是辦不到的,同時他把廣東官紳的私下議論作為奏折的附片上報給皇帝,試探皇帝的態度。他在附片里說,鴉片走私“勢成積重,驟難挽回”,經過多次“周咨博采”,了解到廣東名士私下議論,有三種意見:一是“準其販運人關,加征稅銀,以貨易貨,使夷人不能以無稅之私貨為售賣紋銀者”;另一種意見是“弛內地栽種罄粟之禁,使吸食者買食土膏,夷人不能專利,紋銀仍在內地運轉,不致出洋者”;第三種意見認為“內地所得不償所失,不若從此閉關,停止外夷貿易”。但是盧坤對“閉關”的意見作了明確駁斥,表示“萬元閉關之理”,對前兩種意見未置可否,顯然是作為正面看法,提供皇帝參考。道光皇帝對官紳的這種私議,未加評論。第二年,還廢止了每年奏報一次禁煙情況的制度。弛禁派受到鼓舞,即連續有人奏請弛禁鴉片。最重要的奏報是1836年6月由太常寺少卿許乃濟提出的奏折和附片,正式提出了“弛禁”鴉片的建議,實際上就是前此廣東官紳的私議。他的建議主要是:一、“準令夷商將鴉片照藥材納稅,人關交行后,只準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二、“如官員、士子、兵丁私食者,應請立予斥革,免其罪名,寬之正所以嚴之也”,“其民間販賣吸食者,一概匆論”;三、“寬內地民人栽種嬰粟之禁”,“內地之種日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