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卷地運動和黑奴貿易是什么(初三歷史期末卷)

时间:2024-05-19 12:45:55 编辑: 来源:

敗了。在非洲,由于帝國主義對非洲的瓜分,使殖民地人民同帝國主義的矛盾十分突出。這一時期,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是非洲人民反殖民斗爭的主要形式。埃及的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起義和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都是其中的突出事件。在拉丁美洲,獨立后的各國普遍建立了共和國,但實際掌權的是大資產階級。他們控制了政權后,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大地產制,而且更加擴大了。大地產制的存在,政治上普遍出現的獨裁局面,以及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或軍事侵略,都導致了拉丁美洲國家經濟發展處于停滯狀態。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丁美洲人民面臨的艱巨任務。1910~1917年的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是這一時期拉丁美洲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突出事件。

4.一戰后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的新時代

1917年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十月革命把西方無產階級和東方被壓迫民族連結成一條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統一戰線。從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再是舊的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變成了新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潮。在這次高潮中,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外,土耳其凱末爾資產階級革命、朝鮮“三一”反日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等是一戰后民族解放運動比較突出的事件。1924年后,資本主義進入相對穩定時期,西方工人運動轉入低潮,而東方民族解放運動仍持續發展。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30年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又出現新的高潮,并且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質。中國人民首先舉起了東方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幟,朝鮮人民開展了抗日武裝斗爭,埃塞俄比亞則在非洲最早開展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戰爭。十月革命后的這些民族解放運動,具有一些新的特點。首先,具有持續發展的特點。如上所述,從1918年至1939年,民族解放運動從未間斷,持續高漲。其次,具有多樣性,這首先表現在領導權上。亞非拉大多數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由民族資產階級領導,但是中國、朝鮮、越南等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走上了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道路,這是世界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此外,還存在著一些過渡形式,如非洲一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由小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還有一些國家如埃塞俄比亞的民族解放運動由愛國的封建王公領導。多樣性還表現在民族解放運動的形式和內容方面。在近代前期,以自發起義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為主要形式和內容。十月革命后的民族解放運動在較多國家發展為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采用武裝斗爭的形式,而在一些國家則表現為資產階級群眾運動、工人罷工、農民抗捐、學生罷課和士兵起義,有少數國家發展成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民族運動的結局也具有多樣性。近代民族解放運動都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后的民族解放運動開始由失敗走向勝利,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盡管有的國家還沒有完全擺脫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剝削,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民族獨立。民族解放運動的多樣性,統一在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同一目標之中,形成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基本歷史進程。

5.二戰后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945年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業開辟了更加廣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現實的道路。戰后,以民族民主革命為主要內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民族解放運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45年到50年代中期是第一個階段。這一時期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在亞洲和北非。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和朝中人民抗美衛國戰爭的勝利,其次是印度的獨立和埃及成立共和國。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為第二個階段。民族解放運動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廣泛展開。在這一時期非洲大陸誕生了32個新獨立的國家,其中1960年就有17個國家取得獨立,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在拉美,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羅領導下舉行起義,推翻了美帝支持的獨裁政權,后于1961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巴拿馬人民掀起了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1999年底,巴拿馬人民將運河區的主權和管轄權全部收回。在這一時期,1955年召開的亞非會議,標志著亞非拉地區反帝反殖斗爭更加自覺地聯合起來,新興國家開始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逐漸形成第三世界力量。1961年召開的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這是第三世界興起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標志。從70年代開始,是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三個階段。在這一階段,絕大多數亞非拉國家爭得了民族獨立,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徹底崩潰。第三世界在國際事務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突出地反映在聯合國的變化和第三世界國家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上。1971年,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共同努力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七十七國集團”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建立,標志著第三世界開始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

(三)第三世界的興起

1.第三世界:泛指亞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原來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后爭得民族獨立的發展中國家的總和。這一概念始于50年代,60~80年代為國際社會所認同。由于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區,所以,有時也稱作“南方國家”。

2.第三世界具有共同的特征:①從歷史上看,它們有著共同的遭遇,都曾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長期遭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奴役和掠奪,他們反對奴役、壓迫,謀求解放和發展的要求也特別強烈。為了擺脫殖民統治,爭取本國的獨立和解放,進行了長期的斗爭。②從面臨的任務看,它們在取得政治獨立,建立了民族獨立國家之后,都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③從經濟上看,當前絕大多數國家仍是不發達或欠發達,表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十分困苦,人均年收入低;勞動生產率低下,人口增長率高,負擔沉重;在經濟發展中缺乏資金和技術,在國際經濟關系中處于劣勢地位。④從外交上看,它們都執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反對外來干涉和強權政治,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不主張訴諸武力以和武力相威脅,積極維護世界和平。它們主張推進南北對話,發展南南合作,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它們是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主力軍。

3.第三世界興起有三大標志,即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興起、七十七國集團建立。萬隆會議召開于1955年4月,這是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國家參加,由亞非國家自己召開的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國際會議。從亞非會議一開始,帝國主義就利用亞非國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千方百計進行破壞和阻撓,妄圖使會議失敗,但未得逞;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總理在大會的發言中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得到各國代表的贊揚,從而為會議成功奠定了基礎;在大多數與會國的努力下,會議擊敗了某些西方國家妄圖分裂、破壞會議的陰謀,消除了內部的分歧,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后公報》等。亞非會議的召開是第三世界興起的第一個重要的標志。因為它是亞非國家歷史上第一次發起和組織的國際會議,它標志著亞非人民的覺醒和團結,顯示了亞非國家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重要作用。萬隆會議確定的各國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對于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不結盟運動興起于60年代,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領導人鐵托、尼赫魯和納賽爾的推動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召開,不結盟運動正式誕生。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國際經濟組織“七十七國集團”,到80年代其成員國已增加到110多個。這個組織主要通過與發達國家在聯合國進行談判,來實現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目標。為了同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作斗爭,一些亞、非、拉原料出口國還聯合建立了專門的國際經濟組織。1973年,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石油為武器,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進行制裁,結果觸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使西方經濟陷入嚴重混亂。第三世界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沖擊了戰后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

(四)東西方關系的嬗變及歷史啟示

16世紀以前,歷史是分散的,東西方之間在各自的活動范圍之內活動,保持著閉關自守狀態。但隨著新航路的發現和16世紀初具規模的世界市場的萌芽,世界各民族之間的聯系、亞歐大陸東西方的交往活動開始變成經常性的了。隨著歷史以世界為一整體的發展,長期存在的東西方經濟發展水平大體平衡狀態逐漸發生變化。東方最先進的國家如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發展雖然也循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方向發展,但是速度緩慢,而西方國家商業資本主義由于具有種種有利條件,特別是實行重商主義政策之后,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東西方之間平等的、互不依存關系的結束,已是指日可待了。

16~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正處于資本原始積累時期。這一時期的殖民主義乃是資本原始積累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馬克思指出:“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這段論述精辟地概括了這一時期殖民主義對美洲、亞洲和非洲入侵的內容及其對原始積累的貢獻。從中可以看到這一時期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的最主要特點是“以最殘酷的暴力手段為基礎”的赤裸裸的劫掠。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殖民主義侵略并沒有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帶進東方世界,反而常常在東方維護并利用傳統的落后的生產方式為自己謀利,甚至從外部移入比當地原有生產方式更落后的形式,如從非洲販賣黑奴到美洲等。這一時期殖民侵略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后果是:開辟和加強了新舊大陸之間、亞歐大陸之間的經濟、文化和人種的聯系;促成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這一時期面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東方世界的反映是形形色色的,總的來說是遲鈍的。比如中國和日本的統治者繼續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資本主義萌芽。中日兩國高度自給自足的經濟,使對外貿易僅占其經濟極小的比例,政府完全專注于國內經濟生活;自成系統的具有絕對權威的儒家思想拒絕接受任何外國政治觀念和新思想;自古以來高度發展的文明及其成就使統治集團對即將降臨的殖民侵略災難毫無思想準備。通過廣州和長崎的貿易白銀源源流入兩國,世界市場尚未使中日受到任何社會結構性的震蕩和影響,傳統經濟形態仍然完整地保存著。這一切使它們對世界資本主義潮流反應遲鈍,毫無應變舉動。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尤其是工業革命后,開始了資本主義殖民制度的新時期,它使殖民政策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一時期殖民侵略的目的在于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自由貿易”成為其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在“自由貿易”旗幟下,用廉價商品的重炮到處開辟市場,通過表面平等的買和賣兩個環節,來剝削和掠奪東方殖民地。當然殖民者仍然不放棄使用暴力,例如19世紀殖民者頻繁地使用武力向亞洲那些強大的封建帝國中國、日本、伊朗、印度進行侵略。在這一時期西方向東方的商品輸出,對東方自然經濟的瓦解起了推動作用,從而給東方國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造成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面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這一時期的東方世界作出了不同的反映,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抗擊殖民主義的侵略,或進行反封建統治的起義,如19世紀中葉中國的太平天國起義、印度的民族起義、伊朗的巴布教徒起義等。另一方面是學習西方,實行近代化的改革,如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殖民掠奪的動機、方式和殖民政策較之以前各時期又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