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廈門集美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廈門有什么大學)

时间:2024-06-01 09:02:15 编辑: 来源:

210畝,已擁有教學科研大樓3棟、圖書館2個(藏書4萬冊)、學生公寓6棟、食堂2個、輔助性生活用房2棟,設有8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6個羽毛球場和2個多功能室內體育館,設有設備完善的多媒體計算機室、語音訓練室、英語無線電臺等。學院堅持走特色辦學、規范辦學之路,設有外語、電子信息工程、企業藝術、管理、國際經濟等5個系,設有英語與公關文秘、空中乘務、計算機及應用、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廣告與裝璜設計、旅游與酒店管理、工商企業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法律、電子商務、國際商務、會計與電算化、市場營銷等20個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專業以及中美合作雙文憑和大專預修部。教學班達80余個,在校各類學生數達5000余人。已經成為福建省發展最快的民辦大學之一,是廈門經濟特區規模最大的民辦大學。

學院所開設專業都突出了外向型、復合型、應用型的特點,為學生畢業后就業拓展了廣闊的空間。學院與美國、法國、東南亞以及廈門、深圳、海南、珠海、北京、上海等國內外200多家大中型企業達成了學生就業協議,每年可送350名畢業生到美國及東南亞工作,首批100余名畢業生已名花有主,競爭他們的是500個令人羨慕的職位。2002年8月學院獲得了國家教育部、團中央等有關單位組織評選的“中國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新獎”。

學校十分重視教育質量,注重教學各個環節的管理,學生綜合素質敢爭高下,在全國民辦高校學歷統考中通過率居福建省前列。去年6月,學院派出3名學生參加包括重點大學學生在內的廈門市大學生網頁制作大賽奪得桂冠,在校內外引起了震動。

由于各項工作突出,學院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央臺列為“中國優秀民辦高校”;被中華愛國英才工作委員會確定為“中華愛國英才培育基地”;被國家信息化推進工作辦公室確認為“國家信息化培訓指定合作機構”。在福建省民辦高校中,僅有該院獲此殊榮。魯加升本人也榮獲“中華愛國英才”、“新世紀中國改革人物”稱號,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聘為教育顧問,被《求學》雜志聘為資深顧問,被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內民辦教育最權威的刊物《中國民辦教育》雜志聘為編委會副主任。這在福建省民辦高校中也屬絕無僅有。 魯加升說:“投身教育,就是播種希望”。這句肺腑之言道出了他熱心教育、培養人才的全部意義。這句肺腑之言的道出,不僅因為他曾長期從事過高等教育,深知教育的重要;也因為他在后來從事企業管理中更加清楚社會對高素質實用人才的需求;還因為他自己親身辦學成為一校之長后對事業、對學生、對人才由衷地熱愛。于是,每當他看到學生快速成長,特別是看到一些“調皮”的孩子一天天變乖、一天天進步;每當他看到家長們熱切期望的面孔、聽到家長們的感激之言;每當他聽到社會對學院的贊譽,總是情不自禁,總是憧憬聯翩。他常說,我最高興的就是看到學生一天天進步,只要學生快快成長,我什么疲勞、什么煩惱都沒有了,什么困難、什么壓力都頂得住。因而,他常常廢寢忘食,抱病伏案,甚至掛著吊針辦公;常常很晚或是早上四、五點鐘驅車到各個校區巡察……。他真心實意地“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卻又因為忙忍痛把自己上中學的獨生女兒寄宿于學校,女兒很難見到爸爸,想爸爸時只能打打電話。

看到他創辦一流民辦大學的夙愿一步步實現,面對欣欣向榮的大好發展勢頭,魯加升對南洋學院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更加充滿希望。他堅決實施黨和國家“科教興國”戰略,他要為廈門建成“教育之城”增光添彩。他堅信民辦教育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朝陽產業。他正以務實的態度,雄心勃勃地勾畫學院的發展藍圖,他要千方百計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他正以滾燙的赤子心懷,要讓絕大多數中、高考失誤的學生來校后拿到國家承認的大專以至本科學歷文憑,要讓每一個落榜的有志青年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受社會歡迎的人。為此,他和“志同者”們計劃,在3年內建立占地1000畝的新校區,用5至8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國內著名、省內一流的萬人民辦大學,并升格為本科院校,爭取擁有碩士點。

2003年2月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來到南洋學院視察后高興地說:“廈門南洋學院辦學時間不長,發展很快,很有希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