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國際貿易保險談判情景對話(中國傳媒大學法學(網絡與知識產權法方向)輔修/雙學位專業面向校內外招生?)

时间:2024-06-10 20:28:21 编辑: 来源:

[ 3 ]肖芳菲。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芻議[ J ]. 瓊州大學學報, 2007, (2) : 37.

[ 4 ]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 Oxford: Pergamon, 1981.

[ 5 ]Morrison, G. R and Lowther, D. L. Integrating Comput2er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M ]. Pearson EcationAsia L imited, 2005.

;

電子商務對企業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引發了電子商務應用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不僅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而且對企業現代化進程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正如蓋茨說的那樣,21世紀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電子商務是當今世界貿易中速度最快、應用前景最廣、內容不斷創新的一個領域。它從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商務活動在時空上的限制,從而使商貿業務的運行和發展更加趨于靈活性、實時性和國際性。 從籌資到生產到銷售一直到售后服務,電子商務已經影響到了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一.電子商務改變著企業資金籌措的方式

三.電子商務有助于減少企業的庫存產品 公司的庫存量越大,經營成本就越高,利潤就會減少。存貨太多并不能保證更好的銷售服務。正確管理存貨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并為公司降低經營成本,加快庫存核查頻率會減少存貨相關的利息支出和存儲成本。減少庫存量意味著現有的生產加工能力可更有效地得到發揮。更有效的生產可以減少或消除企業和設備的額外投資。電子商務被運用于加工廠、市場營銷部門和采購部門之間,使公司能對市場作出快速反應,可以減少產品的庫存量,一旦出現問題,也能作出相應的調整。如果需求突然增加,或是一個加工企業不能按期完成任務,通過電子商務就能及時了解情況,去另一個企業增加產量。四.電子商務正在再造整個流通環節

傳統的"廠家─批發─零售─消費者"的方式正在被打破,"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方式正在形成,新的物配體系正在形成。從而新的物流體系正在形成。

表面上,這是最尋常的改變。毫無"石破天驚"之感。然而,最不尋常的改變,正孕育在這最尋常的改變之中。 傳統的商務活動最典型的情景就是“推銷員滿天飛”“采購員遍地跑”,“說破了嘴、跑斷了腿”;消費者在商場中筋疲力盡地尋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新技術、新產品日新月異,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全球客戶和企業都在同一網絡之中。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面對的客戶將是業界各地上億萬的各具個性的網絡消費者,并且可以了解市場信息,即時地完成網上交易結算,同時,網絡消費者也會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在全世界無數個企業和各種各樣的產品中進行選擇。八.電子商務使企業的售后服務日趨完善 借助于電子商務,各個公司的售后服務途徑變的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人工和電話渠道外,還包括網上客服:有條件退貨、建立客戶買粉絲系統、成立客戶投訴中心、無條件退貨等。從以上的網絡服務內容可以看出,各個公司都在通過各種方式來完善售后服務,更好地保證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為自己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可見,電子商務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在電子商務中,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標的 表達都虛擬化。交易者的知覺線索被部分剝奪,交易過程與結果的不確定性增加,加上網絡黑客侵擾及經濟犯罪的威脅存在,商品和服務的提供方式,支付方式的信用風險,質量風險和技術風險都有所增加。 然而,我們更應該認識到,運用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任何人任何勢力也阻擋不了的歷史潮流。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相關法規的不斷健全,這些阻礙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是一定能夠得到很好地解決的。 我相信:在電子商務的強力推動下,企業一定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輝煌業績;在眾多企業的應用實踐中,電子商務也一定會顯示出越來越蓬勃的生命力!</p>

中國傳媒大學法學(網絡與知識產權法方向)輔修/雙學位專業面向校內外招生?

中國傳媒大學輔修/雙學位專業

2018年秋季招生簡章

法學(網絡與知識產權法方向)

1

培養目標

本輔修/雙學位專業是適應我國互聯網、知識產權及文化傳媒娛樂產業大發展對相關法律人才的緊迫需求而設置的,能與中國傳媒大學各類本科專業已有教學內容有機銜接,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熟悉網絡法、知識產權法、傳媒法、娛樂法等特色法律知識和技能,能在互聯網、知識產權、文化、傳媒、娛樂等行業及相關部門從事需要法律背景的傳媒采編和管理、法務、知識產權管理、法規政策制定、運營等工作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2

招生對象

校內:本校2017級及以上年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校外:在校學生,須是2017級及以上年級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學士學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本科學士學位);社會人員,須已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本科學士學位。

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完成主修專業學習任務,全部必修課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課程視為及格),學有余力(本科生補考最多一門)。

校外同學將進行面試。

3

修業年限

兩年(本科校外同學的輔修/雙學位學制統一為兩年,不再予以申請一年輔修畢業)

4

免修公共選修課

本校學生所學輔修/雙學位學分可計入公共選修課學分。

5

授予證書

學習完畢,成績合格,在主修專業獲得學士學位時,授予中國傳媒大學輔修/雙學位學士學位證書。

6

開設課程

7

授課時間

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每周六、日授課或者晚上授課(寒暑假除外),國家法定假日放假,英語四、六級考試及計算機等級考試時間不上課(詳見開學后發的課表)。

8

輔修/雙學位學費:

參照我校本科專業收費標準,按學分收取費用。課程模塊與實踐模塊每學分227元,畢業論文每學分227元,輔修一年22個學分合計4994元,雙學位兩年44個學分合計9988元。每學期繳納的學費根據實際開課學分確定。

9

本方向結業方式:

本專業的畢業論文由兩個部分組成,學生可以任選其一完成。

1.可以撰寫輔修5000字以上、雙學位1萬字以上的專業科研論文,參加由專業老師團隊組織的畢業答辯;

2.由學生在專業教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5人,鼓勵學生跨學院建組)撰寫案例研究或實證研究報告(輔修5000字以上、雙學位1萬字以上),并參加答辯。要求該報告能夠反映本專業課程所學,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成績將由答辯組老師共同確定。

10

招生時間安排/買粉絲方式/報名郵箱:

法學輔修/雙學位專業

(網絡與知識產權法方向)介紹

培養特色及優勢

培養網絡與知識產權法特色復合型人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媒介融合的不斷升級、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文化傳媒娛樂產業的繁榮發展,社會對于該領域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端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我國網絡與知識產權法的糾紛層出不窮,法律事務較為復雜,因此精通行業規律,熟悉法律規則的專業人才供不應求,培養網絡與知識產權法特色復合型人才契合社會需求。以此為特色的我校法律碩士專業自2015年開設時就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報名人數屢創新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很高。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要求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明確要求各法學院校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也提出更加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應當注重學科交叉融合,也為該領域人才的培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享有豐富的國內外實踐資源

我校法律系設有網絡法與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是北京法院保護知識產權實踐基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設立),擁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盈科律師事務所等十余個法律實踐基地,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實踐資源和國際交流機會,每年聘請數十位國內外頂尖法律實務專家授課或講座,組織學生參加美國俄勒岡大學傳媒、娛樂、體育法暑期項目、牛津大學國際傳媒法模擬法庭比賽、全國大學生版權征文比賽、北京市大學生模擬法庭比賽,定期組織學生到法院、律所、互聯網、文化傳媒娛樂機構法務部門參訪和實習,組織學生參加法律診所(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談判、模擬法庭,增強就業競爭力。

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

根據麥可思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統計,法學專業是2010屆和2012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就業滿意度最高的本科專業。本專業畢業生既能在互聯網、知識產權、文化、傳媒、娛樂行業及相關部門從事需要法律背景的采編和管理、法務、知識產權管理、法規政策制定、運營等工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可以考取法律研究生深造,或者申請國外名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在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后,還可以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職業。

專業介紹

我校法學專業最早開設于1999年,法律系目前設有法學本科、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傳媒政策與法規碩士及傳媒政策與法規博士(設于傳播學之下),在網絡法、知識產權法、傳媒法、娛樂法等教學科研中具有突出優勢。我校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歷年來培養的畢業生活躍在各級各類法院、律所、互聯網及傳媒文化娛樂機構的法務部門,其中很多人已經居于領導崗位,相當比例的畢業生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或在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紐約大學、喬治城大學、西北大學等世界名校深造。

我校法學專業有一支學緣背景多元、結構合理、精干高效的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絕大多數教師都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和海外留學訪學經歷,經常參與立法論證和專家買粉絲會,代理訴訟和非訴案件。本專業還聘有校外來自著名高校、國家機關、法院、媒體、律所、仲裁機構、企業的十余位客座教授及二十余位客座研究員,22位碩士業界導師。法學專業擁有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校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示范課程1門,校級國際課程1項,校級雙語課程2項,獲校級優秀教學獎1項,校級教改項目3個。法學專業重視學生的課程體驗,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采取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如模擬立法聽證會、案例討論、小組辯論、情景劇扮演、親自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網絡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是法學專業的科研平臺,每年定期舉辦“中國十大傳媒法事例及傳媒法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發布中國年度傳媒法治發展報告,舉辦各類高端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