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國際貿易熱點事件及意義(求當前國際關系熱點問題)

时间:2024-06-03 14:53:26 编辑: 来源:

來華同江澤民主席舉行會談,雙方就中美發展建設性合作關系、建立高層戰略對話機制、全面擴大雙邊合作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副主席胡錦濤年內訪美等重大問題達成共識。中美關系走出了“撞機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陰影,回歸基本正常發展的軌道。最近,胡錦濤副主席對美國進行了成功訪問,中美關系出現了新的良好發展勢頭。美俄關系明顯改善,兩國元首實現互訪,雙方對進一步削減戰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戰略關系框架立場接近,達成初步共識,尤其在反恐戰爭中進行了全面合作。兩國雖在美發展國家導彈防御問題上分歧依舊,但普京總統明確表示,美退出《反導條約》不會影響俄美關系。這些標志著美俄關系進入了以加強合作、協調為主要特點的新階段。美國還密切了同歐盟與日本等主要盟國的關系,相互合作、協調明顯增強。歐、俄、中、日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合作也有新的發展。主要大國之間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帶動世界地緣政治重心地區——歐亞大陸局勢趨向穩定與緩和。

各國特別是大國的安全觀念發生重大變化,促使其朝著削減國與國對抗,促進國際合作和世界總體安全的方向調整軍事和國家安全戰略。“9•11”和反恐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安全觀。這可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是各國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認識什么是對其安全的現實威脅。在此之前,它們一直把中、俄等非西方國家視為對其威脅之源,并主要以此展開其安全戰略布局。“9•11”后它們開始認識到國際恐怖主義才是對其安全的真正威脅,才是它們的主要敵人。美及其盟國表示,打擊恐怖主義是它們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的當務之急和中心目標。同時,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挑戰非一國之力所能奏效,必須進行和加強國際合作。這使得國與國安全關系中的“零和”性質降低,共存與合作共贏意識增強。第二個層面是各國重新認識怎樣才能維護國家安全。在傳統認識上,一個國家擁有龐大軍事力量就能克敵致勝,維護本國安全。“9•11”打破了這種傳統理念。美國軍事力量世界第一,不但擁有最強大的進攻性武力,還擁有最先進的防御系統,并竭力謀求絕對軍事優勢以確保其絕對安全。但在恐怖分子奇襲下,所有這些最強大和最先進的攻防手段都不起作用,美國本土遭到空前慘重的打擊。這表明,在現代條件下,在恐怖分子非對稱手段襲擊下,即使掌握絕對優勢軍力的國家,也無法確保本國的“絕對安全”。現在全世界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連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美國都無法確保其本土不受災難性打擊,那么出路何在?怎樣才能確保國家安全?答案并不復雜。一個國家要維護本國安全,除了維持必要的軍力外,還需要尊重別國的安全,少樹敵,不樹敵。一個沒有仇恨和敵人的國家最安全。這就要求一個國家必須奉行明智、正確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在國家安全中的作用和分量越來越重。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只有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平等、友好地對待別國,尊重別國的安全和主權,不搞干涉、欺侮、侵略別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才是對本國安全的最好保障。即使美國也會朝這個方向有所反思,將來總有一天也會這樣想、這樣做。第三個層面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重新安排其國防戰略布局的輕重緩急。以前美國戰略布局是外向型的,把重點放在海外,向國外大量派兵,建立軍事基地和經營軍事集團及聯盟,認為這樣做守可以御敵于國門之外,攻便于進擊敵國,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本土防御。現在美國戰略布局重點發生變化。美國在“9•11”后出臺新的《國防戰略報告》明確把防衛本土安全作為優先戰略目標。這當然不表明美國將從海外收縮,美國要推行全球戰略,勢必會繼續重視與加強海外軍事部署。但其軍事布局重點的改變是明確的。西方國家這些安全觀念上的變化很可能帶動其軍事思想和防務戰略一定的調整和轉型,可能使其防務政策逐漸著重本土防御,這將有利于緩解與消除國與國之間的對立和對抗危機,促進世界總體安全。

同時,西方國家重新認識南北問題,考慮調整南北關系。南北問題的核心是南北差距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認識到,南北貧富鴻溝擴大,不少發展中國家貧困化加深,是滋生國際恐怖主義的溫床和土壤,是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全局的嚴重挑戰。這種狀況再惡化下去,不但會影響發達國家的再發展,也會影響其國家安全。形勢迫使發達國家關注和重視解決這一問題,推動它們考慮將其對外經濟政策和對外經濟關系朝著有利于遏止世界貧富差距擴大、緩和南北矛盾的方向轉變。美國和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表示要采取適當行動幫助最不發達國家解困脫貧,以促進改善南北關系

當前的國際貿易熱點問題有哪些?

當前國際貿易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經濟合作領域

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1)的合作研究

1)、合作動因(互補性分析)

2)、合作機制

3)、比較研究——與歐盟(EU)、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的等成熟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對比

4)、前景分析——與10+3機制可能性研究。

2、亞太經濟合作的路徑選擇

1)、APEC與次區域合作的關系

2)、東亞區域合作的福利分析

3、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對亞太經濟合作的借鑒意義

4、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分析

二、WTO問題

1、綠色貿易壁壘問題

2、WTO發展回合談判舉步維艱的原因研究

3、發展中國家在未來貿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4、新一輪談判形式展望

5、我國入世三年對國內的各產業的影響

三、貿易政策問題

1、關于戰略性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

2、開放與發展的關系問題——實證

四、中國問題

1、從產業組織理論角度看中國的貿易政策選擇

2、WTO爭端解決機制對中國的影響,及政策建議

3、中美雙邊貿易額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相關度分析

4、貿易與FDI的實證關系——替代OR 互補

5、中國參與東亞經濟合作的各種方案(三個10+1、10+3等)的福利比較

6、我國2004年進出口形勢綜述以及對2005的預測

7、影響我國貿易條件的因素

8、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認識

五、貿易爭端問題

1、圍繞三種主要的爭端形式展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

2、我國對外經濟摩擦的特點及對策研究

六、產業研究

1、服務貿易

2、農產品、紡織品貿易

3、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方向

七、地方經貿

1、天津市出口貿易的發展戰略

2、區域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現在國際貿易方面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1、匯率

2、結算貨幣

3、敏感地區和敏感貨物

當前國際貿易研究的熱點有哪些

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

國與國之間外貿摩擦以及貿易保護。

國內物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等各種費用上升,出口難做。

因為成本上升,利潤下降,部分外資開始撤離中國到其它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

國際貿易熱點事件在哪找

國際新聞媒體,政府官方網站。

1、國際新聞媒體:通過閱讀國際新聞媒體,如:CNN、BBC、CCTV等,可以了解國際貿易的熱點事件。

2、政府官方網站:各國政府通常會發布有關國際貿易的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貿易的最新動態。

求當前國際關系熱點問題

試分析當前國際關系中的熱點問題:

①朝鮮半島問題;②日本極右勢力發展,軍國主義復活問題;③克什米爾問題與印巴緊張關系;④巴勒斯坦問題和中東和平統一進程;⑤北約東擴及其確立的21世紀新戰略;⑥歐洲統一問題;⑦美國新霸權主義;⑧中美、中日、美日關系;⑨和平與發展時代主流問題;⑩伊朗核問題

【 標 題】當前國際關系調整中若干趨向

【 作 者】徐堅

【內容提要】國際關系當前處于深刻調整期。美國外交向強化單邊主義調整,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和沖擊最大。世界面臨國際安全體系遭受重創、國際集體決策體制弱化、國際法體制受到沖擊、全球化負面影響突出等嚴峻挑戰。大國關系出現積極調整,總體趨于改善和穩定。國際地緣政治發生新變化,歐洲和亞太兩大板塊相對平穩,處于其間的中東、中亞、南亞地區是動蕩、沖突不斷的脆弱鏈條。國際戰略格局之爭更加尖銳,當前是單極和多極之爭的相持階段,從長遠看,多極化趨勢將逐漸勝出。

【 正 文】

一、美國國際戰略出現重大調整

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是對當前國際關系沖擊最大的因素。從其性質特點、動因和影響看,美這次政策調整的力度和深度異乎尋常,超過了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一次政策變化。第一,這次調整有比較系統的思想作為理論基礎,主要體現在美國務院政策規劃司長哈斯提出的“整合主義”和布什今年六月一日在西點軍校發表的演講。整合主義是布什上臺以來美官方人士首次提出的系統對外戰略構想,融合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等重要政界人物的思想。布什在西點軍校的講話被視為布什主義形成的標志,實質體現了整合主義在美對外戰略的具體應用和發揮。第二,戰略目標明確。美政要人士公開提出,要以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為核心,對國際體制和行為規范進行全面而不是局部的調整,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整合到美主導的世界秩序中來。冷戰結束后,如此毫不隱諱地鼓吹和謀求單極國際秩序,對美國來說尚屬首次。第三,有通盤策略考慮,將美國對外戰略目標的實現同三類基本因素聯系起來:實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價值觀因素。實力因素被視為實現美戰略目標的前提。賴斯在霍普金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認為美在當前國際形勢中所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美國要憑借強大的實力,促使國際格局形成對美更加有利的新力量平衡。制度因素則被看成美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布什和賴斯等人均強調要按新的規則和準則處理國際關系,提出美國的安全不能再單純依靠威懾和遏制理論,還要有“先發制人”新思維和與此相適應的國際規范,要在主權問題和國際干預等問題上重新制定國際準則。價值觀因素則被視為推行新的國際規范和準則的基礎。布什等提出要參照二戰后改造德、日的經驗,用經濟自由和政治民主等“共同的價值觀”來團結美國的盟友和改造俄、中等國家,在此基礎上爭取“建立牢固的大國關系”,但美國要保持在必要時單獨行動的權利和能力。第四,政策調整跟進快。美廢棄反導條約,重塑美俄關系,加大對中亞、中東和南亞地區的滲透與控制,拒絕接受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常設刑事法庭,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出布什主義的烙印。美國防部今年五月出臺的《防務規劃指導》,提出“提前威懾”戰略,更是對“先發制人”思想的直接運用。

布什主義的出臺與美國對外戰略的這次調整,是國際國內一系列因素的產物,其中最根本的是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冷戰結束十載有余,美國不僅保持了一超地位,在某些方面還進一步擴大了對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優勢:20世紀90年代的超長經濟繁榮期使美國恢復了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優勢和火車頭地位,美國利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最近的阿富汗戰爭,強化了其在世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并使其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占據了更加有利的位置。這一切一方面助長了美國的霸氣,同時也促使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努力避免與美對抗,韜光養晦,以爭取時機,發展自己。

美戰略調整特別注重制度因素,反映了國際力量對比與國際關系基礎框架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現有國際機制和行為規范體系的主體結構是在二戰后期和冷戰時期成形的,冷戰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