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農產品國際貿易課后題答案(與一般的國際貿易相比農產品國際貿易有哪些不同)

时间:2024-05-19 07:02:22 编辑: 来源:

個超級大國的戰略均勢和全球部署沒有完成,制約了世界大戰的爆發。 3)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4)科學技術已取代戰爭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主要手段。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問題上升為全球性的問題

(2)鄧小平關于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的科學判斷,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的科學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時代觀

第二、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論為我國制定正確的內外政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2、為什么建立國際新秩序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

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第一,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的要求。

第二,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是由多極化趨勢和世界多樣化發展所決定的。第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正確處理國家關系的最基本的國際關系準則,反映了新型國際關系的本質特征,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第四,國際關系的歷史和現實證明了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國際新秩序是完全切實可行的。

3、為什么說當代國際秩序對戰后世界經濟與政治發展的影響具有雙重性?

國際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為基礎所形成的各國際行為主體之間處理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原則及相應的保障機制的總和。國際秩序通常包括國際規則、國際協議、國際慣例和國際組織等。分為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政治秩序。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際秩序屬國際法的范疇,但又有區別,因為它受國際力量對比的制約,特別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和制約。

國際秩序建立迄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從近代到二戰前,世界已建立三次國際秩序。第一次是威斯特伐利亞秩序。第二次是維也納秩序。第三次是凡爾賽——華盛頓秩序。二戰后在雅爾塔體制基礎上確立的是第四次國際秩序。二戰從根本上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二戰期間,代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美、蘇、英三大國在以雅爾塔會議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上就如何結算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以及維護戰后世界和平等問題,秘密達成了一系列協議。這些協議主要是為了維護美、蘇兩大國的利益,如何重新劃分勢力范圍,并建立和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等。雅爾塔體制的建立,體現了大國的強權政治,也為戰后美蘇爭霸開了先河。自17世紀以來,人類先后建立了四次國際秩序,但從本質上講都體現了西方主導性和不平等性這兩個明顯的特征,都屬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因而,我們都稱之為國際舊秩序。冷戰后,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兩大基本趨勢的發展,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斗爭,一些過時的規則、制度已被淘汰,但國際舊秩序仍然存在,基本的框架和機制仍在運作,繼續妨礙著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的繁榮和國際秩序的穩定發展年。因此改革國際舊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已經越來越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迫切要求。

與一般的國際貿易相比農產品國際貿易有哪些不同

商品形態、貿易方式等。

1、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商品形態相對簡單,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以生產的農產品進行貿易,而加工貿易則需要將原材料或半成品進行加工處理后再進行貿易。

加入WTO后,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對策

提供幾篇,供你參考

第一篇:加入WTO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一、 加入WTO對我國主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影響:

1.對玉米的影響。入世后,國外質優價廉的玉米將對我國玉米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國玉米的國際競爭力將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隨著世界主要玉米生產國取消對玉米的出口補貼,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將有所回升,我國玉米的國際競爭力可能進一步提高。

2.對小麥的影響。加入WTO后,我國承諾將降低小麥的進口關稅,增加小麥的進口量。這樣,我國小麥的競爭力將進一步被削弱。與此同時,世界小麥麥主生產國也承諾削減小麥的出口補貼,這樣我國小麥的競爭劣勢將有所扭轉。但總的說來,由于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對糧食城求的壓力,我國在今后的若干年內仍將是世界小麥主要進口國。

3.對大米的影響。目前,我國大米的競爭力雖然有所下降,但大米仍然具有比較優勢。在WTO農業框架下,世界市場大米價格將呈上升趨勢,因而我國大米的競爭力將有所回升。此外,隨著日、韓承諾削減其對大米的支持與保護水平,我國大米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大米出口將進一步擴大。

4.對棉花的影響。加入WTO后,隨著我國減少對棉花貿易的保護,我國棉花的競爭力將被進一步削弱。由于世界紡織品貿易自由化的發展,我國棉花供需缺口將進一步拉大,未來幾年我國仍交寺加進口棉花的數量。

5.對水果的影響。加入WTO后,適度引進國際競爭,將有利于我國加快提高果品質量,增強我國水果的國際競爭能力,擴大國際市場占有份額。

6.對水產品的影響。我國水產品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加入WTO后,有利于擴大我國水產品的出口市場,改變出口布局,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關稅下調顯然會削弱對蝦的國際競爭力。

7.對肉類的影響。我國是世界上肉類生產大國。在價格上,除禽肉和牛肉外,我國肉類價格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加入WTO后,我國肉類生產和貿易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國際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

二、 WTO框架下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政策選擇:

1.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

2.積極主動地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加快市場化步伐。

3.充分利用WTO的“綠色”政策,加強對我國農業的適度保護。

4.按國際標準經營農產品進出口業務,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

5.改革現行的農業管理體制。對農業管理部門的管理目標和運作機制要重新定位,通過行政機構的精減和重組,從中央到地方成立一個有權威的綜合性農業管理部門,協調各方面關系。同時政府管理部門要實現向宏觀管理、信息服務的職能轉變,盡快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貿易的信息數據庫,并與國際信息網絡聯接,為農民及時提供準確的國內外農產品生產、供給、需求、價格變動趨勢的市場信息,為從事進出口業務的經營企業提供有關國家的農產品貿易政策法規及有關的要求,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爭取主動。

第二篇:加入WTO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和對策中國加入WTO,勢必會影響我國農產品貿易,這種影響小至每個消費者、生產者的切身利益,大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既有有利的影響,也有不利的影響,筆者試就此作一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相應對策。

1 《WTO農業協議》的主要內容及我國的承諾

《WTO農業協議》就是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原關貿總協定第8輪談判即烏拉圭回合談判所達成的農業協議。其主要內容有:

1.1 市場準入規則

《WTO農業協議》要求各國必須遵守WTO的市場準入規則,開放本國市場。具體地說,第1,實行非關稅措施關稅化。即各成員國的各種非關稅措施都要按照規定的換算方法轉換成“等量關稅”。第2,在非關稅措施關稅化的基礎上實行關稅減讓。減讓要以各國1986-1988年的平均關稅為基數,發達國家在6年內(即1995-2000年)要將平均關稅削減36%;發展中國家在10年內(即1995-2005年)要削減24%。對每一單項稅目,發達國家削減幅度不得少于15%,發展中國家不得少于10%。第3,各國要保證最低市場準入機會。如果一個國家的進口量不足國內消費量的3%,要在《協議》實施第一年將進口量提高到1986-1988年國內平均消費量的3%,到《協議》實施期結束時擴大到本國消費量的5%。第4,實行關稅配額。即配額準入量內的進口農產品享受低關稅,超過配額準入量的進口農產品要繳納較高的關稅。第5,實行特殊保障措施。如果一國某種農產品進口量猛增或國內價格猛跌,則該國可采取征收進口附加稅等形式加以限制,但須事先通知WTO農業委員會和受此政策影響的國家。依據以上原則,中國在與美國達成《中美農業合作協議》和《中美關于中國WTO的協議》時還作出如下承諾:到2004年1月1日,農產品簡單平均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22%降低到17.5%,對美國優惠產品的稅率將從目前的31%降至14%。具體承諾是:第1,棉花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棉花進口初始配額為74.3萬t,配額內關稅稅率為1%,配額外為76%。進口配額將逐步增加到2004年的89.4萬t,配額外關稅稅率降至40%。國有貿易實體和非國有貿易實體各占33%和67%的進口配額。第2,對奶制品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撤銷與WTO規定不符的一切非關稅措施。第3,降低魚類進口關稅稅率,從目前的25.3%逐步調整到2005年1月1日的10.6%。第4,谷物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中國承諾在配額內進口征收低關稅(谷物的關稅率為1%,谷物加工品不高于10%),配額外進口征收76%的關稅,到2004年,配額外進口關稅稅率降至65%。第5,肉類進口實行單一關稅管理制度,同時削減肉類關稅,到2004年完成減讓。第6,油籽和大豆油。首先,我國承諾到2006年實現大豆油的貿易自由化。在過渡期內,對大豆油的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初始配額為17.18萬t,配額內關稅稅率為9%,配額外為74%,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為50%;到2005年,配額將逐步增加到32.61萬t,配額外關稅稅率降到20%,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增加到配額制取消前的90%。從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關稅配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進口只征收9%的關稅。其次,對大豆的進口不建立配額制,關稅稅率限定在目前的3%(1998年大豆進口量超過300萬t),同時把大豆粉的關稅稅率限定在5%。再次,中國答應取消棉籽、向日葵籽、紅花籽、花生仁、玉米油的配額制,代之以10%的關稅稅率。同時,對這些菜籽和大豆油進口征收的關稅稅率不高于其他植物油。第7,對專業農作物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并逐步降低關稅。第8,我國將削減木材及木材制品的關稅稅率,從目前的10.6%降至2004年1月1日的3.8%。同時,如果中國在加入WTO談判中為其他國家提供更為優惠的關稅減讓方案,則這一更優惠的方案同樣適用于美國。

1.2 國內支持規則

WTO農業協議規定,各締約國都要削減國內支持總量(AMS)。發達國家在6年內要削減AMS20%,發展中國家在10年內要削減13.37%。但WTO農業協議對國內支持措施作了區分:凡屬“綠箱政策”的補貼是允許的,可不作削減;凡屬“黃箱政策”的補貼則是不允許的,必須要作削減。“綠箱政策”是指那些既不會產生貿易扭曲,又能提高農業效率的政策,具體包括如下主要方面:第1,由公共基金或財政開支提供的一般性農業生產服務,如農業、科研、技術推廣、人員培訓、病蟲害防治、檢疫檢驗、培訓設施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信息買粉絲等服務;第2,為保障糧食安全而提供的貯存補貼;第3,糧食援助補貼;第4,自然災害補貼;第5,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性投資補貼;第6,地區發展補貼。“黃箱政策”是指那些容易產生貿易扭曲的政策,主要包括價格支持、營銷貸款、面積補貼、牲畜數量補貼、種子肥料補貼、某些有補貼的貸款等。

1.3 出口補貼規則

WTO農業協議要求,各締約國必須逐步削減出口補貼,包括削減對農產品出口的直接支付、出口獎勵和為降低營銷成本而提供的補貼等。規定發達國家在6年內將出口補貼的預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