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農產品國際貿易格局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國貿問題,中國農產品國際分工想要發揮更大優勢,應該從哪方面做努力)

时间:2024-06-03 12:36:51 编辑: 来源:

來一直面臨的而又無法消除的障礙。這些障礙中最突出的有兩個:一是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的兩難選擇。各國對外貿易政策和制度的搖擺不定人為造成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無序性和非周期性動蕩。二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功能殘缺與低效能。關貿總協定無法管轄所有的貿易行為,而且僅有的管轄能力還表現為“軟約束”。這更加劇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無序性和非周期性動蕩。第二個方面是國際貿易同時又面臨著新的國際環境的挑戰。具體體現在:一是如何適時地變更有關國際貿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觀念;二是如何調整“冷戰”后的國際貿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國際貿易制度;四是怎樣在國際貿易的構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體現當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現代經濟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

當代國際貿易發展自身所面臨的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和困難嚴重地阻礙著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和其對國際經濟的推動作用的正常發揮。它們從國際貿易的內在的最深層次上驅動著國際貿易自身的全面創新。這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內在動力之所在。正是由于這一內在動力的驅動,當代國際貿易才發生了從觀念到格局、制度 、政策、構成和工具的全面的深刻的創新。

三、幾點啟示

從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原因的初步剖析,可以得出下列啟示性的結論,它們能夠引發人們對中國外經貿發展的更進一步的思考。

第一,寬松的政治環境不僅有利于經濟貿易的發展,還可能成為經濟貿易振興與騰飛的前提條件當代國際貿易創新得益于國際政治格局的實質性轉換,得益于和平與發展時代的真正到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大發展同樣離不開中國政治環境的穩定。這是保證中國改革開放最終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第二,只有堅決地把中國經濟更大程度地溶入國際經濟的發展體系,中國經濟貿易才會有真正起飛的明天當代國際貿易創新建立在當代國際經濟相互依賴關系日益加強的基礎之上。沒有這種依賴關系,國際貿易創新就難以形成。事實上,如果一國經濟脫離這種相互依賴的國際經濟關系,那么它也就不可能從這種相互依賴中獲得利益。盡管溶入相互依賴關系體系需要付出代價和作出犧牲,但對于長期實行封閉經濟的中國來說更應如此。從長遠利益看,這乃是一個民族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基本出路。

第三,科技發展是經濟貿易發展的基本生長點科技進步和廣泛應用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重要基礎,它直接影響和制約著當代國際貿易創新中的構成創新和工具創新,并通過各種途徑對整個國際貿易產生作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同樣離不開科技基礎。因此,不僅要在觀念上,更應該在實踐中,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經濟貿易發展的強支撐,甚至是根本支撐。

第四,經濟貿易發展的內在動力在于自身發展的不適應性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各國經濟貿易發展面臨的問題對國際貿易發展所造成的壓力;二是國際貿易自身存在的缺陷對自我完善的驅動。后者是更重要的創新推動力。因此,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不應該依賴于外部動力的供給和推動,更應該從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上找到改革、創新的動力。

第五,對外貿易創新是中國外貿發展的根本出路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在當代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中國對外貿易要求得發展,必須實現從對外貿易觀念的創新,到對外貿易戰略、政策、體制的創新,直到對外貿易法制制度、貿易構成和貿易工具的全面創新。

國際形勢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

國際形勢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包括消費市場的變化以及環保和安全標準的變化等。

1、消費市場的變化:國際形勢的變化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和購買趨勢,從而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影響。例如,全球貿易摩擦引起的經濟不穩定會導致消費者減少對高端農產品的需求。

2、環保和安全標準:國際形勢的變化導致各國對環保和安全標準的要求發生變化,這也會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產生影響。如果目標市場的標準發生變化,出口商就需要調整自己的生產和加工流程,以適應新的標準要求。

中美貿易逆差產生原因

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場的需求因素

(1) 中美市場需求結構不同。人們的消費選擇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關,兩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導致兩國居民的需求結構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2) 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國生產的高技術產品卻屬于高檔產品。由于中國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較低,中國市場能夠形成購買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對華實行歧視性出口管制對華出口管制是一把“雙刃劍”,出口管制政策在對美國工業產生危害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競爭力,導致對中國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產業轉移所導致 自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把其在國內已經喪失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由此形成了中國從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國內進行加工組裝然后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加工貿易格局。

亞太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使得美國減少了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增加了從中國的進口,從而韓、日等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呈下降態勢,中美順差連年攀升。

4.中美貿易逆差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對美國的大量順差來自貨物貿易。而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是世界服務貿易最發達的國家,提供的服務以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

5.對華的直接投資掩蓋中美貿易逆差 隨著美國對華市場投資的不斷向縱深發展,通過在華投資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國直接對華出口將會造成美國對華出口數額的進一步減少。

美國跨國公司把原本由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并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其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逆差”。 

6.統計方式的不同夸大雙邊貿易的不平衡 在統計原則和統計方法上,中美雙方應該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雙方在貿易統計數據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美國統計的來自中國的貿易逆差要遠遠大于中國統計的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而且之間的差額呈現不斷擴大的態勢。

擴展資料:

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中國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按照中國發展經濟學家張培剛先生的理論, 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主要表現為:要素、產品、市場和外匯等四大方面的貢獻。改革開放40年, 中國農業在這四個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

(一) 要素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 我國農業對國民經濟的要素貢獻主要體現在資本貢獻、勞動貢獻和土地貢獻等幾個方面。

1、資本貢獻。

第一, 新中國成立后, 中國工業化剛剛起步, 投資嚴重短缺。面對內憂外患, 中國亟需建立起國家工業化體系。在“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和“高積累、低消費”政策主導下, 我國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形式從農業中汲取資金用于發展工業。到1978年, 國家從農業中汲取的積累, 有專家測算大約為6000億元, 有的專家測算為8000億元以上。

農業為工業化的初步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持, 農民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本原始積累。王海濤、盧翔宇用S-S模型對1992年-2010年的相關數據進行測算得出的結論認為:1992年以來, 中國剪刀差的絕對值是逐步擴大的, 但是價格剪刀差的幅度呈縮小的趨勢, 2010年比1992年縮小5.57%。可見,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來, 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仍然存在。研究結果表明, 改革開放之后, 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存在繼續為工業現代化積累資金, 農業仍然在為工業做出資本貢獻。第二, 低價向農民征收土地。1993年的分稅制改革后, 中央把土地出讓金全部劃歸地方政府, 這一時期, 政府以較低價格向農民征地, 這個價格與土地進入一級市場的價格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價。據統計, 通過其間的價格差, 農民收益減少20000億元以上。這部分資金間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部分資本原始積累。周振等 (2015) 分析了1978年至2012年, 通過財政、金融機構以及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方式, 農村地區向城市地區大約凈流入資金26.66萬億元。

2、勞動力貢獻。

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逐步轉向非農業部門, “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工業部門所需勞動力資源的重要來源。全國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在1978年為28318萬人, 到2000年增加至36043萬人, 到2016年又減少至21496萬人, 2016年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數是1978年的75.9%, 是2000年的59.6%, 1979年-2016年平均每年減少0.7%, 2001年-2016年平均每年減少3.2%。與此同時, 全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在1978年為6945萬人, 到2016年增加至22350萬人, 是1978年的3.2倍, 平均每年增長3.1%;全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在1978年為4890萬人, 到2016年增加至33757萬人, 是1978年的6.9倍, 平均每年增長5.2%。1990年我國農村勞動力非農轉移規模為8673萬人3, 2009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2978萬人, 2016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 且農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4。齊明珠 (2014) 經過研究得出在1991年-2011年間, 農村勞動力的非農轉移使勞動生產率每年平均提升23.9%, 累計使經濟規模提升85.5%, 使GDP增長率年均提升1.5%。5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我國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全國第二產業從業人員中, 農民工占57.6%, 農民工在加工制造業中占68%, 建筑業中占80%。全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中, 農民工占52%。2016年, 第二、三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上升為91.4%6,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上升為41.2%。中國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加到2016年底的58.52%;2016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2%。7不可否認兩者差額中, 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口占絕對比重, 至少有3億人。城鎮人口的增加中絕大部分來自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表現為農村的勞動力貢獻。

3、土地貢獻。

在工業化初期, 城鎮面積和規模都比較小。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 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轉移, 城市逐漸向周邊農村擴張。為此, 農村貢獻了大量的土地要素以滿足城市面積不斷向外擴張的需要。據國土資源部統計, 1987-2001年, 全國非農建設占用耕地3394.6萬畝, 我國現有耕地從1996年的19.51億畝減少到2008年的18.26億畝 (12172萬公頃) 8, 1997年-2008年共減少耕地1.25億畝。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顯示, 2009年20.31億畝 (13538.5萬公頃) , 2016年耕地20.24億畝 (13492.1萬公頃) , 2010年-2016年共減少耕地696萬畝 (46.4萬公頃) 9。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 預計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間占用耕地將超過5450萬畝。2004年-2016年, 全國征用土地面積共計20552.2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在1990年為11608.3平方公里, 到2016年增加至52761.3平方公里。1987年耕地占用稅收入1.4億元, 到2016年增長至2028.9億元。10在農村土地征收的過程中, 既體現出土地對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