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北海南臻北貿易有限公司(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屬于哪個市哪個區)

时间:2024-06-02 03:29:57 编辑: 来源:

5萬噸;新規劃的工業園區,以"高、新、強"為目標,按照功能齊全、科技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工業園區要求設計,目前已全面啟動。 建市近兩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建設進展突飛猛進,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綜合配套、水電供應充足、通信發達、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新格局。同時,全市全面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對客商實行"保姆式"服務,為各方投資者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創業樂園。法國北方電業集團、亞洲康密勞有限責任公司、英國糖業集團、廣東東莞糖業集團公司等一大批國外、區外大企業紛紛落戶來賓市。來賓,正成為客商投資置業的一方熱土。

2022年越城區種養殖產業產值

2011年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更新)

[可行性研究報告 - 統計公報]2022-09-21 13:03:18

前言

2011年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更新)

詳情

紹興市越城區統計局

2011年是“十二五”時期開局之年,面對國際經濟增長減速,國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宏觀環境,區委、區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抓轉型、重統籌、惠民生、促和諧、強黨建”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宜居宜業示范區、城鄉一體先行區、城市管理精品區“三區”建設目標,扎實開展“項目建設推進年”、“城鄉統籌提升年”、“基層基礎強化年”等活動,全區經濟平穩增長,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民生事業持續改善。

一、綜合

國民經濟穩中求進。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45.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8%,增幅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達59837元。從三大產業看:一產增加值5.9億元,增長1.5%,二產增加值69.98億元,增長5.0%,三產增加值169.18億元,增長12.0%;三次產業結構為2.4:28.6:69.0。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協調拉動經濟發展,經濟社會總體保持穩中求進良好態勢。

財政收支同步增加。今年是我區實施新財政體制的第一年,通過進一步增強財政公共保障能力,充分調動鎮街發展經濟、培植有效稅源的積極性等舉措,全區財政收入和支出同步增長。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4.9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和17.7%。財政收入結構繼續優化,地方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56.0%,比上年增加3.5個百分點。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33.3%、18.3%、11.5%。全年地方財政支出10.7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4億元,增長7.9%;教育支出4.8億元,增長1.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0.61億元,同比增長58.1%;醫療衛生支出0.53億元,增長56.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12億元,增長5.6%。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9.21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52%,其中,種植業產值4.49億元,比上年增長2.3%;畜牧業業產值3.25億元,增長5.9%;林業產值0.31億元,下降13.3%;漁業產值0.99億元,下降9.0%;農業服務業產值0.16億元,增長5.0%。農業增加值5.92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51%。主要農副產品生產保持穩定(見表1)。

“兩區”建設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綜合區建設有序推進,越城區現代農業綜合區立足“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規劃面積3.46萬畝,規劃建蔬菜主導產業示范區3500畝,水產主導產業示范區3000畝,建設11個技術先進、投入集約、規模適度、管理水平高、體現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特色農業精品園。鴻港農業、興隆水產特色漁業,輝達養殖、越州家禽特色畜牧,常青花木、麗谷林場特色林業等20個精品園列入省級創建計劃。糧食功能區建設深入推進,占地面積為4490畝的皋埠上蔣糧食功能區全面完成農田基礎設施新建、農業服務中心擴建、“三新”技術推廣等項目,并通過省市驗收。在皋埠、東湖、鑒湖三鎮新啟動建設4個糧食功能區,其中規劃總面積1084畝的后堡糧食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程基本完成。

特色農業效益良好。全區已建成種子種苗企業8家,其中國家級原種場2家,省一級良種場2家,省二級良種場1家,形成了紹興鴨、中華鱉、紅寶雞、浙東白鵝、蘭花五個規模化、科技型、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種子種苗生產基地。2011年,種子種苗業實現利潤1941.2萬元,同比增長3.1%。專業基地效益倍增,實現成交額3.2億元、利潤3966.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7.7%和365.8%。休閑農業觀光園總數達20個,總面積8120畝,年營業總收入3131萬元。

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啟動以“兩片三線”為重點的美麗鄉村建設,推進17個村(居)環境連線成片綜合整治,建成15個村級社區服務中心;完成鑒湖鎮域中心集中解困房一期、二期安置,基本建成駱家葑、小皋埠等農民集中居住區,農房登記發證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城中村二期穩步實施,完成大湖頭村349戶5萬平方米拆遷工作和外山公寓59戶2.3萬平方米擇房抽簽工作,塘下趙村、東湖村拆遷前期工作推進順利。江家�咀橥胖魈寤�本結頂,葉家堡組團部分樓幢已結頂,偉聯組團完成基礎工程。城中村改造一期安置房“三證”辦理工作全面完成,累計辦理10個組團10900套“三證”。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保持平穩。按2011年新規上工業統計口徑(年銷售2000萬元以上企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2家。產銷同步增長,規上工業實現產值128.2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29.41億元,分別增長11.3%和10.3%;產銷率達98.8%,同比提高0.16個百分點。企業效益保持穩定,全年實現利潤4.25億元,同比增長18.3%;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得分206.99分,比上年提高4.96分。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工業企業35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超5億元企業5家,比上年增加2家。發展方式積極轉變,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24.46億元,同比增長0.6%,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9.1%;規模以上科技經費投入1.69億元,同比增長131.0%;紡織服裝業產值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3.3%,較去年同期下降3.5個百分點;生態產業園工業主平臺作用突出,規上工業產值占全區比重達27.1%,較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新興產業著力培育,組建越翔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切實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投資引導與金融扶持力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11家,比上年增加1家,天龍錫材、盛洋科技、虎王數控等3家企業被列為市級新興產業重點成長型企業。全年規模以上新興產業產值31.6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24.6%;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去年的20.29%提高到22.17%,提升了1.88個百分點,比重提高率列六個縣(市、區)首位。

節能降耗成效明顯。今年以來,全區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逐季保持下降5%以上的良好態勢,順利完成全年節能目標,為“十二五”節能目標打好扎實的基礎。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產值能耗降低率為12.78%,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7.4%;淘汰印染落后產能7194萬米、織造產能1500萬米、節約標煤7779噸,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獲市區淘汰落后產能先進單位一等獎。積極開展環境隱患治理,關停生產小鉛酸蓄電池企業1家、非法小熔煉企業118家。

建筑業平穩發展。年末共有建筑業資質等級企業89家,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65.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利潤8.37億元,比上年增長9.0%,稅金11.47億元,比上年增長61.2%。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3.41億元,扣除價格指數后比上年增長2.2%。

四、三產服務業

三產發展不斷提升。全年,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169.18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2.0%,增幅逐季加快,三產對全區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5.2%,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9%,比上年提升1.7個百分點,服務業份額不斷上升,體現了我區“三產強區”的經濟發展特色。全年實現批發零售業增加值33.28億元,比上年增長16.4%,住宿餐飲業增加值9.81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分別拉動第三產業增長3個和0.8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回歸平穩。隨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的相繼退出,汽車和家電消費結束了近年來增速不斷提高的趨勢,降溫明顯。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增幅比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市場零售總額142.80億元,同比增長17.3%;鄉村市場零售總額3.23億元,增長18.2%。從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分類商品零售額看,汽車類增長2.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4.9%,增長較快的金銀珠寶、五金電料類、石油及制品,同比分別增長45.1%、26.8%、22.9%。

商品交易市場成交穩定。全區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7個,全年共實現成交額178.64億元,比上年增長6.2%,實現利潤5.12億元,比上年增長35.0%,上繳稅金1.22億元,比上年下降0.3%。超億元市場10個,實現成交額131.86億元,同比增長3.6%。

社區服務業積極探索。以“誠信一百”家政服務平臺為基礎,投資150萬的紹興首個家庭生活服務網絡平臺正式運行;綠味生態農業實行新鮮蔬菜直供社區的新型營銷模式,網點規模不斷擴大;蕺山街道日暉橋社區成功創建為我區第三個“全國商業示范社區”;書圣故里社區旅游列入全省社區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按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口徑(計劃總投資額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9.5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0.45億元,較上年增長32.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0.97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8.08億元,增長20.0%。市內企業投資13.8億元,同比增長35.8%;服務業投入(除房地產)18.92億元,同比下降6.6%;重大服務業項目投入10.1億元。

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全區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共15只,實際完成投資額13.0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4%;區級重點建設項目共20只,實際完成投資額14.5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1.2%;全區市重大“三年計劃”項目共9只,實際完成投資額7.8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2.3%。紹興遠洋化纖有限公司無紡布制品生產線項目、鑒湖鎮綜合市場項目、越州家禽生態養殖精品園、榮海建材等一批項目完工或基本完工;金帝·海曼城、紹興港現代物流園、解南公路2號地塊度假酒店及配套開發項目、城西商貿中心、天宇名都大酒店等一批重大項目全面推進。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19.44億美元,同比增長24.7%。其中自營出口18.68億美元,增長28.1%。出口額增幅列六縣(市、區)首位,全區出口額除2月由于春節假期因素,其余各月出口額均保持在1億美元以上,月份累計增幅保持在25%以上;外貿流通企業出口占主導地位,全年外貿流通公司自營出口達13.4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71.7%,同比增長26.9%;生產性企業自營出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