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外貿業務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跨境電商如今面臨著哪些問題)

时间:2024-06-03 13:08:13 编辑: 来源:

客戶索取樣品,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寄樣前需做的工作

樣品確認、取樣原則、寄樣地址、費用承擔以及運輸方式對比(快遞名、價格、速度、服務、優勢)

2、寄樣后的跟蹤事宜

4、簽訂合同

貿易雙方就報價以及付款條件等達成一致之后,雙方即可簽訂合同。一般合同需要確認的內容包括:確認書(Confirmation) 、協議書(Agreement)、備忘錄(Memoranm)、定單(Order)、委托訂購單(Indent)等。

5、備貨生產

合同簽訂,收到定金之后,就可以下訂單到工廠生產或采購。這個環節,所有的貨物上規格、顏色、數量、包裝必須按照客戶要求或確認樣品做,最后與買家確認。

6、驗貨

在交貨前1周,需要通知驗貨員來驗貨。一般有3種情況:

1、國外客戶親自驗貨:一般提前1-2周,根據客戶的行程來安排驗貨。

2、客戶委托國內貿易公司驗貨:一般出貨前1-2周,提前安排人員驗貨。

3、第三方機構驗貨:提前1-2周,根據客戶要求或者是雙方協商,選定一家第三方機構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驗貨。

7、商檢

出口產品進行法定檢驗的,必須取得出口商品檢驗證書。提供出口合同和信用證復印件、商業發票、包裝單、報關單、出口商檢申請表等商品檢驗所需資料。

8、訂艙送貨

據合同或信用證上的裝運條款發訂艙委托書給貨代幫忙安排訂艙。FOB條款下,賣家提前聯系客戶的貨代公司,將貨物交付到指定地點。CIF,CFR情況下賣家貨運承擔,提前安排訂艙、確定船期等內容。

9、投保裝船

根據價格術語,對商品進行投保,在裝貨期限之前發運貨物。

10、報關

貨物離境前一般要經過5個環節:出口申報,審核單證,查驗貨物,辦理征稅,清關放行。將海關需要的單據,單證準備好通過貨代或代理報關公司代理申報、然后海關對貨物進行查驗、海關開出稅單收取關稅、最后放行。

手續通關手續極為繁瑣又極其重要,如不能順利通關則無法完成交易。

11、交單結匯

1、采用L/C(信用證)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并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2、采用T/T(電匯)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后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收到余款后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3、如果T/T收匯(電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柜的,要等收款后再安排拖柜。拿到提單后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2、核銷、退稅

第一次申領出口收匯核銷單,需要提前開戶領單(不然無法報關),憑海關注冊登記證明書、申請書、營業執照、外經貿部門批準經營進出口業務批件等材料到外匯局辦理登記。

報關時,核銷單是不可或缺的。報關后,自報關起兩個月內,要憑商業發票、核銷單和海關出具的出口報關單,到外匯局辦理存根手續。

最后就是核銷了,您需要在收到外匯之日起的一個月內憑核銷單、銀行出具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和其它材料到外匯局辦理出口收匯核銷。

13、業務善后

1、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后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于以后查詢,統計等。

2、所有的文件、L/C和議付文件必須留存一整套以備查用。

3、單證員平時應注意收集運價變動,船期,航線,等信息,為業務員報價提供幫助。

外貿風險有哪些?該如何規避?

目前,國際貿易的結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即匯款、信用證、托收、保函和保理等。那么,究竟選擇何種國際結算品種對于成交最有利呢?這主要取決于國際經貿活動的內容、融資需求,風險保障程度以及銀行服務范圍等因素。在這里僅就各種結算方式一些操作上的問題進行分析,供客戶根據自身的要求量體裁衣。

1.匯款

匯款是一種古老的結算方式,今天在外貿活動中仍得到廣泛的運用。“匯款結算”又根據其性質,分為“前T/T”(PAYMENTINADVANCE)和“后T/T”(DEFFERREDPAYMENT)兩種。

所謂“前T/T”,即“預付貨款”,就是賣方在發貨前就已經收到了貨款,然后,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發給買方的一種結算方法。“后T/T”又稱“貨到付款”,就是在簽署合同后,賣方先發貨,買方收到貨物后,再付款的結算方式。

顯而易見,“預付貨款”是一種對于出口商較為有利的結算品種。因為出口商在發貨前就已經收到了貨款,實際上等于得到了進口方的無息貸款,其出口的風險程度已經得到了控制。換言之,出口商已經接受了進口方的“購貨擔保”,從而掌握了出口的主動權。

也可以說,“預付貨款”是一種對進口商較為不利的結算品種,因為(1)貨未到手就付了款,等于向對方提供了無息貸款,造成了利息損失;(2)進口商實際承擔了貿易中的風險,即,出口商可能在收款后,不按時、按量、按質地發貨,使自己處于被動地位。

而“后T/T”,即“貨到付款”,則剛好相反,是一種有利于進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的結算方式。所以,“匯款”的交易方式實際上完全處在買、賣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因而,被稱為“商業信用”。當前,在進、出口貿易中,還有一種沿用“國內貿易”的結算辦法(在浙江省的義烏、柯橋等地使用得最為廣泛),即,買賣雙方在簽訂合同以后,由買方先付50%~60%的訂金。工廠先開工生產,等到貨物出運后,再以交付提單為憑據(即,象征性“交貨”),支付余下的40%~50%的貨款。

一般而言,這種貿易結算辦法,所付“訂金”數額的多寡,要視買、賣雙方的信任程度而定,有相當的伸縮余地。如果雙方是“老客戶”,對方所付訂金也可在30%~40%之間。不少出口商甚至允許進口商在收貨、驗貨之后,再支付余下的貨款。

“分批發貨、分批收匯”,可以降低結匯風險程度。在實務中,是一個可以考慮“規避風險”的結匯模式。

2.托收

國際貿易中“托收結算”方式程序較為簡便,這個“簡便”是相對于信用證結算方式而言,但是其中的風險也是不言而喻的。“跟單托收”(DOCUMENTARYCOLLECTION)的具體做法,是由出口商開立跟單匯票,連同一整套貨運單據交給出口地銀行,委托銀行通過其在國外的代理行,向進口商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

托收又可以根據其性質,分為“D/P即期”和“D/A遠期”兩種。“D/P即期”就是出口國的托收行收到單據,審核無誤后,寄給進口國的代收行,由代收行通知進口商前來付款贖單。因此,“D/P即期”手續較簡單,風險相對也較校“D/A遠期”的具體做法是,托收行將單據寄到對方銀行,進口商前來銀行取單。但是,這次進口商并不需要付款,只是向代收行簽署一個“托收承兌書”,保證到期付款,就可以把代表貨物的單據取走。

因而,“D/A遠期”的風險也是可想而知的。此時,如果進口商取單后不來付款,或者拖延付款,或者少付款,甚至不付款,對此,出口商毫無辦法。因為托收結算方式,進口商是否付款,完全是依據進口商的信譽來完成付款行為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商業信用”,從理論上來說,銀行對此并不承擔責任。

國際貿易中“托收結算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手續迅捷、簡單。在跟單托收中,出口商以控制“貨權”的單據來控制貨物。托收銀行以交付代表“貨物”的單據來代表“交貨”。而銀行的“交單”,又以進口商的“付款”或“承兌”為先決條件。

但是,“托收結算方式”對于出口商來說,就較為不利了。因為賣方能否按時收回貨款,完全取決于進口商的信用。假如進口商因商情變化,到時拒“不付款”或者拒“不承兌”,買方就有可能遲收貨款、收不到貨款的危險。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托收銀行和代收銀行,對此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所謂“商業信用”的風險性也就在這里。特別是當采用“空運交貨”方式時,“托收結算方式”更應謹慎從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做“D/P即期”比選擇做“D/A遠期”較為安全。因為“D/P即期”,一般銀行一定要等買方付了款之后,才交出代表貨物的“單據”,賣方是不會落得“財貨兩空”的境地。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買方未付款,貨運單據仍在銀行,那么,貨權仍歸賣方,賣方仍可將貨物轉賣給他人或者運回。由此可見,在外貿結匯中,如果使用“匯款”或“托收”結算方式時,同時選擇“續做出口信用保險”,不失為一個規避風險的最佳選擇。

3.信用證--以銀行信用做擔保的信用證結算方式

正因為“匯款”和“托收”結算方式存在著諸多弊病,為了解決買、賣雙方的互不信任問題,“信用證”結算方式也就應運而生了。“信用證結算”是當前國際貿易中,使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結匯方式。它的主要特點是,把原來由進口商履行的“憑單付款”責任,轉由銀行來承擔。即,通常所說的“以銀行信用取代商業信用”。因為,銀行信用更加可靠、更加穩健,而且,銀行的資金也更加雄厚,使得買賣雙方都增加了安全感,從而大大地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因為有了開證行所作的“付款承諾”,進、出口雙方在與他們相關的銀行打交道時,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得到銀行的資金融通。如,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證后,可以做“打包貸款”;交單、議付時,可以做“押匯”等。此一資金融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商人資金周轉的困難,有利于他們的外貿拓展。

有的進口國存在著“外匯管制”,該國的一切進出口業務,都要報請當局批準。但是,如果他們開得出信用證,也就意味著該項貿易已經通過外匯管理部門的批準了。但是,任何一種結算方式都不可能完美無缺,“信用證結算”也不例外,其主要弱點有:

(1)由于信用證結算方式是一種純粹的“單據買賣”行為,只要“單證相符”,開證銀行就一定要付款,進口商也一定要“付款贖單”。因而,進口商有可能得到與信用證規定完全相符的單據,可是并不一定能得到與單據條款完全相符的貨物;

(2)信用證業務中,有可能存在欺詐。無良商人利用信用證的上述特點,進行不法活動。如,提供無貨單據、假冒單據等;

(3)出口商在履行信用證條款時,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單證不符”,導致開證行的拒付;

(4)開證行和進口商可能無理拒付或無力支付;

(5)開證行在開立信用證時,通常向進口商收取一定數目的押金,由于信用證結算的周期較長,該資金被銀行占用;

(6)信用證的手續過繁、費用過高;

(7)開證行可能在信用證中列出一些“軟條款”,使信用證失去了其“保證付款”的功能等等。雖然信用證結算有以上不足之處,但是,由于信用證結算方式,“銀行承擔了第一性的付款責任”,實際上,已經成為現代國際結算影響最大、應用最廣的結匯方式。今天,各國經貿交往日趨密切,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會”這些“游戲規則”,而且,還要在貿易風浪中,對“游戲規則”運用“游刃有余”。

我是做外貿的,希望這些對您有用

09年更是要規避風險,一定要重視

跨境電商如今面臨著哪些問題?

在跨境電商的發展過程中,物流配送無疑是重要的制約要素。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跨境物流的基礎設施和運作水平較為滯后,不僅成本高、時效慢、供應鏈高端能力不夠,制約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滯緩我國從“貿易大國”變成“貿易強國”的進程。

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