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外貿公司換匯成本合理區間(旅游業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时间:2024-05-17 02:56:56 编辑: 来源:

城市開辦外匯調劑中心之后,外匯調劑業務在全國范圍內得到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外匯調劑業務迅速擴大,已成為我國外匯交易的主要形式。相應地,調劑市場外匯匯價的使用范圍也日益擴大,以其結算的數量已超過了官方牌價,因而被認為是與官方匯率"平行"的市場匯率。這一匯率不由官方制定和公布,而是受調劑市場外匯供求關系的作用上下波動。由于近年來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外匯需求一直大于外匯供給,有時甚至是供求矛盾十分緊張,因而調劑市場匯價一直高于官方匯率。例如,1992年底至1993年初,官方匯率約為$1=?5.80,但調劑市場匯價卻一度突破$1=?12的水平,反映了外匯供求的緊張以及心理等因素對市場匯率的作用。當然,隨著供求關系趨于緩和,調劑市場匯率逐漸下降,與官方匯率之間的差距也逐步縮小。

外匯調劑市場和調劑匯率是我國外匯市場的過渡形式,是對官方外匯業務和官方匯率的重要補充,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過去長期存在的外匯黑市及黑市匯率,對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七階段: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1994年1月1日,我國外匯管理實行匯率并軌和銀行結售匯制,實現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有條件可兌換,建立了銀行間的外匯市場,改進匯率形成機制。

1994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外匯指定銀行之間每日買賣外匯的匯價可在交易基準匯率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外匯指定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可在交易基準價上下0.25%的幅度內浮動,外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價差率不得超過0.5%。對每筆金額超過100萬美元的大額交易,銀行與客戶可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交易基準價和規定的浮動幅度的基礎上面議匯率。匯價浮動幅度不是固定的,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家各個時期的經濟政策不定期地進行調整,各外匯指定銀行在經營外匯業務時應根據人民銀行的調整而調整。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將主要運用貨幣政策、外匯政策等經濟手段調節外匯供求,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

第八階段:1997年1月至2005年7月。

這一階段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完全可兌換。1996年7月1日,外商投資企業的經常項目外匯瘦子納入銀行結售匯體系;居民因私兌換外匯的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次可兌換2000美元;居民出境定居,其離退休金、退職金及撫恤金可全部兌換外匯;出入境展覽、招商等非貿易經常性用匯的限制也被取消。1996年12月1日,我國宣布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

第九階段;2005年7月至今。2005年7月1日,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調2.1%。

2006年1月4日 央行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改進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

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破8.00,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

2007年1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7.8,達到7.7977元,同時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次超過港幣。

2007年5月21日 央行宣布放寬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波幅,幅度從±0.3%擴大到±0.5%。這是自1994年以來對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波幅的首次調整。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00,但隨后一直在7.00上下盤整。

2008年5月16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次突破7.00,并于6月17日突破了6.90,人民幣進入了6.8時代。

期貨市場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期貨市場被譽為國民經濟的“氣象預報”。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勒說:“真正的市場經濟是不能缺少期貨市場的經濟體系。”

我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發展期貨市場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穩定了市場經濟,在金融風暴中發揮杠桿效應在金融交易的本身,存在很大的風險,尤其是最近金融危機的爆發,嚴重的擾亂了市場秩序,增大了全球金融風險;大量投機性資金撤出市場以及去杠桿化效應,使國際市場幾乎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劇烈波動,大大加劇了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商業風險。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期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更加凸顯出來。一方面,通過對上市交易品種未來價格的發現,使相關生產經營企業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能夠相對準確地把握商品價格動向、合理安排生產經營,從容應對金融危機。另一方面,中國期貨市場形成的是反映國內供求的“本土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一些發達國家市場利用期貨定價權謀利的不當行為。更重要的是,為我國實體經濟提供了17類產品的分散與規避風險的工具,使相關企業能較好地利用期貨市場,分散和規避金融危機中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

二、期貨市場服務實體市場,保證市場供給經驗表明:衍生品發展如果脫離實體經濟的實際需要,就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中國期貨市場是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從農產品期貨開始,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所需要的主要的大宗商品類別的商品期貨市場。期貨市場正是根據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特點,發揮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切實以提高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水平為宗旨,在滿足實體經濟應對金融危機風險需要的同時,自身才能持續較快發展。

三、凸顯全球交易市場“中國經濟地位”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但中國期貨市場的功能越來越受到廣大認識的認可。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三大交易所一累計成交78.2萬元。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國內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額有望突破100萬億元大關。目前,中國的期貨交易市場已成長為全球發展最迅速同時也是最受關注的市場之一。一些重要品種包括豆類、有色金屬等影響力日益增強,逐步成長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定價中心。尤其是在去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中國經濟“風景這邊獨好”使得全球的目光高度聚焦中國市場,全球交易市場上的“中國價格”引起的“中國聲音”已越來越受關注。期貨市場商品的生產、消費和流通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的套期保值交易更是成為現貨相關企業規避經營風險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特別是在進行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時,無論是CBOT的大宗農產品期貨價格,還是倫敦金屬交易所有色金屬期貨價格,都是簽訂國際貿易合同的價格基準和重要依據。

此外,所有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無一例外地在期貨市場進行保值交易,以規避履約期間的價格風險。可見,大宗商品的國際期貨市場已經成為指導生產者、消費者、貿易者開展經營活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成為相關現貨企業規避經營風險的“避風港”。

全球首個鮮果期貨品種——蘋果期貨2017年12月22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中國為何推出蘋果期貨,意義幾何?

中國是世界最大蘋果生產國,2005年到2016年間中國蘋果產量從2401萬噸增長到4380萬噸,增幅達82%。

中國蘋果產業協會會長楊易表示,蘋果期貨的上市實現了蘋果產業與金融市場的對接。為蘋果產業插上金融翅膀后,能夠讓蘋果產業在資本的支持下,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

作為蘋果企業代表、陜西華圣果業總經理孫曉冰認為,企業將可借助蘋果期貨市場,推動中國蘋果產業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在中國黃土高原、黃河故道、環渤海灣等蘋果主產區,眾多貧困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于蘋果種植。

數據顯示,在中國農業部認定的122個蘋果重點縣市中,有33個是國家級貧困縣。而近年來,蘋果價格波動加大,存在豐產不豐收、果賤傷農、銷售難等現象。

“市場穩定與否,直接決定了果農收入的好壞,也影響著蘋果產區脫貧攻堅的成敗。”楊易認為,蘋果期貨為蘋果產業提供了管理風險的工具,可以幫助果農實現穩收益。

河南省副省長王鐵表示,蘋果期貨通過發現遠期價格,實現套期保值,將為包括河南在內的果農穩定收入、相關現貨企業管理風險提供新工具。

除避險功能外,鄭商所農產品部負責人姚祥還指出,蘋果期貨價格的權威性能夠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重要的價格參考;蘋果期貨通過規則設計體現“優質優價”,能夠服務蘋果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被稱為中國期貨市場的“荒年”,當年沒有任何期貨新品種上市。在此背景下,蘋果期貨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關注。

不過,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表示,“上市新產品本身不是目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才是我們的追求。”

這次上市的蘋果是鮮蘋果,期貨合約交易品種是紅富士。從交割標準看,蘋果的直徑要到80毫米,對硬度也有要求。通俗講,蘋果不僅要好吃、還得好看。業內人士認為,蘋果期貨的上市,將為市場提供價格信號和品質引導,能夠有效指導果農調整種植結構,提升蘋果質量。

上圖是蘋果期貨的驕人戰績

重推原油期貨對中國有何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原油的需求與日俱增,此時推出原油期貨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大的戰略意義的。但是根據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原油期貨的上市仍面臨諸多難題。

原油不僅是我國進口數量最大的石油品種,也是其他石油產品的定價基礎。原油期貨是最基礎的石油期貨,保值功能也最大。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這意味著我國的原油期貨上市工作已經步入了實質性的推進階段。

那么中國重推原油期貨究竟具有何種意義呢?

1、重推原油期貨能夠提高我國影響力和國際石油市場的話題權。我國經濟的飛躍發展在全球是有目共睹的,而原油仍然是我國進口數量最大的石油品種,對外依存度達到59%。而且根據 BP2030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國將在2017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然后雖然中國的原油進口數量巨大,但中國在原油定價上并沒有相應的話語權,我們不得不承受比國外更高的進口成本。因此,我國急需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在爭奪定價話語權的同時,降低相應的能源風險。

2、重推原油期貨能夠為國內石油石化企業提供保值避險手段。我國的石油企業國際化業務逐漸深入,也就意味著對石油價格管理風險需求日益迫切,但是由于相關政策法規的限制,除了幾家大型石油企業之外,國內大部分石油石化企業不能參與國際原油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和避險,在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被動地位。此時重推原油期貨可以發揮出原油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反映國內對原油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能夠避免過多的投機性風險,提升國內石油企業應對石油價格大幅頻繁波動風險的能力,為國內市場提供穩定的原油供應。

3、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成品油定價都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其定價會綜合本國的實際情況,而中國成品油定價實行由政府制定指導價,這并不利于國內的石油消費。因此,我國重推原油期貨市場,有助于形成反映國內原油供求狀況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可以促使政府放開成品油價格控制,形成符合國情的油價,同時再國際原油市場也可以獲得相應的話語權。

4、重推原油期貨有利于建立我國原油戰略儲備。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我國的石油需求急劇增加,戰略石油儲備對于我國經濟安全的重要性正在凸顯。此時重推原油期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