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國際貿易的交換利益(為什么國際交換比例越接近本國越不利)

时间:2024-05-19 08:17:43 编辑: 来源:

性,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提供了理論依據。但該學說同樣存在著諸多缺陷,與當今的國際貿易現實存在著一定的背離。以該理論為基礎,完善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已成為經濟學家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比較利益學說;國際貿易理論

[中圖分類號]F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2)07-0037-02

作者簡介:高美玲(1968-),女,河南淮陽人,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后危機時代河南省對外直接投資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02400410028;鄭州市2011年度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后危機時代鄭州對非商貿戰略戰術研究”,項目編號:112PPTGY246-2。

一、“比較利益學說”的提出

“比較利益學說”的提出基礎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學說。斯密于1776年在《國富論》中提出了該學說,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則。認為世界各國在產品成本上存在絕對差異,國與國之間通過國際分工和交換來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斯密認為可按成本絕對高低來決定一國進出口,絕對成本優勢成為互利性貿易的約束前提,但該理論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

1815年,英國政府修訂實施“谷物法”,致使英國糧價上漲,各階層為保證吃糧開支而減少對工業品的消費。同時,“谷物法”的頒布和實施還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以高關稅阻止英國工業品對該國的出口,致使英國產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害。當英國工業資產階級急于尋求實施谷物自由貿易的理論時,李嘉圖應時而生,1817年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闡明了比較利益學說,認為英國在紡織品和糧食生產上均居于優勢地位,但比較而言,在紡織品生產上所占的優勢更大,按“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的原則,英國應專門生產紡織品,進口糧食,從而提高產量,實現更大的比較利益。“比較利益學說”為英國廢除“谷物法”奠定了基礎。

二、“比較利益學說”的主要觀點

與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不同,李嘉圖認為兩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存在差異,即使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處于絕對優勢,勞動耗費均低于另一個國家,而另一個國家則相反,也并不意味前者要生產所有的產品,其只應生產本國具有最大優勢的產品。另一個國家也不必停產所有產品,而只應停產居于最大劣勢的產品。若各國利用相對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并進行國際交換,則各國均能節約社會勞動,增加產品消費,世界也會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增量福利。

為解釋“比較利益學說”的基本思想,現建立兩個國家、兩種產品條件下的簡單貿易模型如下:

由表1可知,A、B兩國同時生產x、y產品,A國生產每單位x產品需要6天,生產每單位y產品需要4天;B國生產每單位x產品需要1天,生產每單位y產品需要2天。可以看出,B國在X、Y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比較而言,B國在x產品生產上優勢更大;相反,A國則在兩種產品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劣勢,但在生產y產品上劣勢要小一些,即1:6<2:4,4:2<6:1,因此專業化分工應為A國集中生產y產品,B國集中生產x產品。

從表2看出,在世界總勞動天數13天未變的情況下,分工后的模型總產量從過去的4個單位增加到了5.5個單位。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無論其經濟實力如何,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均可確立自己的相對優勢。

三、“比較利益學說”與當今國際貿易現實的背離

(一)假設前提條件苛刻,適用性不強

“比較利益學說”假設前提較多而苛刻,使得其適用性大大削弱。例如,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分別生產兩種產品的假設、短期和靜態的假設等過于苛刻,在這些嚴厲條件下所作的論證具有明顯的局限性,難以成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貿易及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借鑒。

(二)“比較利益學說”與國際貿易現實相背離

2.按照這一學說,自由貿易能促進國際分工的實現,貿易越自由則分工越容易實現。從這點理解,世界各國應該自覺地實行自由貿易,但在現實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徹徹底底的自由貿易在任何類型的國家里都未完全實現過。除了實行關稅壁壘外,還采取各種各樣的諸如新興的綠色環保標準、勞工標準、安全技術標準、衛生檢疫規定及包裝標簽規定等非關稅壁壘措施實施貿易保護。各國所實施的單邊保護措施導致國際貿易爭端屢屢出現,由特定部門的雙邊貿易摩擦發展為多邊貿易問題,國際貿易關系日趨緊張。

(三)“比較利益學說”沒有從根本上說明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比較利益學說”力求說明國際貿易中比較利益產生的原因在于國內、國際市場中有著不同的交換比率,在這一點上該學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此作為解釋貿易發生的全部卻是錯誤的。李嘉圖追求的是比較利益即“利”,考慮的不是本金,也不是平均利潤,而是超額利潤,認為超額利潤只能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事實上,超額利潤不僅能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條件許可的話,亦可在國內實現。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其論述并不全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將資本運動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階段、產品的生產階段及產品的售賣階段。馬克思認為貿易發生在G—W和W′—G′兩個階段。國內、國際商品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的職能都是為了完成商品的實現,在實踐中都是為了收回初始投資(保本),獲取一定的利潤(平均利潤),力爭超額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國內、國際銷售所獲收入相同,沒有比較利益,僅僅是為了迅速收回初始投資,實現平均利潤,廠商也是不會拒絕出口的。因此,從這一點來說比較利益并非是進行國際貿易的首要原因和開展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雖然“比較利益學說”長期以來(包括當今)在國際貿易中起著積極作用,但基于其存在著以上與國際貿易現實背離的缺陷,面對新的國際經濟背景,“比較利益學說”顯示出無法與時俱進的趨勢,難以說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現象,以該理論為基礎提出并完善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已成為經濟學家們關注的重要課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較低,雖然在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上具有比較優勢,但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低成本“比較優勢”正在喪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日趨降低。所以,依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利益結構,使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既是國際競爭新格局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黃衛平等.比較利益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紀玉山,紀明.超越“比較優勢陷阱”:“十二五”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調整[J].學習與探索,2010(6).

(責任編輯:董博雯)

國際貿易利益如何形成

百度文庫

搜索文檔或關鍵詞

國際貿易

第二章 國際貿易的利益

共享文檔 2010-10-04 2頁

第二章

垂直型分工:是指發達國家進口原材料,出口工業制成品,發展中國家進口工業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國際分工

水平型分工:是指各國在工業生產之間的專業化合作。

要素分工:是指產業內部不同環節之間的分工和產品內分工是以要素為界限的。

前向聯系:

后向聯系:

1. 什么是國際分工?當代國際分工有什么新特點?

國際分工是指各國在從事商品生產時,相互間實行的勞動分工和產品分工,它是社會分工向國際范圍擴展的結果。

新特點

國際分工的形成機制發生變化

發達國家之間的工業分工得到迅速發展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傳統“垂直型分工”國際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經讓位于“水平型”的國際分工

產業部門之間的國際分工日益轉變為產業內部的國際分工,以產品為界限的國際分工逐漸轉變為以生產要素為界限的國際分工。

2. 試闡述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的相互關系。

首先 ,國際分工的擴大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其次,國際分工的形勢決定國際貿易的格局。

3. 什么是國際貿易的靜態利益?這種利益源自何處?

各國的資源總量不增加,技術條件沒有改進的前提下而出現的實際福利的增長。

第一, 貿易的利益主要來源于生產

第二, 貿易利益的獲得必須以國際貿易為條件

4. 試述國際貿易對一國不同利益集團的影響?

國際貿易可以給參與各方帶來諸多利益。從靜態角度來考察,開展貿易后,貿易雙方可以在資源總量不增加,生產技術條件沒有改進的情況下,通過貿易分工而實現福利的總體增長,但與此同時,國際貿易會在國內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產生利益再分配。從理論上講,在自由貿易的條件下,某種產品的出口會使國內出口集團受益,消費者受損;某種產品的進口會使國內進口競爭集團受損,消費者受益。因此,國內不同的利益集團對國際貿易的態度往往不一致。

5. 試述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并談談一國如何創造條件,利用國際貿易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第一, 開展國際貿易,必然使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 開展國際貿易,有利于開拓新的市場,促進經濟增長。第三, 開展國際貿易,必然激發企業的創新機制,推動技術進步。

第四, 開展國際貿易能加速資金積累。

第五, 開展國際貿易,有利于促進一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第六, 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人員的交流,文化的傳播和思想的交換,從而對一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進步產生積極影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