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國際貿易運作的基本程序示意圖(1,國際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之間的區別、聯系。2,運用國際貿易有關知識談談如何將宇通產品賣向全世)

时间:2024-06-03 00:10:47 编辑: 来源:

后勤服務人員相對較多。在專業技術人員中,既能從事研究又能勝任野外調查工作的人員較少。

2.3.3 礦業權市場存在諸多問題

礦業秩序混亂。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缺乏保障。由于管理權限的規定、利益上分配不均和管理不嚴格,各級政府部門對礦業權的管理目標不盡一致,事實上存在地方各級政府利益上的互相博弈現象,占而不探、以采代探現象比較普遍。

探礦權門檻較低。目前,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對探礦權人的資質沒有基本的技術要求,有償使用制度不盡完善。如中央一級的規定對礦業權使用費、勘查最低投入標準等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成不變,至今還沿用十年前的標準,與勘查階段也沒有直接聯系,對最低勘查登記區塊規定得不科學,不符合地質勘查工作投入的一般規律。加上探礦權市場退出機制尚不完善和規范,容易導致圈占地盤、占而不探的局面,極不適應礦業權市場的發展。

對礦業權在理論上有不同認識,集中表現在對礦產資源所有權、使用權及其關系有不同認識;對探礦權的招拍掛(招標、拍賣、掛牌)問題主管部門與不同利益主體之間認識不一致。各地在運作探礦權的出讓和招拍掛方面程序復雜、環節多,也不一致,執法監督有待加強。在礦業權運作上,以礦業權市場為核心的市場體系還沒有形成,重一級市場,輕二級市場。

2.3.4 科技研發不能滿足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需要

我國應用的礦產勘查的技術裝備總體上比較落后。比較先進的技術裝備大多從國外引進,多數研究處于模仿或引進研究階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調查技術較少。除了地球化學填圖工作以外,我國大多數勘查技術領域在國際上處于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地球物理、遙感的關鍵技術需要從國外進口,難以達到一流水平。固體礦產勘查中使用的鉆探設備大多是20世紀70~80年代的小口徑取心鉆探設備型號,對新的成熟的鉆探技術使用不多。國外在20世紀50~60年代就開始用汽車鉆、直升機用于難進入地區勘查,而我國這方面還十分薄弱。缺少相應的鼓勵機制和政策措施,影響了新方法新技術在地質找礦中的應用。例如“十五”期間,運用在國家大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中的技術手段和設備比較落后,亟待更新;評價技術方法手段較單一,缺乏多種手段的相互配合與驗證,影響了資源調查評價的效果。

服務于礦產調查評價與勘查的原始科技創新能力較低,對解決重大實際問題的支撐能力不夠,科研與勘查的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成礦有關的關鍵理論問題和礦產資源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研究等方面不夠深入。我國一直沒有產生在世界上被普遍接受的重要成礦理論。

2.3.5 地質勘查人才流失、隊伍老化十分嚴重

地質人才短缺正在成為地質工作實現大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一方面,受前幾年地質工作不景氣等原因的影響,人才流失嚴重,老一代地質人才逐步離退,另一方面,后繼人才隊伍的培養又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地質工作發展的需要,能從事野外一線工作的技術骨干少,人才斷層已經出現。特別是技術骨干缺乏,已經嚴重影響到地勘工作的發展。當前國有地勘單位“新招收畢業生難、留住人才難”成為普遍現象。隨著地質工作任務的增加,地質人才普遍缺乏,特別是缺乏直接從事野外地質工作的骨干人才,許多地勘單位為解燃眉之急,只能返聘離退休地質人才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地質人才隊伍不僅數量不足、骨干缺乏,而且結構嚴重失衡,中青年地質骨干人才數量少,物化探、測量和鉆探等專業的技術力量極缺,技能型人才也比較缺乏,從事野外一線的高級地質人才十分短缺。

2.3.6 地質資料開發利用、信息化建設和服務能力不強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2006年提供資料服務12375份次,按年工作日250天計算,每天平均服務量50份次,提供各類基礎地學數據與數字圖件服務15200幅次(折合成1∶20萬圖幅)。2007年提供資料服務20190份次,每天平均服務量81份次。從以往地質調查成果服務對象的統計結果來看,目前地質資料館的主要用戶仍是專業地質調查工作人員,與社會需求和發達國家的情況相比,面向其他產業部門和公眾的服務遠遠不夠。

我國地質資料數字化程度低,到2007年底只完成20%的館藏圖文地質資料的數字化,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和服務進展緩慢。地質調查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及地質資料信息、圖書檔案、博物展覽等社會公益服務工作亟待提升和加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公眾對了解地球資源與環境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利用高新技術,加強對地質資料的提煉與加工,向社會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益性地學產品與科普產品。

解決方案怎么寫

解決方案怎么寫

解決方案怎么寫,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會不可避免要去編寫各種方案,很多人對寫方案非常沒有信心,一涉及到方案的事情,就束手無策。以下分享解決方案怎么寫及相關范文。

解決方案怎么寫1

如何撰寫好的解決方案

一、解決方案的常見問題

寫過方案的人,對自己寫過的方案總是感覺不夠滿意!當然,也只有不滿意水平才會提升。總結發現,方案常見問題有如下方面。

1、不成體系

一旦用戶要求提供解決方案,很多人大腦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很多人說起自己的項目來,好象知道不少賣點,不過真要寫出來,又覺得無從下筆。

不客氣的說,大部分國人對做較為重視,總結提煉不夠。沒有良好的文字記錄,以致于很多好的做法沒有得到傳承(貌似口口相傳是咱們的傳統)。對于解決方案而言,只有形成良好的體系后,才能夠寫出完善的方案。

要寫好方案,首先要把項目的來龍去脈、功能模塊、適應領域、優點缺點、典型客戶的實施情況等做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唯有此才能形成系統的方案。

2、沒有主體思路

很多用戶看多了同質化的方案后,很關心方案的個性化內容。此時就到了你彰顯自己優勢的時候。遺憾的是,很多人對此速手無策!

從根本上講,還是需要方案撰寫者要對項目業務要足夠熟悉。針對性方案不僅要求了解企業的需求,而且要知道這些需求背后的業務背景,找到了背景就會理解問題根源,其針對性解決思路就會出現。有了思路,自然可以很好的寫方案。

所以,一個人要寫好方案,需要了解客戶的業務。了解業務的最有效方法是親自做幾次詳盡的業務調研,可能的話還要到現場去看看甚至體驗一下客戶的業務場景。在調研過程中把握用戶關注的重點和難點,就容易形成較好的思路和方案。

解決方案是把客戶利益和項目特性之間建立邏輯的橋梁。

3、素材不豐富

不經常寫方案的人在寫方案時,即使有想法、有思路,也往往會很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缺少足夠的素材。大多數招投標項目,不同用戶要求也不同,很難用一個方案通吃所有用戶。因此,每個方案中都有一些需要準備的內容。如果沒有足夠積累每次編制方案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準備,造成方案完成周期過長。

所以,寫好方案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一是方案編制者對業務要很熟悉,二是方案編制者對項目本身要非常熟悉,三是方案編制者手上有豐富的素材庫。

4、沒有層次

很多人剛和用戶接觸沒有多久,為了表現自己對客戶的重視,答應很快提供方案,結果拍胸脯易、落實方案難。無法提供好的方案,只能按模板套,時間緊自然導致質量不能保證,其結果是給人一種不夠專業的感覺。

我的經驗是不要輕易提供方案,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策略。剛開始接觸時,可以提供項目合作建議書(類似可行性報告),以讓客戶普及相應知識、了解相關技術。經過前期調研,再提供詳細的專業方案,并做相應的演示。提供方案也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明晰的過程。請注意,切忌多次提供一樣的方案,這會讓人感覺你不夠認真,降低了在客戶心中的專業度。

好方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糟糕方案的問題各不相同,統計發現其常見錯誤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只有論點,沒有論證。

(2)業務解決方案成為功能列表。

(3)結構不清晰。

(4)口語書面語混雜,遣詞造句不嚴謹。

(5)沒有認真檢查,存在大量硬傷。

(6)過于突出自我。

(7)沒有體現技術的最新進展。

二、動筆前先打一個電話

很多時候方案接受者并不滿意方案的組織,導致返工、修改。所以,開始之前,務必跟用戶(也可能是上級)確認一下,聽聽他們對方案的想法和建議,這不但可以提高方案準備命中率,還時常獲得大量好的思路、建議,對自己寫方案大有好處。

一句話,切勿閉門造車。

三、脈絡清晰以體現結構化

1973年,麥肯錫的買粉絲顧問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發明了金字塔原理,旨在闡述寫作過程的組織原理,提倡按照讀者的閱讀習慣改善寫作效果。

一個明確的方案線索,可以讓讀者知道自己的當前位置,也對接下來的部分有所預期,這樣更容易對方案產生深刻印象。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是一個很好的組織方式。

實踐中,主要思想總是從次要思想中概括出來的,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組織結構必定是一個金字塔結構——由一個總的思想統領多組思想。在這種金字塔結構中,思想之間的聯系方式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縱向方式下任何一個層次的思想都是對其下一層的思想的總結;橫向方式下多個思想共同組成一個邏輯推斷,從而并列地組織在一起。

四、套用知名公司的文件格式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獲取變得十分容易,人們會不斷接觸其他公司的方案。那些知名公司的文件被傳播速度相當驚人,他們的解決方案類文章常被其他人員引用或者轉載。甲方公司的人也會出于各種原因聽過這些公司的演講,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不知不覺形成一個心智模式——采用類似文檔結構的方案更專業、更正規。

下圖所示的方案結構就是一個常見的的業務構架圖,該結構有多個變種,但大的結構不變。這種劃分方法已經被廣大公司所采用,尤其是IBM、微軟、華為、Google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

需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可以用自己獨創的結構圖形,但要注意的是,無論你想得多么精妙合理,用戶只會按照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來看待你的方案,而他們看起來并不想花費太多的學習成本。

(2)不要直接套用辦公軟件,例如MS-Office中的模板圖形,因為這常會給人一種不專業、不成熟的感覺。

五、篇幅要足夠多但更要突出重點

頁數很多、足夠厚度的方案給人以信任感,也表示方案撰寫者認真思考了各個方面的要素關系,其背后隱含著撰寫者的認真、專業等。與客戶初次接觸、尚在項目可行性階段的建議書除外。

一個不容忽視的常見現象是,甲方人員在在拿到方案時真正認真看的就幾頁紙,其他往往是粗略翻翻。研究發現,人們在看方案時,大部分注意力都會集中有圖表的頁面,特別是整體解決方案示意圖的頁面。

一方面,方案要面面俱到、盡可能多占篇幅;另一方面,讀者只會注意有圖表的幾頁。這的確是一個麻煩!對此,需要注意整個方案的閱讀線索,要站在閱讀者便于理解的角度而不是方案本身的邏輯角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