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上海衛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求上海大學 杰出校友、、、、、(包括早期的上大))

时间:2024-06-11 04:26:32 编辑: 来源:

上海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社長,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新聞學會副會長。

郭敬明:中國著名青年作家,2002年進入上大影視藝術工程專業,后轉為影視藝術技術專業。

許杰: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早年畢業于上大中文系,是第一位擔任美國重要藝術博物館的華裔館長。政法界校友翟建: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

鮑培倫: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

江憲: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

陶鑫良:全國著名知識產權律師,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

鐘人鑒:著名銀行金融業務律師,上海虹橋正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藝術界校友等陳逸飛,蜚聲海內外的杰出華人畫家,1965年畢業于上大美院。

謝晉,中國著名導演,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大學影視藝術與技術學院首任院長。

施大畏,上海中國畫院執行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1986年畢業于上大美院中國畫系。

丁乙,中國抽象派畫家中的先驅者,并在國際上享有廣泛聲譽,第一個為世界頂級品牌愛瑪仕設計產品的中國設計師,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邱瑞敏,中國著名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杭英:上海牡丹畫院副院長、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協會副秘書長,1958屆美術專業。

李自力,法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家協會會員、“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上海工大冶金系80級學生。

偷稅罪和走私普通貨物品罪的區別什么

稅罪

定義: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指支出、少列收入,拒不向稅務機關申報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稅款或已扣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

1) 客體:稅收征管制度。

2)客觀方面:(一)偷稅的行為手段具體表現為行為種(1)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和記帳憑證,使納稅的真實和直接的依據喪失。(2)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使應納稅款變少。(3)拒不按稅務機關的通知進行納稅申報,以及逃避稅款的行為。(4)向稅務機關進行虛假納稅申報。(5)扣繳義務人采取上述行為手段,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的行為。(二)情節嚴重是必要條件,包括(1)納稅人偷稅數額占應繳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到10萬元之間。(2)數額不足上述要求,但因偷稅漏稅被行政處罰(非刑事處罰)兩次后又偷稅的。(3)扣繳義務人偷稅數額占應繳稅額的30%以上且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連續犯要從重或加重處罰。

3) 主體:特殊主體,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包括個人和單位。

4) 主觀方面:故意,且具有逃避稅務義務,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5)認定:(1)符合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的避稅行為,既不違法,也不犯罪。(2)無意識漏稅或過失漏稅,缺乏主客觀要件,不構成犯罪,應及時補稅并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3)故意偷稅,但情節不嚴重,不構成犯罪。但違反稅法,給予行政處罰。

一、關于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一)起訴書指控:1997年4月,被告人唐堅、張正友、王佩瓊為牟取非法利益,共謀將他人委托報關價值人民幣52萬余元的進口家具(應繳稅額計人民幣39萬余元),以10萬余元人民幣報關繳稅,偷逃稅額合計人民幣29萬余元,非法牟利人民幣4萬余元由三被告人平分。

對指控的上述事實,公訴機關當庭宣讀了未到庭證人夏衛東、顧愛明、鄭輝、曹松、李長海、劉征的書面證言,宣讀并出示了貨物單據、報關單證、海關進口關稅專用繳款書、海關進口貨物稅款核定情況表,對唐堅、張正友在偵查期間的陳述筆錄進行了質證。

(二)起訴書還指控:1997年12月至1998年2月,唐堅、張正友、王佩瓊共同將他人委托報關價值人民幣180余萬元的三批中央空調零配件(應繳稅額計人民幣86萬余元),以10萬余元人民幣報關繳稅,偷逃稅額合計人民幣75萬余元,非法牟利人民幣12萬余元由三被告人平分。

對指控的上述事實,公訴機關當庭宣讀了未到庭證人許強、顧永春、程雷、陳風雷、何國光、趙戈、李長海、李存發、葉治中的書面證言,宣讀并出示了貨物單據、報關單證、海關進口關稅專用繳款書、海關核定走私案件偷逃稅額聯系單,對唐堅、張正友在偵查期間的陳述筆錄進行了質證。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唐堅、張正友、王佩瓊共同走私偷逃應繳稅額人民幣105萬余元,其行為均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數額特別巨大,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處罰。被告人唐堅到案后能主動交待偵查部門尚未掌握的走私犯罪,屬自首,應依照《刑法》第六十七條之規定從輕處罰。

被告人唐堅、張正友、王佩瓊對公訴機關提出的上述證據沒有異議。被告人唐堅、張正友對起訴書指控各自的上述事實沒有異議。但張正友提出,王佩瓊并未共謀和參與上述走私事實。張正友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所作王佩瓊共謀并參與上述走私事實的陳述是偵查人員誘供造成的,因而是虛假的。被告人王佩瓊當庭否認自己共謀并參與了上述走私事實。

唐堅、張正友的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唐堅、張正友的上述事實、證據和罪名沒有異議。唐堅的辯護人提出,考慮到上述偷逃的應繳稅額在案發后已大部分追回,建議對唐堅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予以量刑。張正友的辯護人提出,張正友以牟利為目的,幫助企業單位偷逃關稅,是單位犯罪中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張正友量刑處罰。

王佩瓊的辯護人對公訴機關就指控王佩瓊犯罪宣讀和出示的證據沒有異議,提出王佩瓊到案后始終否認共謀和參與上述走私事實,張正友在庭審中推翻了他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的供述。唐堅到案后數月內也未供述王佩瓊共謀并參與上述走私事實,故起訴指控王佩瓊參與走私犯罪的證據不足。即使認定王佩瓊參與此節犯罪,也只能構成《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條規定的放縱走私罪。

經審理查明:

(一)1997年4月,上海翔鳴置業有限公司從意大利進口一批家具,價值人民幣52萬余元(應繳稅額計人民幣39萬余元)。該公司通過他人將該業務以17.5萬元人民幣讓被告人唐堅報關。唐堅為牟取非法利益,拉攏被告人張正友、王佩瓊共同參與,由張正友使用家中的電腦、打印機,采用改變貨物單價等方法偽造報關單證,由王佩瓊確定低報稅額,并由唐堅、王佩瓊辦理報關繳稅等手續,以10萬余元人民幣報關繳稅,偷逃稅額計人民幣29萬余元,非法牟利人民幣4萬元則由唐堅和張正友、王佩瓊夫婦平分。

證明此節事實的有:(1)上海翔鳴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愛明、夏衛東的證言、貨物單證和支付稅款憑證,證實該批家具總價6.28余萬美元,付出報關費用17.5萬元人民幣給張正友。(2)張正友偽造的報關單證,上有三通報關行專用章和報關員鄭輝私章,以及王佩瓊作為海關審價人員簽名,報關價格為1.65萬美元。(3)外高橋海關進口稅專用繳款書,上有復核人王佩瓊的工號、稅款總額為10.36萬元人民幣。(4)海關關員翟煒宇出庭作證,以及海關關員劉征、李長海的書面證言,證明上述家具報關時海關審價欄中“王”是王佩瓊所簽,與王佩瓊的職責一致。(5)上海海關提供的進口貨物稅款核定情況表,證明上述家具關稅、增值稅款合計人民幣39萬余元。(6)張正友在偵查期間的陳述筆錄與唐堅的供述相互印證,證明王佩瓊共謀并參與上述走私的事實。上述證據經過庭審質證,成為認定此節事實的依據。

(二)1997年12月至1998年2月,意大利阿爾西制冷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先后分三批進口價值人民幣180余萬元的中央空調零配件(應繳稅額計人民幣86萬余元)。該公司通過他人以38萬元人民幣的總費用委托許強(另案處理)報關。同年12月,許強以人民幣15.5萬元將第一、二批中央空調零配件包給唐堅報關。唐堅伙同張正友、王佩瓊采用前述作案方法,以“控制箱配件”冒充“中央空調零配件”,僅用7萬余元人民幣繳納稅款,非法牟利8萬余元人民幣由唐堅與張、王平分。1998年2月,許強又將第三批“中央空調零配件”以10.5萬元人民幣包給唐堅報關。三名被告人得知前兩批貨物報關被人懷疑,遂共謀改為“氣壓動力裝置”名義繼續虛假報關,僅以人民幣3萬余元繳納稅款,非法牟利人民幣4萬余元仍由唐堅與張正友、王佩瓊平分。

證明此節事實的有:(1)阿爾西制冷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職員陳風雷、許強的書面證言和貨物單據、支付稅款憑證,證明上述貨物總價22萬余美元,由許強以人民幣26萬余元交唐堅低報稅額。(2)張正友偽造的報關單證,上有王佩瓊作為海關審價人員簽名;海關進口關稅專用繳款書,上有制單人王佩瓊的工號、稅款總額10.79萬元人民幣。(3)海關關員翟煒宇、崔月紅出庭作證,證明上述報關單證審價人員簽名是王佩瓊所寫,上述專用繳款書制單人工號是王佩瓊的。(4)原上海奧吉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報關人員趙戈的書面證言,證明上述偽造的報關單是由王佩瓊、唐堅交由趙戈報關,并由王佩瓊審價、征稅。(5)上海海關提供的核定走私案件偷逃稅額聯系單,證明上述中央空調零配件應繳稅額人民幣86萬余元。(6)張正友在偵查期間的陳述筆錄,與唐堅的供述相互印證,證明王佩瓊共謀并參與上述走私的事實。上述證據經過庭審質證,成為認定此節事實的依據。

本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唐堅、張正友共同走私,偷逃應繳稅額人民幣105萬余元的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兩被告人亦予供認。辯護人對起訴指控唐堅、張正友的上述事實、證據和罪名均無異議。公訴機關指控唐堅、張正友犯走私貨物罪的事實和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人王佩瓊是否參與共同走私犯罪,是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根據庭審質證的結果,可以認定張正友偷逃應繳稅額而偽造報關單證,均是經過王佩瓊作為海關工作人員審價通過,其中所涉進口家具的報關單證上均蓋有三通報關行、報關員鄭輝的印章,而王佩瓊知道鄭輝并非三通報關行的報關員。上述相關的海關進口關稅專用繳款書亦均是王佩瓊制作或復核的。唐堅到案后直至庭審中,均對王佩瓊共謀并參與上述共同走私的事實經過作了供述,與張正友到案后對此節事實所作的供述相互印證,證實王佩瓊不僅明知唐堅、張正友偽造報關單證偷逃應繳稅額,而且是由王佩瓊確定了虛假的貨物品名和所報的稅額,并由王佩瓊利用職務便利審價、制單通過。由此證明王佩瓊不僅有參與走私犯罪的客觀行為,亦有參與走私犯罪的主觀故意。唐堅到案初期,既未供述出王佩瓊,也未供述出張正友,與最初希望掩蓋王、張犯罪的辯解并不矛盾。張正友雖然在庭審過程中否認王佩瓊參與走私,并辯稱張以前的多次供述是偵查和審查起訴人員誘供,但張正友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其原來所作的供述不僅在事實上與唐堅供述相互印證,而且張正友所供述王佩瓊明知并參與走私犯罪的諸多情節乃至細節既符合邏輯,又符合情理。相反的是,張正友在庭審過程中對此節的翻供,既不符合基本的邏輯常識,也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本院自然不能采信。綜上,本院認為王佩瓊案發后否認自己故意參與走私犯罪的辯解,缺乏事實依據。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王佩瓊參與唐堅、張正友共同走私,偷逃應繳稅額人民幣105萬余元的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辯護人關于王佩瓊不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罪的理由依據不足,不能成立。公訴機關指控王佩瓊犯走私普通貨物罪的事實和罪名成立,本院亦予以確認。

《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規定,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偷逃應繳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唐堅、張正友、王佩瓊共同走私普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