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上海外灘三座大樓的故事(上海外灘建筑詳細介紹)

时间:2024-06-02 04:53:12 编辑: 来源:

著古色古香的氛圍。這些雕梁畫棟、碧瓦飛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勤勞的結晶,讓后人得以繼承和發揚。

氣象信號臺,外灘標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國重點保護的建筑物。1884年,氣象信號臺,法國天主教會創建的徐家匯天文臺,在“洋涇浜”外灘(今延安東路外灘)設立氣象信號臺,信號臺是直 豎地上的一根長木桿,根據天文臺傳來的氣象信息。1907年,重建圓柱形的氣象信號,臺統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們稱為“阿脫奴婆”式建筑。為保護這個建筑物,1993年外灘改造工程中,將它向東整體移位20米。

求上海一著名建筑的歷史故事

上海外灘美術館坐落于上海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之處的外灘源片區,曾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亞洲文會大樓舊址。

上海亞洲文會大樓是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于1931年—1932年在上海博物院路(今虎丘路)建造的一幢5層大樓,被列為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

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成立于1857年,是英國僑民在上海建立的一個重要文化機構,主要從事對中國的自然和社會的廣泛調查與深入研究。

1871年花費3000兩白銀在上圓明園路建造了會所。

1874年2月13日,開設博物館,陳列從長江流域和華北采集來的動物標本。

1886年,該會門前的上圓明園路改名博物院路,即今虎丘路。

亞洲文會組織,這與英國早期進行經濟和文化的海外擴張有關。

為了向海外殖民化,首先要了解外國的經濟、文化背景。

這樣,在鴉片戰爭以前,1823年英國人就在倫敦成立了皇家亞洲文會,把支會設在印度孟買等地。

1842年,英國侵占香港后,于1847年在香港成立中國支會,研究中國藝術、科學以及自然物產。

但這些調查和收集,客觀上對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動中國文化和科技的進步起到了橋梁作用。

《南京條約》簽訂后,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租界逐漸辟建,英國人到上海來的也逐年增多。

這樣,在英國男爵尼柯遜、裨治文等人的發起下,組織了上海文理學會,從事中國文化、科學和物產的情報工作。

咸豐七年、1857年,文理學會與英國倫敦的“大英亞洲文會”合并,成為英國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一說英國“皇家亞洲文會北華支會”)。

支會合并改名后,旨在研究中國及鄰近國家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狀況,采取多種手段搜集了不少的動植物標本和我國的歷史文物。

由于沒有辦公聚會場所,在英國駐上海領事阿禮國的支持下,獲得英國 *** 的同意,由英租界工部局在圓明園路劃了一塊地,當時的大地產商漢璧禮捐了500兩銀子,向上海(西僑)體育基金會低息貸款1500銀兩,英國 *** 也撥了資金,由地質學家金思密設計。

同治十年、1871年,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會舍在圓明園路落成,建筑經費共計白銀3000兩。

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立“亞洲文會博物院”,這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院(《中國科學美術雜志》記載1874年落成)。

博物院建立后,以收藏、陳列上海周邊地區及長江流域的動植物、礦物、古董及人類學標本為主,著手開展標本的采集、征購和剝制。

一面任用技巧精熟的專家王樹衡剝制動物標本;一面聘請各類專家,開展各學科的研究。

麥華陀、地質學家金思密、爬蟲學家克威絲威、考古兼貨幣專家偉烈亞力、魚類專家魁克特、人類學家科提爾、鳥類學家海崛黎、福勃士等人均以專家身份參與其事,同時也收購和接受捐贈自然標本和中國歷史文物。

據載,徐家匯修道院院長達維特神父提供了他在華北各省采集的標本。

該院還收集制作上海本地鳥類標本,尤其是各種野鴨標本,這些標本主要由旅滬西僑中的狩獵者提供。

該院成立伊始,上海飛靶總會會員將獵獲的飛禽走獸慷慨捐贈給博物院。

院方制成標本后還配上自然景物。

光緒四年,1878年,還征集到一堆鯨魚的下頜骨架,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些骨架還陳列在展廳中。

英國著名博物學家索威比在《上海博物院簡史》中寫道:“中國觀眾對此興趣盎然,他們對此大海怪的迷惑,遠勝于對西方人的好奇。

”光緒七年,1881年,英國海軍軍醫古庇還向上海博物院捐贈了一批精制的地質標本。

初期中國歷史文物較少,所以叫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院,后經過在上海的英美人的捐贈,博物院的資料、藏品逐漸充實,多為東方國家的史料。

為此,亞洲文會博物院的聲譽在當時上海的西洋人中影響日盛,租界工部局甚至于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把路名也由圓明園路改名博物院路。

當時上海的《圖畫日報》介紹:“該院任人游覽,不取游資,誠開通智識之一助也。

”偉烈亞力對創辦亞洲文會起到很大作用,他是發起人之一。

文會開辦時有圖書1300冊,其中偉烈亞力就捐了718冊。

3年后,圖書館館長髙第按宗教、科學與藝術、文學、歷史和期刊分5大類。

他還利用偉氏的圖書著成《西人論中國書目》。

偉烈亞力第二次來華又積累了一批圖書資料,其中不少是珍本。

他自豪地說:在華的西人中,只有威妥瑪的藏書量能超過他。

后來他的圖書大部分又歸亞洲文會收藏。

上海博物院建院初期,僅有2間陳列室,1間陳列獸類、貝甲類、蛇類、魚類等標本;1間陳列禽鳥類、昆蟲類標本。

1929年會所房屋發現白蟻,被迫募款改建。

1931年拆屋,1933年建成(一說1932年建成),亞洲文會大樓是一座磚木結構建筑,總體上是5層,部分高6層。

首先第一層是演講廳,原來名叫伍連德講堂。

二層是圖書館。

博物院陳列室在三、四2個樓層,三樓陳列自然標本,有古生物、人類化石及動植物標本等;四樓陳列中國歷史文物,有陶瓷器、青銅器、錢幣、碑刻等,甚至還有鴉片煙槍和女人的小腳繡花鞋。

在陳列布置上,參照當時歐美博物館的陳列手法,把展品陳設于大玻璃柜中,配以天然景物,改名“上海博物院”向社會開放,參觀者月均7000余人。

中國科學美術雜志社曾借用辦公。

大樓是英商公和洋行設計,因是文化性建筑,所以大樓的外觀是歐洲裝飾主義建筑風格,同時糅進了一些中國傳統的裝飾。

它的底層是用石頭砌的墻面,以上砌青磚清水墻。

正門立面建筑線條是豎線的豎向構圖。

頂上采用傳統的中國圖案進行裝飾。

二樓伸出的陽臺,欄桿是中國式樣的。

底下一層入口有3道券門,鐵門柵欄采用了“壽”字圖案,兩旁是八角八卦窗。

二至五層中間墻面每層的窗旁用磚柱貫立。

二層有欄桿。

上世紀20~30年代,現代建筑融入了不少的中國建筑元素。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北華支會已將圖書館及博物院所藏部分標本、文物轉移出中國。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文會大樓被日軍強占,大批的藏書、文物被劫到東京。

日本投降后追回了一些,但有一些遺失,大樓仍由北華支會使用。

1948年,《上海通》記載,四樓陳列室面積1500平方英尺,陳列各種標本1萬多種。

值得一提的是麋鹿,西方人未見過,頗覺珍貴,作說明:“華人名之曰‘四不像’,因此物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駝非駝,似牛非牛,前在黃河流域之河南、山東出產甚多,其遺骸發現于殷墟中”。

五樓陳列室陳列運茶船和農具模型,“小巧玲瓏,引人入勝”。

其余“除少數生物、礦物標本外,大多為歷史藝術物品。

如魏石刻、石像、漢代的磚石馬、晉代的碑文,以及石器、陶器、銅器、墓像。

服飾有古代官吏的朝服、戰士的盔甲、戰袍。

武器有矛、戈、槍、箭,還有近代的手槍、步槍、來復槍等。

此外還有古錢幣13筐,外國銅元3筐,都有2000種。

上海解放前夕,北華支會將部分圖書、文物、標本私運出境。

解放后接管時,只剩下一些昆蟲標本。

50年代,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的經費來源斷絕,會長黎照寰主動要求上海市人民 *** 接管,經上海市軍管會批準,于1952年6月27日予以接管,“劫后余生”的藏品由新組建的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分類接受。

接管后樓房先后作為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籌備處、上海自然博物館籌備處等。

后由上海圖書館使用,當作書庫。

20世紀90年代初,原大樓底層的唐家住房連同二樓的“伍連德講堂”則成為證券公司的營業大廳。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