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wto為什么能夠推動貿易自由化進程(中國加入WTO對中國有何影響急急急!!!!!!!!論文!!!!!!!!)

时间:2024-05-19 08:48:26 编辑: 来源:

方面的嘗試,就是想通過合資及時地引進他們的技術。因此,這對我們來說,利大于弊。當然外國公司會得到一定的收入,但這對我國民族工業的沖擊并不是很大,相反可以加速我國電信業的發展,跟上國際信息產業發展的步伐。

4.金融業,另一個爭議比較大的領域是金融業,金融業實際上和電信業的情況差不多。在銀行業,目前談判的,首先是在各地允許外商開展業務,主要是從現在開始可以在各地設立分行。但是這個業務主要是他們能對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做外幣的業務。一定時期之后,會允許他們經營三資企業和外國人的一些人民幣業務,目前在上海、深訓已經在逐步放開。但這種人民幣業務,主要是外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然后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允許他們經營中國居民的外幣業務,也還并不允許他經營中國居民和中國企業的人民幣業務。而如果外幣不能和人民幣直接兌換,很多人還會愿意把外幣存在中國銀行。而且,外資銀行在什么地方可以開展業務,還是需要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從這個角度看,應該說限制是很大的。第二,金融領域里的另一個開放是允許外資搞合資銀行,股份可以占到50%,也有一定的限制。

5.保險業,保險業的開放速度可能稍微快一點。人壽保險公司外商持股比例入關時可以達到50%,一年以后可以達到51%;在非人壽保險和再保險領域,外商將獲準在合資保險公司中持有51%的股份,并且在兩年內可以成立全資的分支機構,經營一定范圍內的保險品種,也不是所有的保險業務都可以由他們來經營。

6.關稅。這是另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領域。中國一方面同意降低農產品的關稅,另一方面也同意在2005年把工業產品的關稅從1997年的24.6%降低到9。4%左右。在有些領域里降得比較多,比如化工業、醫藥產品降到跟其他國家一樣5%-6%的關稅;汽車業從現在的80%-100%降到2005年的25%,汽車零件的關稅降到10%。應該說降的幅度比較大。但是這個影響我們也要通盤考慮。中國過去名義關稅比較高,但實際征收關稅的比重很低,每年只有3%-5%,還不算走私(關稅高,走私的動機就強)。在全部進口產品中,由于我們實行了各種關稅的減免、合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大中型企業進口先進設備的優惠政策等等,以及對原材料、來料加工企業的一些優惠政策,所以實際上我們關稅征收的比重并不大。并不是說降低關稅就沒有影響,而是說它的實際影響比起數字所顯示的程度可能要小。此外,降低關稅的影響要作整體分析,不能僅就對某一利益集團影響出發進行判斷。比如,象汽車這樣的工業,關稅的下降,對整車組裝業的沖擊較大,但對零部件生產廠家可能有利,整個汽車工業的就業可能會有較大的增加。

另外,還有一個對于降低關稅的認識問題。目前我國的關稅水平為16.8%,我們承諾2001年降到15%,2005年降到10%。現在,發展中國家平均關稅水平為14%,發達國家為3%,WTO成員國為6%。可見,中國的降稅是順應國際發展趨勢的,不是讓步;而且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關稅的保護作用在逐步下降。例如,我國簽署了信息技術貿易協定(ITA),這意味著到2005年,信息技術產品關稅將降到0。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這是由于,高新技術產品全球化要求其零部件在全球的自由流動,如果關稅不降到0,人家就不會到你這兒來生產,也就談不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需要努力趕超的國家。

從各方面來看,毫無疑問,加入WTO是有成本的,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有些領域是有沖擊的,但是它的沖擊并不像現在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且有3-5年的過渡時期,有些領域有6年的過渡時期,還是給我們留出了一些調整的余地。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加緊我們國內的體制改革,加快對國內企業、特別是對非國有經濟開放各個領域,加強在各個領域里發展國內的競爭,提高各個領域的管理能力,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就不僅僅是全球化規則的接受者,而且可以參與全球化規則的制定,還可以借助世貿組織這個講壇解決貿易爭端。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推動下,WTO馬上要開始下一輪的談判,核心問題是如何擴大各國對美國等國占優勢的農業和信息、服務業的開放。中國如果現在不加入WTO,不僅將來加入更加困難,而且使我們在新一輪談判中沒育發言權,不能加強發展中國家這一邊的談判力量,這會使新一輪談判的結果對我們更加不利。這也是需要考慮的“未來因素”。

二、目前中國加入WTO的可能性

朱總理訪美,美國政府沒有批準在最后的協議上和中國簽字。由此也引起了美國商界的一片呼聲、一片反對,朱總理回國以后,又發生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作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事件。中美關系出現了急劇的惡化。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加入WT0的前景如何?

對這個問題要從我國的態度和美國的態度兩方面進行分析。

從我國的態度來講,最根本的問題是要分析加入WTO對中國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如果中國加入WTO好處大于壞處的話,那么不管中美關系發生什么變化,我們還是應該積極爭取加入。因為越是國際關系惡化、越是在國際上處于弱勢地位,我們越是發展經濟,越是要在國際上爭取我國的利益,越要通過進一步的開放來得到發展。西方國家本來就不是從我國的利益考慮,而是出于打開我國的市場爭取他本國利益的目的。這一點現在也沒有什么大的改變。我們還是要像過去一樣通過談判爭取我們的最大利益,做到權利和利益的平等。

從美國方面來講,這次事件也不會對中國加入WTO的談判發生大大的變化,既不會更好,也不一定更壞。不會更好,是因為他們不會因為覺得對你做錯了什么事情,出于一種抱歉的心理,來使中國加入WTO更好通過。美國有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的反華勢力仍在反華,他們也不會因為炸了你的使館而有所改變。但是也不一定更壞。這件事情,包括這一輪的風波以后,盡管美國的反華勢力在叫囂什么“中國政府組織游行,就是為了對加入WTO的問題要價”,但多數人還是從兩國經濟關系的角度來看問題。美國商界的游說活動也有所加強,對抵消反華勢力的增長有好處,但是也不會由此產生很大的改變。

中國領導人最近說:我們不會放棄我們的根本利益;再談13年也沒什么了不起的。這表明了中國的立場。在這以后,中國能否在今年加入WTO,實際上已經取決于美國人談判立場的改變。從目前看,中國在今年加入WTO的可能性目前還是有的,但不妨做一個“50%對50%”的估計。

三、中國在國際形勢惡化條件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首先是要加速國內的體制改革,盡快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才能真正提高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們再也不能“說廢話”了,再也不能抱有幻想了,只能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加快改革,抓緊把經濟發展上去。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國為什么要地理發展產業內貿易?發展產業內貿易對我國有什么好處?

產業內貿易會隨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而快速發展的。自關貿總協定成立以來,經過了多輪貿易談判,促進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率從40%下降到4.7%,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也下降了13.5%。大大地推動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尤其“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WTO的成立使全球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對產業內貿易的發展的作用有:①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也加速各國之間資源轉移和技術傳播,縮小了各國之間建立在資源稟賦和技術差距基礎上的比較差距,加劇了各國出口企業之間的競爭,使發展產業內貿易的物質(產品差別化)和市場條件(需求多樣化、規模經濟)日益成熟。②經濟一體化降低了經濟集體內部各成員之間的貿易障礙和差別貿易政策,基本上實現了商品、資本、人員和技術自由移動,為產業規模、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合適的空間,也就加快了各國之間的同類產品的貿易。

產業內貿易給參與國家帶來的好處,可以概括成以下幾點:

1、產業內貿易使貿易參與國獲得兩方面的利益:規模經濟導致的成本和產品的價格降低;消費者可以選擇差異性產品 ,提高其消費效用。

2、產業內貿易在增進一國物質福利的同時,能夠降低調整經濟結構的成本。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一國要參與國際分工獲得貿易利益,就必須同其他的國家在產業部門之間分工,對本國經濟結構進行調整,集中人、財、物扶持和發展本國的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壓縮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但社會經濟不是靜態的,各國的經濟隨時間在變化著,因而以傳統貿易理論為指導所形成的經濟結構永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個國家要發展產業內貿易,要參與國際分工以獲取利益,并不一定就要犧牲某些產業發展為代價,關鍵在于能否促進這個國家內部的一些差異發展高規模經濟,從而通過規模經濟和消費多樣化來增進該國的整體利益。如石化、電子等并非我國的優勢差異,但如果扶持發展這些差異,取得效益,就可獲得整體利益,還可帶動差異結構的升級換代,降低經濟結構調整的代價。產業內貿易可以推動一個國家的新興差異和主導產業的發展。

結論;產業內貿易發展與一個國家的新興差異和主導差異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技術密集型的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產品的附加值高,要求彈性大,生產規模和貿易規模持續上升,為產業內貿易發展提供了空間。同時,產業內貿易的發展加快了科學技術、管理經驗、企業家精神在不同國家同一行業內的傳播和擴散,提高同類產品的質量,并通過規模經濟,實現不同國家在產品層次上的分工,實現產品國際化。

綜上所述,隨著國際經濟的持續發展,國際貿易格局在不斷的變化。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產業間貿易模式。發展一種與經濟動態發展相一致的貿易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借以獲得動態的國際貿易優勢和國際競爭優勢。這種貿易形式就是產業內貿易。因為產業內貿易可以通過生產技術進步獲取規模效益,提高社會的物質福利水平,滿足人們對差異產品的消費,降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代價,帶動我國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擴大我國貿易空間,進而擴大我國的國際市場份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