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二戰后國際石油貿易現狀(二戰后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4-06-02 11:45:31 编辑: 来源:

蘭(占97.3%)、澳大利亞(87.2%)、南非(96.2%)等;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多以水電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貧乏的國家,多以進口石油為燃料的火電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發展核能,如法國(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電力工業分布特點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帶,約占世界發電量的90%以上。特別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總人口的11.5%,其電力卻占53%。近年中國發展迅速,1990年末裝機容量達1.35億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電中心建在煤炭豐富產地,往往形成綜合性工業區,如德國魯爾區、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烏克蘭的頓巴斯、中國的山西省、遼中南工業地區等為典型代表。且廣泛分布著坑口電站。電站建在消費地和港口區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為典型。

水力發電是潛力大的能源,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約22.6億千瓦,現只開發4.92億千瓦,發電約2萬億度。世界各國開發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巴西等,約占世界水力發電的1/2。水力資源60%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開發較遲。近些年,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等水電發展迅速。世界裝機容量在3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電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內瑞拉的卡羅尼河、美國的哥倫比亞河、俄羅斯的安加拉—葉尼塞河、加拿大圣勞倫斯河等12座。世界水電向大中型、梯級開發綜合利用方向發展,從接近用電中心向邊遠地區布局的趨勢正在發展。

核電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迅速。1990年占總發電量的16.8%。預計本世紀末將達到30%。現有30多個國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設中的有173座。美國、法國、俄羅斯、瑞典、德國、日本等較為發達。核電站多分布在海邊、江濱、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費區。

[編輯本段]世界鋼鐵工業

現代鋼鐵工業始建于19世紀初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鋼鐵工業發展緩慢,產量有限,生產國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總產量1.1億噸,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區,美國和西歐共占總產量的3/4,再加上原蘇聯則達87.5 %。這是戰前世界三大鋼鐵生產地區。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歐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源地,開發較早;美國起步遲,但發展迅速;蘇聯十月革命后,由于經濟發展與國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鋼鐵工業的發展。各國豐富的煤鐵資源,有利的經濟技術和方便的運輸條件都給各國鋼鐵工業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戰后,特別是5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迅猛地發展,產量倍增,鋼鐵工業地域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縱觀世界鋼鐵工業發展與布局,有以下幾個特點:

鋼鐵產量與鋼鐵生產國明顯增加,鋼鐵工業地域東移。50~60年代是世界鋼鐵產量迅猛發展時期。1950年只產1.89億噸,而1968、1972、1974年分別超過5億噸、6億噸、7億噸,到1979年達7.4億噸(歷史最高記錄),其間凈增5.5億多噸,年平均增長1900萬噸。同期,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國家由4個增加到16個,并出現了設備能力超過1億噸的國家。分析其迅速發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經濟類型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工業向重化工業發展,造船、汽車及建筑業的飛速發展,擴大了鋼鐵需求量,鋼鐵工業成為許多國家的重點發展部門。計劃經濟國家為加速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戰敗國要恢復發展經濟;西方老鋼鐵生產國要維持其壟斷地位;發展中國家為發展民族經濟的需要,都相繼擴大生產設備。其次,當時國際市場上的鐵礦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僅供給充足,且價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步伐。還有生產技術的變革,如頂吹轉爐與電爐煉鋼的廣泛應用等都是促使產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進入80年代,世界性經濟危機造成市場萎縮,能源供給緊張,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大調整等等,致使鋼鐵工業開工不足,產量停滯或下降。目前產量維持在6.7~9億噸。

世界鋼鐵工業地域結構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打破了過去高度壟斷局面,工業地域自西向東擴散的趨勢日益明顯。從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鋼鐵工業發展極為迅速,先后超過法國、英國、原聯邦德國,到1980年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蘇聯大力發展鋼鐵工業,于1971年超過美國,登上“冠軍”寶座。進入70年代后,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日益壯大,產量成倍增長。亞洲的中國、印度、朝鮮發展迅速,特別是中國1982年超過原聯邦德國成為世界第四鋼鐵生產大國,1990年生產6400多萬噸。拉美的巴西年產2600多萬噸,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產量增長也較快。過去非洲除南非外,幾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爾及利亞都有發展。實際上又呈現出由“北”向“南”擴展的新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鋼鐵工業明顯走向大型化、現代化。它適應技術經濟合理性的要求,經濟效益高。目前設備能力在500萬噸以上的鋼鐵廠有50多家,占世界鋼鐵廠生產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鋼鐵工業空間結構變化的特點

從內陸資源指向型向臨海消費地指向型布局是總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相當長的時間里,世界鋼鐵工業布局多屬內陸資源指向型。在煤炭煉鐵時代,工廠向大煤田、大鐵礦集中,煤鐵復合區是最理想的區位。隨著冶煉技術的改進,特別是煉鐵焦化的下降,則又多由就煤而轉向就鐵布局。于是形成三種鋼鐵工業地域類型區:在煤田區建鋼鐵聯合企業,以德國魯爾區、烏克蘭頓巴斯區,美國匹茲堡區等為代表;在鐵礦區形成鋼鐵工業基地,以法國洛林區,俄羅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我國的包鋼、馬鋼、武鋼等為代表,介于煤鐵資源運輸結節點(鐘擺式),以美國五大湖沿岸鋼鐵工業基地為代表。

5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向消費區布局成為主導方向。新廠多建在工業中心,形成鋼鐵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條件變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運輸條件的改善,特別是海上運輸的發展,運輸工具的革新,新資源來源地出現等。以鐵礦石生產為例,戰前開采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歐、北美幾個國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繼發現大型鐵礦區。如巴西、澳大利亞鐵礦石產量躍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為世界最大的兩個鐵礦石出口區。還有委內瑞拉、秘魯、利比里亞、毛里塔尼亞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鐵礦石產地產量減少,自給率下降,如法國原為凈出口國,目前1/3靠進口,使鋼鐵工業與鐵礦石生產地域脫節,而靠進口原料、燃料和鋼鐵廠多趨向消費區。其次是技術經濟的合理性,就地生產,就地消費,既節約時間又減少運費,可以降低成本,經濟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條無資源國家靠進原料、燃料在消費區建大廠的成功之路。

鋼鐵工業日益向沿海、河、湖發展

世界汽車工業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業的發展

試題: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對全球產生怎樣的影響

二戰中,日本遭到了慘敗。戰爭使日本喪失了235萬人口,戰爭中所侵占的朝鮮、南庫頁島和我國臺灣、東北等殖民地也隨之喪失,本土大部分城市遭到毀滅性轟炸。此時日本經濟已經崩潰,由于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工人大量失業,特別是軍需工業中至少有50%以上工人被解雇。同時復員軍人和海外撤退人員蜂擁而入,戰爭結束時失業人數猛增到1300萬。戰爭期間政府為籌措軍費,曾發行大量赤字公債。1944年以來,累積公債余款已超過當年度的國民收入。戰爭結束,中央銀行為了救急又大量發放貸款,使貨幣過量與物資奇缺之間的矛盾大大激化。當時日本學者形容日本前途是“迷霧茫茫、昏天暗地”。日本經濟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然而,日本經濟在戰爭的廢墟上,僅花了10年時間,就得到了迅速恢復。到1955年,日本的工業生產、國民收入、勞動生產率都超過了二戰前或恢復到戰時的最高水平。進出口貿易分別恢復到二戰前的90%和72%,國際收支出現了2.8億多美元的順差,外匯儲備達9億美元。同時,國內的通貨膨脹得到了控制,財政金融形勢也明顯好轉。

我認為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

1、實行戰略轉移,采取了適應國情、國力的戰略決策。二戰后,吉田茂政府委托一批專家學者,對日本經濟的出路進行研究。在《重建日本經濟的基本問題》報告中提出了經濟立國的方針,并指出,只有確立走經濟立國的道路,才能使日本經濟得到的恢復和發展。日本先后在煤炭、鋼鐵、電力、化肥等基礎工業和運輸業(鐵路、海運)進行恢復,并成立金融業對生產部門給予大力支持,使生產業有了明顯的發展。這些部門的迅速恢復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了廉價的動力、原料和運輸手段,從而又帶動和促進了整個經濟的恢復。根據日本缺乏礦產等自然資源的特點,大力引進技術水平高、能耗小的實用技術。

2、以美國為模式的民主改革。二戰后,以聯合國名義進駐日本的美國占領軍當局,為了“保證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和把日本完全納入到美國政治經濟體系之中,同時,也由于當時國際民主力量的強大壓力,推行了旨在消除支撐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政治機構和經濟基礎的政策。

3、美國的援助。二戰后,美國為徹底鏟除日本軍國主義武裝力量,削弱壟斷資本,推行了非軍事化的民主化改革。不久,時局發生了變化,前蘇聯與美國對峙。于是美國改變了對日方針,將其納入美國在遠東的反共戰略體系,從而放松對日本的限制,而改為扶植,希望日本成為抗擊共產主義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國還通過“戰領地區救濟基金”和“戰領地區經濟恢復基金”進行援助。從1946-1951年以各種方式共援助21.8億美元,占同期日本進口總額的40%以上。美國的援助以糧食形式支付,占出售所得款項的40%用于購買石油、化肥、棉花等急需的生產資料和加工出口的原料,這些對于緩解當時日本國內的糧食危機和發展經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4、朝鮮戰爭刺激。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后,日本頓時成為美國進行戰爭的軍事基礎和作戰物資供應地。這種迅速膨脹的“特需”給日本創造了廣闊的市場。促進了出口貿易,使得各個工礦部門都活躍起來。

1955年日本經濟得到了全面恢復,但與歐美國家相比其經濟實力相差甚遠。其時,國民生產總值為240億美元,僅為美國的6.7%,聯邦德國的56%。人均國民收入為194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排名第34。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都相當落后,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40%,出口商品中,輕工業品占62%。整個科學技術水平比歐美要落后20年,而在1956年-1973年間卻出現了異乎尋常的高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10.9%,翻了4番,增長了16倍。這在日本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中,日本已于70年代中期實現了工業和農業的現代化,企業管理也實現了專家化和科學化,主要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已達到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主要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也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

1、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強有力的國家干預措施。正是這種二戰前沒有得到切實發展且極不成熟的重工業在以后的20年得到充實和發展,才使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大國。

重化工業一經進入正式發展階段,很快就喚起了輕工業時期埋沒的國民力量,而且發展到一定程度,能為國內各類產業提供各種最適用的價格較低的鋼鐵原料、機械設備等產品和各種化工產品,并使技術熟練進而獨創。

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的加強,突出表現在大力扶植重化工業、新興產業和出口產業。在稅收、貸款、產業政策上給予特殊優惠。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還表現在,嚴格限制外國貨物和外資進口。日本政府規定,除隨先進技術進口的先進設備必需的原材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