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資企業海外并購過程中要注意(請各位經濟學高手幫忙)

时间:2024-06-02 08:48:05 编辑: 来源:

-2天。

似乎車企停產時間不算長,但停產一天給車企帶來的損失都是巨大的,而且停產時間越長,損失就越大。

位于中國的零部件企業在2月10日之后逐漸復工,相信會緩解整個供應鏈的壓力。

我國每年出口汽車零部件都能達到600億美元(約合4200億元人民幣)以上,占汽車制造業出口總額的75%以上,是汽車產品出口的主力。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超過13000家,年產值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在汽車制造行業整體表現疲軟的今天,仍然保持更強勁的增長力。這離不開零部件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也有零部件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占領更廣闊天地。

不過,中國出口的汽車零部件產品,大多產品附加值都比較低。玻璃、保險杠、線束、剎車片比較常見,但是汽車關鍵零部件占出口額度比例較低。這也就說明,中國零部件企業除了幾家巨頭之外,整體上還是代工工廠的水平。而代工工廠生產的模式,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顯然不再適合中國的國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年4200億人民幣的汽車產品出口規模中,有一定的份額還是由于外資企業在中國設立的公司出口的,并非是中資零部件企業出口。

這都說明,中國零部件企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向著零部件產業的核心地帶前進。另一方面,則是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結語: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影響全球產業發展

由于疫情的不斷蔓延,中國零部件廠商也被迫停產,產品交付也會延后。這打擊了依賴中國零部件的外國整車廠。

這兩天,中國的汽車制造行業和零部件制造行業開始漸漸復工,但湖北的企業還要等到下周才有可能復工。疫情對國外車企的影響可能還將持續。希望這次疫情能夠早點結束,讓人們的健康不要再受打擊。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請各位經濟學高手幫忙

什么是美國的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買粉絲://hi..買粉絲/ccc821125/ ) ,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 :購房者在購房后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后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貸款無處不在。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我們也知道,在這里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并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他們怎么買房呢?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準,他們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加18億美元壞賬準備。

面對來自華爾街174億美元逼債,作為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后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后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

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于次貸風暴。

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銀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已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據瑞銀證券日本公司的估計,日本九大銀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擔保證券已超過一萬億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內的五家韓國銀行總計投資5.65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者擔心美國次貸問題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強大沖擊。不過日本分析師深信日本各銀行投資的擔保債權憑證絕大多數為最高信用評等,次貸危機影響有限。

其后花旗集團也宣布,7月份有次貸引起的損失達7億美元,不過對于一個年盈利200億美元的金融集團,這個也只是小數目。

一句話:住房斷供,引起銀行倒閉,人民被迫減少消費,導致經濟蕭條,引起大公司利潤減少(甚至虧損),投資者信心降低,撤資,接著蕭條。。。。

他對全球范圍內有些什么影響

次借貸危機是美國格林斯潘時期后的一個病癥。當年美國中央聯邦儲備降低銀行利率,從而是很多子銀行大膽向母銀行借貸。我舉個例子,如果美國聯邦儲備把儲備率定為10%,有100美圓,那么聯邦儲備就會把90美圓借貸給子銀行或者金融機構,那么當子銀行拿到90美圓的時候,根據10%的儲備率,又可以借貸81美圓給社會,設想一下,100美圓,到最后可以變成多少美圓流入到市場。

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銀行手頭有很多資金,他們需要借貸給社會從而贏利。所以響應的,很多銀行降低信用貸款的門檻,使很多原來拿不到貸款的低信用和低收入者也拿到了買房貸款(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事實上美國當年經濟的繁榮很大程度是因為這點。當銀行大量的資金外流,從而使經濟的泡沫越來越多,伴隨著這種大量消費,通貨膨脹也隨之加劇(當然通過膨脹有很多因素引起,在這里我們只假想這個經濟體只有單純的這個事件存在)通貨膨脹的影響是不好的,政府當然知道這點,于是經濟需要降溫,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會壓縮消費和投資。在這種緊縮型的經濟情況下,很多企業的效益不好,銷量下降,這也影響到工人的收入等方面,但是銀行當年定下的還款利率是不會變的,所以有很多人,企業開始不能按時按期還款,甚至不還款,這樣就造成了金融的崩盤。

次借貸危機由美國發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必然會對世界很多國家產生經濟方面的影響。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當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時,首先影響的是中國的出口貿易。當然此次信用危機也使全世界大多數銀行開始審視自己的貸款政策。最直接的表現就在于大多數的銀行開始提高貸款利率。嚴格審核貸款企業或者個人的信用記錄或者經濟情況。對中國而言,也并非不是壞事,因為房價的離奇偏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貸款利率低,門檻低。而現在很多房產商都崩潰了,房價也有所下降。當然對中小企業,還有正在發展壯大的企業影響是非常大的,他們沒有穩定收益預測,也沒有雄厚的資產作為抵押,銀行幾乎不象那類的企業發放貸款,或者是以高利率發放貸款,這使得企業的發展成本增加,效益顯然的下降。現在的中國現狀是銀行基本抱著好企業大企業不放,你要多少貸款我都給,對于那些小企業,冷眼看待

次貸危機對中國影響到底多大

買粉絲.買粉絲fol.買粉絲 2008年03月27日 17:55 國際金融報

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在2008年以來沒有出現任何緩和的跡象。美國部分金融機構經營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次貸危機向全球范圍內擴散的速度也開始加快。為了緩解市場危機,一些國家央行通過注資、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統緊急注入流動性,一場全球范圍的救贖行動正在上演。在這一背景下,此次危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關于“次貸”形成的背景、表現和原因、損失及影響,以及一些國家應對危機的政策干預和效果評價等問題,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熱點話題。

美國次貸危機是指由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借款人違約增加,進而影響與次貸有關的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和流動性危機。在這一危機中,高度市場化的金融系統相互銜接產生了特殊的風險傳導路徑,即低利率環境下的快速信貸擴張,加上獨特的利率結構設計使得次貸市場在房價下跌和持續加息后出現償付危機,按揭貸款的證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發展,加大了與次貸有關的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風險的傳染性與沖擊力,而金融市場國際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動蕩從一國向另一國傳遞的速度。在信貸市場發生流動性緊縮的情況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波。

與傳統金融危機不同的是,次貸危機中風險的承擔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損失是不確定的。次貸的證券化分布以及證券化過程中的流動性問題,使得經濟金融發展中最擔心的不確定性通過次貸危機集中體現出來。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確定性造成了次貸損失的難以計量和對市場的巨大沖擊。既然如此,那么次貸危機會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有哪些有用的啟示呢?

由于我國仍然存在一定的資本管制,次貸危機通過金融渠道對中國經濟的穩定與健康的直接影響比較有限,對中國經濟的短期直接影響總體上不會太大。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與美國、全球經濟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中的間接影響不可低估。

(一)直接影響:比較有限

1、國內金融機構損失有限

國內一些金融機構購買了部分涉及次貸的金融產品。由于我國國內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從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較嚴格,這些銀行的投資規模并不大。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虧損數據,但這些銀行的管理層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貸的資金金額比重較小,帶來的損失對公司整體運營而言,影響輕微,少量的損失也在銀行可承受的范圍內。

2、國內金融市場動蕩加劇

隨著國內外金融市場聯動性的不斷增強,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持續動蕩,必將對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產生消極的傳導作用。一方面,會直接加劇國內金融市場的動蕩;另一方面,外部市場的持續動蕩會從心理層面影響經濟主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預期。以2008年年初為例,部分國際知名大型金融機構不斷暴露的次貸巨虧引發了一輪全球性的股災。1月份,全球股市有5.2萬億美元市值被蒸發,其中,發達國家市場跌幅為7.83%,新興市場平均跌幅為12.44%,中國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續動蕩所導致的不確定性會影響到市場的資金流向,加之香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