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中韓化妝品貿易現狀(小語種學什么好)

时间:2024-06-01 06:56:50 编辑: 来源:

受到其他日耳曼語系語言的重大影響,尤其是北歐語(北日耳曼語),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寫。

5、俄語

俄語(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之一,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母語使用人數和第二語言使用人數的第四大語言。使用俄語的人數約占世界人口的5.7%。俄語屬于印歐語系中斯拉夫語族內的東斯拉夫語支。

歷屆世博會上,中國的展館是什么樣子的?

1876年費城世博會:第一次由中國人選派代表參加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美國費城世博會。在這次博覽會上,中國展館占地“僅八千正方尺”,精心的布置,以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吸引了參觀者。一座木質大牌樓向北而建,上書“大清國”三個字,對聯一幅,曰“集十八省大觀,天工可奪;慶一百年盛會,友誼斯頓。”橫批為“物寶天華”。中國參展的商品共計有720箱,6801種,價值約白銀20萬兩。中國的絲、茶、瓷器、綢貨、雕花器、景泰藍等在各國展品中推為第一。中國的參會代表李圭寫下了一本《環逰地球新錄》,記錄了費城賽會的實況。中國赴會之物,計七百二十箱,值銀約二十萬兩。陳物之地小於日本,頗不敷用,此非會內與地不均,蓋我國原定僅八千正方尺,初不意來物若是之多也。地居院之西門內,左為智利、秘魯,右為日本、埃及、土耳基,對面為義大利、哪喴、瑞典等國。北向建木質大牌樓一座,上面大書“大清國”三字,橫額曰“物華天寶”,聯曰“集十八省大觀天工可奪,慶一百年盛會友誼斯敦。”此為德君(德璀琳)囑圭所擬者。兩旁有東西轅門,上插黃地青龍旗,與官衙一式,極形嚴肅。進牌樓,正中置櫥柜數事,高八九尺,仿廟宇式,亦以木制,涂金彩,四面嵌大塊玻瓈,儲各省綢緞、雕牙玩物、銀器及貴重之品;左列武林胡觀察(胡光墉)景泰窰器;右列粵省漆器、繡貨、鏡屏;后列各式烏木椅榻;再后為甯波雕木器、海關經辦磁器及粵人何干臣各種古玩;再后臨窗則為公事房。地方雖形挨擠而布置有法,愈覺華美可觀。物件悉遵華式,專為手工制造,無一借力機器。即陳物之木架、櫥柜以及桌椅鋪墊、公事房之陳設字畫,亦無一外洋款式者,悉為他國游覽官民目未經見,無不贊嘆其美,且云:“今而后知華人之心思靈敏甚有過於西人者矣。”南門外平屋,列各省絲、茶、六谷、藥材,亦皆海關經辦,由總院分列於此。藥材不下七百種,絲、茶亦各種俱備。洋人謂深得賽會本意,愿以他物相易。蓋皆為有用之品,可以增識見、得實益,非若玩好僅圖悅目者也。物產以絲、茶、磁器、綢貨、雕花器、景泰器在各國中推為第一,銅器、漆器、銀器、藤竹器次之,若玉石器,幾無過問者。……以上摘自李圭《環逰地球新錄·卷一(美會紀畧)》。(圖片: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中國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正式參加的世博會是1904年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當時清政府相當的重視參展,花巨資修建了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中國村和中國展館,并派出了由溥倫和黃開甲分任正副團長的政府正式代表團出席開幕典禮。中國政府參加本次世博會共花費170萬龍元。(圖片:買粉絲://買粉絲.expo2010買粉絲.買粉絲/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38.jpg)1905年列日世博會:1905年時值中國光緒末年,世界博覽會在比利時小城列日召開,清政府派員參加了世博會的展出活動。中國館于1905年2月竣工,包括國廳一座,公所2間,市房14間,是一座典型的中式風格的建筑。此外,在比利時人預定的包法利花園內還建造了中國博物院2間,市房10余間,寶塔一座。本次世博會我國得到超等榮譽獎及金銀各等獎牌共100枚,得獎數量與英、美、奧、意等國不分上下。(圖片:買粉絲://買粉絲.expo2010買粉絲.買粉絲/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40.jpg)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1915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因此對于巴拿馬世博會給予了高度重視,一面派員籌備政府館的建造事宜,一面著手展品的收集工作,中華政府館的建造集中了許多中式建筑的結構,較突出的反映了中國傳統政治型建筑的特色,在整個巴拿馬世博會各場館中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觀賞性。世博會會場各陳列館中,有中國展品參展的分別為工藝館、教育館、食品館、美術館、文藝館、交通館和礦業館。在這次世博會上,中國展品所獲獎項計1211枚,包括大獎章57枚,名譽獎74枚,金牌獎258枚,銀牌獎337枚,銅牌獎258枚,狀詞獎227枚。(圖片:買粉絲://買粉絲.expo2010買粉絲.買粉絲/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39.jpg )1926年費城世博會:1926年費城世博會上,除了東道主美國之外,當數中國與日本為參展作品之大家。中國以生絲、茶葉、江浙綢緞、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繡及翡翠等展品為主,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在現代工商業展品方面,也有印刷工藝、化妝品、革制品、電器、銅鋼制品等展品,并在各個獎項的角逐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內爭不斷、戰亂頻繁的年代,中國“以舊幫文物于賽重洋,略示一斑,以當全豹”自慰。上海天廚味精廠的“佛手”牌味精在這屆世博會上獲得了金獎,這標志著中國在化學工業上的飛躍。但是在費城博覽會上依然能看到中國與別國的差距:當時,鄰國日本不僅有茶葉成品及其包裝的直接展示,還有用模型布置的種茶、采茶、家居飲茶的場景,甚至還開設了茶館,使前來參觀的游客能親口品嘗。相形之下,中國的茶葉展示不免黯然失色。1926年是美國獨立150周年,《獨立宣言》是1776年7月4日在美國費城正式宣布的,因此美國政府決定在費城舉辦世博會,為期6個月,當年5月初開幕,10月底結束。1926年初,美國政府邀請中國的北洋政府參加。當時中國正處于大革命前夕,北洋政府已搖搖欲墜,無暇顧及這件事,既沒有派人負責籌備參展工作,也無法撥出經費,更沒有向各省征集陳列商品。然而,消息傳到上海后,上海商營界有識之士認為,美國是中國手工業品,土特礦產品出口的主要國家,不應該放棄這一個千載難逢的展示商品,贏得商機的國際窗口,于是,由上海總商會積極發動,聘請當時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協助籌備,孫撥款7,000美元,委托北洋政府駐紐約總領事館代為租定費城世博會中國展覽館館所,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外交總長顏惠慶以中國政府名義,推派紐約總領事張祥麟擔任費城博覽會中國代表團的總代表。代表團成員7人,所租的寓所處在費城貧民區附近,形同汽車間的街面底層房,7人統間,平時最多的就是大家吃蛋炒飯。1926年7月4日費城世博會開幕,各國陳列館又各自擇一本館開幕期。中國館于7月16日開幕,發請帖1000份。來賓如涌,中國館建筑取自古典宮殿樣式,帶有民族特色,陳列品里在國內預備會精選的產品,有絲、綢緞、織錦、字畫、陶瓷、漆器、翡翠、茶葉、罐頭食品、雨傘、商務印書館出版物、商務印書館的漢字打字機,美國人很歡喜。頗受來賓注意的是由南京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主持,展品里有一圖表,說明了中國五千年來教育進步歷程。在費城世博會后,中國又相繼參加了幾次,但是在這段時期,中國之參加世博會,依然停留在“點到即止”的狀態中。以下是新中國參加歷次世博會的情況: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以主題為“能源推動世界”的世博會在美國田納西州的諾克斯維爾舉行。中國館展出了太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能航標燈、太陽能電圍欄、沼氣利用以及各類工藝品等。展品中新能源技術、長城磚、西安出土的秦兵馬俑以及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引起了轟動。諾克維斯爾世博會是新中國首次參加的世博會,也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在大型國際展覽會上的首次亮相。但是,中國此時面對的已非傳統的世博會。沒有了13公里長的展臺,沒有了機械擺放的十萬余件展品,更沒有了什么“巴拿馬金獎”,有的只是一個大型的主題公園。一個國家一個展館,每個展館的布置濃縮了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展現了這個國家的風采。初次亮相的新中國在中國館的布置中,以工藝美術品為主,輔以新能源技術,陳列在館外的輕便、精致的太陽灶具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而在一幅氣勢磅礴的巨幅城照片下面陳列長城磚和秦兵馬俑更是獨具匠心,中國館博得了滿堂彩。美國媒體評論說:“中國正在利用長城磚同1982年世博會的觀眾建立友誼”。1984年新奧爾良世博會:以“世界河流、淡水——生命的源泉”為主題的世博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舉行。中國館主要介紹了中國古代和現代水源開發及利用的情況和成就,展出了中國古代和近代開發水利資源的文物照片、復制品、模型、中國輕工業品、紡織品、手工藝品、秦鐘和秦碑等文物。1985年筑波世博會:以主題為“居住與環境——人類的家居科技”的世博會在日本新城筑波市舉行。中國館展出了中國古代和現代的科學成就以及具有民族特點的各種文化與生活用品。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以“世界在運動,世界在交流”為主題的世博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面積為1800平方米的中國館展出了中國古代有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交通和通訊工具。1988年亞布里斯世博會:以“技術時代的娛樂”為主題的世博會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開幕。中國館展現的360度環幕電影—《華夏掠影》受到熱烈歡迎。同時,中國館先后被評為五星級展館及最佳展館,這是中國參加世博會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中國館的接待觀眾為500多萬人次,成為這次世博會中接待觀眾最多的國家館。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以“發現的時代”為主題的世博會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市舉辦。中國的展品中有四大發明、西漢渾天儀和東漢地震儀的模型、指南匙、指南車、指南龜、指南魚和秦兵馬俑等。現代高科技展品中有西昌火箭發射塔模型,長征2號、3號、4號和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模型等。中國館被評為五星級展館。1992年熱那亞世博會:以“哥倫布:船舶與海洋”為主題的世博會在意大利熱那亞市舉行。中國館共接待觀眾150多萬人次。1993年大田世博會:以“新的起飛之路”為主題的世博會在韓國大田市舉辦。中國館展出了中國古代和現代航天科技、水利資源開發和利用、傳統文化及民族工藝等。韓籍華人肖貴榮先生在參觀中國館后說:“韓國人一直認為中國很窮,要比韓國落后20多年。參觀中國館之后,他們不相信這是中國人的展館,不相信中國已掌握了諸如運載火箭、人造衛星等高科學技術。他們自此開始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認為中國很了不起。”在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世博會上,中國館內首次搭建了360度環幕電影館,放映《華夏掠影》。在18分鐘的放映中,觀眾似乎跨越了數千年時間和數萬公里距離,既看到中國的歷史,又可想象到它的未來。在這屆世博會上,中國館先后被評為五星級展館及最佳展館,這是中國參加世博會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中國館接待觀眾350多萬人次,在國家館中名列榜首。同時并被評為5大最佳展館之一。(圖片:買粉絲://finance.sina.買粉絲.買粉絲/roll/20040216/1659633221.s買粉絲 )1998年里斯本世博會:以“海洋——未來的財富”為主題的世博會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辦。中國館分為海洋開發和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火箭模擬發射衛星表演和環幕電影館等4大部分。主要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介紹了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7次遠涉重洋的歷史。 (圖片:買粉絲://買粉絲.expo2010買粉絲.買粉絲/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42.jpg)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以“人類-自然-技術”為主題的世博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中國館由信息高速公路展區、未來航天展區、現代展區、古代展區和環幕電影等五部分組成主題區域。中國館以其獨特的外裝修和豐富的展覽內容吸引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中國館是世博會中參觀人數最多的展館之一,也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