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以克魯格曼為代表的新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的異同點?)

时间:2024-05-22 00:24:26 编辑: 来源:

是不可能的,硬要推行,一定弊大于利。

相反,新貿易理論中關于商品生產模式和貿易模式的不確定性問題以及國際商品中存在“經濟租”(即壟斷利潤)的問題的提出能給我們一些借鑒意義,尤其對發展家的貿易政策具有指導價值。

“經濟租”存在的問題以上已有過一些理論上討論,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其政策意義。當沒有對外貿易時,一國的“經濟租”是生產者向消費者獲得的超額利潤,只是財富在一國不同的集團間的重新分配。而一旦加入了國際貿易行列,則牽涉到財富在不同國家間的分配問題。由于各國都是主權國家,有權利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然而一味地保護和封閉又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根據新貿易理論,發達國家通過規模經濟優勢和壟斷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超額壟斷利潤,而這種規模經濟和壟斷優勢主要源自國家的大小和經濟規模。根據平等的國際關系的原則,國家大小不應成為一國侵占別國利益的依據。因此,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發展中國有理由要求適當程度的關稅保護,使發達國家的超額利益部分回流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不得以自由貿易為借口,限制發展中國的權利。

四、新貿易理論的地位和一點缺憾

首先,我們認為,新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發展而不是全盤否定,傳統貿易理論的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下的2×2×2 模型不過是新貿易理論J×N×M模型的一個特例,事實上, 傳統的貿易理論仍能夠解釋一部分貿易現象。即使在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新貿易理論指出,只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將規模經濟和壟斷產生的壟斷利潤,看成是“家才能”這種虛擬要素的報酬(這種假設不盡合理),那么貿易商品所體現的要素凈含正確量仍反映了國家間的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也就是說,新貿易理論兼容了傳統貿易的正確結論,并有新的發展,從本質上說,是將傳統貿易理論的相對要素稟賦原理修正為相對要素稟賦和規模經濟優勢原理。

其次,我們說,新貿易理論沒有否定比較利益原則。事實上,它也無法否定比較優勢原則,因為“取長補短,發揮優勢”是世之公理。問題是比較優勢從何而來。新貿易理論指出,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是比較優勢的來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規模經濟優勢帶來的比較優勢。而規模經濟優勢不僅取決于國家大小和國家經濟規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產業的干預情況。因此,在這一點上,新貿易理論又擺脫了完全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陰影,強調了人的行為的重要性,這和當前的主流經濟學是相通的。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新貿易理論在比較優勢原則無可辯駁的正確性的旗幟下,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成功地描述了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各種現象,理所當然是當今的標準國際貿易理論。

最后,我想指出一點新貿易理論中的缺憾與大家商榷。新貿易理論在建立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時,認為商品的價格可以納入一般均衡的經濟系統中而內生地決定。但現實情況是,在不完全競爭和進入受到限制的行為中,商品的價格往往是壟斷或寡占行業。根據經營計劃(或長期利潤最大化原則)而不是根據短期利潤最大化原則確定的。因而,商品價格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外生變量,或者說應考慮外生力量對其影響。單純地將其視為內生變量有失嚴謹和完

新經濟地理學核心內容

保羅· 克魯格曼是當代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憑借自己的天才與勤奮,開拓出新貿易理論、經濟地理學等全新的研究領域,對當代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008年克魯格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將此獎項頒給他是為了表彰其“證明了規模經濟對貿易模式及經濟活動區域的影響”。克魯格曼獲獎的原因是,他從1979年就開始從事的研究解釋了國家之間的貿易模式,以及何種商品出自何處及為什么會這樣。

傳統的貿易理論包括:①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論(絕對比較優勢論):認為各國相同產業生產成本存在差異,貿易可使各國按生產成本最低原則安排生產而獲利。②大衛·李嘉圖的相對成本說(相對比較優勢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不是絕對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對成本的低廉。每一個國家,不管處于何種發展水平,均可生產本國相對成本低的產品,然后進行貿易。③俄林的資源察賦說:將國際貿易的決定因素由勞動成本差別推廣為生產要素投入量的相對差別,認為各國生產要素資源的相對豐裕程度(資源察賦狀況)是決定國際貿易產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顯,以上貿易理論均基于國家間的差異,尤其是生產要素的相對差異(絕對差異可作為相對差異的特殊形式)來解釋貿易。這意味著,國家間的相似性與貿易量之間有相反的關系。然而,大量的世界貿易,大多數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間的貿易,是在生產要素察賦相似的國家進行的。而且,戰后以來的大部分年份,工業國之間的貿易占這些國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以大多數標準衡量,這些國家在生產要素察賦上,越來越趨于相似。它們的貿易產品種類也相似。新貿易理論就是試圖解釋這種貿易現象。

1、相似條件下的貿易理論

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也承認國家之間的差異是貿易發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觀點與傳統貿易理論有以下明顯不同之處。

(l)克氏認為,國家之間的貿易,尤其是相似國家同類產品的貿易,代表了這些國家根據規模收益遞增原理而發展專業化的結果,與國家生產要素享賦差異關系不大。李嘉圖等人的相對優勢與貿易理論的基點是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不變。新貿易理論則與此相反,假設市場環境為不完全的流行特點。在規模經濟和收益遞增的驅動下,產出規模擴大帶來生產成本下降。各國通過發展專業化和貿易,提高其收益。

(2)在以上理論前提下,各國發展何種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歷史偶然性。某一特定產品的生產區位,在較大程度上是不確定的和歷史依賴的(history一dependent)。克魯格曼曾列舉一些例子說明這種歷史依賴性。如1895年美國佐治亞州的達爾頓(Dalton)一個女孩為了送朋友結婚禮品,制作了一件簇狀床罩。這種特殊的手工藝結婚禮品,使得達爾頓在二次大戰后成為美國的地毯制造之都。全國最大的20家地毯制造公司中,有6家位于達爾頓;該市和鄰近地區有2萬人在地毯制造部門就業。其它如紐約州特洛伊的衣領、衣袖制造,紐約州的格拉弗斯維爾(Gloversvine)和約翰斯敦(J。hnston)的皮手套制造,麻省東北部的制鞋業等,均有與達爾頓相似的原因。但是,一旦區域專業化格局形成以后,這種格局將通過貿易不斷積累發展下去。推延至國家之間,也就是說,國家之間的專業化和貿易格局,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path一dependence)。

(3)在不完全競爭和同類產品貿易的條件下,生產要素的需求和報賞狀況,取決于微觀尺度上的生產技術條件。生產技術變化,可以改變生產要素的需求結構和收益格局,從而影響相似要素條件下的貿易,促成同類產品的貿易。

(4)新貿易理論認為,不完全競爭和收益遞增的存在,為國家和區域采取戰略性貿易政策,創造競爭優勢提供了可能。比如,有一些部門規模經濟(尤其是外部經濟)十分突出,區域可以通過促進這些部門的出口和發展,獲得競爭優勢。也就是說,戰略性貿易政策,可以使一個國家改變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專業化格局,向有利方向發展。

二、新經濟地理學主要理論

克魯格曼創建器“新經濟地理學”是受“新貿易理論”的啟發,在很多時候“新經濟地理學”都是新貿易理論的延伸。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完全植根于新古典主義傳統(即基于理性個人行為假設的均衡模型),偏向靜態、完全競爭和不變報酬的研究。大部分模型構建將世界想象為沒有運輸成本的世界,國際貿易模式由技術差異或要素稟賦引起的比較優勢來決定。基于很大一部分國際貿易發生在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之間的事實,克魯格曼構建了一種即使沒有比較優勢的國家也會以提高福利為目的進行貿易的模型。1979年他在對廠商層次規模報酬遞增和消費者多樣化偏好效應的討論中,暗示了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并借用迪克西特與斯蒂格利茲(Dixit—Stiglitz,D-S)模型來建立他的觀點。克魯格曼認為其“新經濟地理學”最大的貢獻是幫助結束了主流經濟學家不考慮空間結構問題的做法。

新經濟地理學沿襲了傳統經濟學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壟斷競爭、替代彈性效用函數和冰山運輸成本基礎上將現實世界數學化、抽象化和模型化。通過描述經濟活動集聚的向心力和使經濟活動分散的離心力,揭示經濟活動的地理結構和空間分布如何在這兩種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集聚以及其微觀基礎決定因素。目前,新經濟地理學第一代理論已經發展成熟,主要包括:核心—邊緣理論、城市演化理論和集聚與貿易理論。

1.核心—邊緣理論。克魯格曼提出的核心—邊緣理論奠定了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的基本框架。該理論通過離心力和向心力解釋了報酬遞增、運輸成本和要素流動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終演變出完全不同的經濟結構。離心力來源于某種固化效應存在而導致交易成本增大,向心力則主要取決于激勵勞動者更接近消費品生產商的“前向聯系”以及激勵生產者集聚在較大市場的“后向聯系”。例如,如果某地區聚集有較多的公司,那么這個地區產品差異顯著,競爭激烈,而且在同等條件下,該地區工人將擁有較高的實際收入,進一步誘使大量工人向該地區遷移;工人數量的增加會通過需求拉動效應擴大市場規模,產生克魯格曼在國際貿易中分析的本地市場效應。如果此時運輸成本降低到某一適當水平,則激勵每種產品的生產將會只集中在某個特定的地區。因而,當運輸成本足夠低、產品差異性顯著和生產規模足夠大的前提條件下,“前向”和“后向”關聯足以克服非流動性農民產生的離心力,經濟將會演化成“中心—外圍”模式,即所有制造業都集中在一個地區。

新經濟地理學的城市與區域演化理論一方面關注集聚的空間分布,比如集聚的數量、規模和產業間的空間協同等現象;另一方面抽象化集聚的內部空間結構,將城市抽象為區位空間中的一點。克魯格曼在馮·杜能的基礎上建立了動態多區域模型,將城市定義為被農業腹地包圍的制造業的集中地,并且抽象為空間結構均衡的等距離分布的集聚點。隨后,藤田昌久和克魯格曼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心城市的存在來自于前向和后向聯系的作用。他們認為,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導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遠離中心城區,從而形成了眾多新的城市。一旦城市的數目變得足夠多,由于向心力和離心力的相對力量的存在,城市規模和城市之間的距離往往保持大體固定水平。隨著農業、工業運輸成本的相對下降,則可能最終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組成的大都市群。

3.產業集聚與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通過細微修正中心—外圍理論,把研究重點從集聚資源轉到特定產業的地域集聚,并進一步從產業之間的關聯、運輸成本和要素的流動性來研究產業集聚與貿易。克魯格曼認為產業的“后向關聯”和“前向關聯”是促進產業聚集和區域專業化發展的兩種力量,上游和下游生產商由于運輸成本和遞增回報的影響集中在單一區位。一方面,產業集聚依賴于在該產業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間投入等商品支出),一個較大規模的產業則恰恰能提供該產業的較大市場,商品生產者則被激勵到上游產業區位布局生產;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規模經濟的存在,具有較大規模產業的地區將為最終商品的生產者提供多種中間投入品,降低該產業的最終商品的成本,激勵中間產品的生產者在所控制的最大市場內布局生產,而這卻恰恰是下游產業。所以,在特定的地域,“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效應可以產生一種專業化過程,使制造業或特定產業集聚到有限的幾個地區。

戰略性貿易政策的概念是什么?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詹姆斯?布朗德、巴巴拉?斯潘塞等人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所謂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發達國家通過關稅補貼等實現規模經濟效益,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本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