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文獻(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有什么影響?具體分析。)

时间:2024-06-03 13:57:04 编辑: 来源:

發展新道路。

三、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1. 發展低碳經濟,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有一種誤解認為,要發展低碳經濟就要拋棄鋼鐵、建材等高耗能的產業,因而不能發展低碳經濟。但我國處于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鋼材(4358,21.00,0.48%)、水泥、電力等的供應保證,這些“高碳”產業是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帶動產業,也無法通過國際市場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這些產業的發展有其合理性。要通過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的碳強度,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2.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氣不足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屬于“高碳”能源,我國也沒有廉價利用國際油氣等“低碳”能源的條件。發展低碳經濟,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費的碳排放。

3.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路徑。我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轉型的最大挑戰。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可以實現這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4.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游戲規則”制定的途徑。雖然我國工業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產業結構、技術革命等后發優勢,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不得不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于利潤“微笑曲線”下端。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與發達國家共同開發相關技術,還可以直接參與新的國際游戲規則的討論和制定,以利于我國的中長期發展和長治久安。

四、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

近幾年來,隨著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將人類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困局凸顯得淋漓盡致,目前所有國家都認為發展低碳經濟是突破這一瓶頸的最終出路

縱觀世界各國應對低碳經濟發展所采取的行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關鍵因素,政府主導和企業參與是實施的主要形式。對中國來說,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構建低碳發展產業。要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轉變,并將其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一步強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產品的出口政策,努力開發和生產高附加值、低能耗產品,實現整個產業結構的低碳化。

2. 發展壯大循環經濟,重點抓好工業節能減排

發展循環經濟,將減量化放在優先位置,減量化從減少生產環節入手,推進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持續推進節能減排,當前的重點應放在工業節能上,這是由我國發展階段和工業能耗所占比例決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長;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和評價考核,切實完成“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約束性指標。

大力推進生態農業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大幅度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農林剩余物可綜合利用作為飼料、肥料、菌類基料、工業原料和發電原料,減輕焚燒對城市和機場周邊的環境污染;加快太陽能和沼氣技術的推廣普及,既增加農村能源供應,又改善農民的衛生狀況,保障食品安全。

3. 用低碳理念規劃和建設,開展低碳經濟試點

建設低碳城市和基礎設施。將低碳理念引入設計規范,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設中,推廣利用太陽能,盡可能利用自然通風采光,選用節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統;選用保溫材料,倡導適宜裝飾,杜絕毛坯房;在家庭推廣使用節能燈和節能電器;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重視低碳交通的發展方向。加強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建設形成機動車、自行車和行人和諧的道路體系;建設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減少運輸工具空駛率;加強智能管理系統建設,實行現代化、智能化、科學化管理;研發混合燃料汽車、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使用柴油、氫燃料等清潔能源,減輕交通運輸對環境的壓力。

選擇典型地區、城市和重點行業進行低碳經濟試點。借鑒國際經驗,出臺發展低碳經濟的指導意見,引導地方和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綜合考慮經濟、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價格形成機制,為我國塑造一個可持續的低碳未來。

4. 積極鼓勵技術創新,鼓勵低碳友好型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

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一個重要的支撐就是“低碳技術”,因此,發展低碳技術成為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

從當前中國國內外低碳技術現狀來看,短期內,中國應該大力發展節能與能效提高技術,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清潔、高效開發和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從中長期看,中國的主要技術研究領域應當包括:主要行業CO2和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與處置利用技術,生物與工程固碳技術,先進煤電、核電等重大能源裝備制造技術,CO2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不僅要大力發展先進低碳技術,更要注重科技創新和低碳技術在其他行業中的應用,以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的低碳化。

5. 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制保障機制

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是政策制度的創新和制定,這是解決我國低碳技術創新問題的重要舉措。當前應該加強低碳經濟發展法制保障機制的建設,要制定《低碳經濟法》,抓緊制定《可再生能源法》與《節約能源法》(已修訂)配套規范性文件,要適時開展一些環境和資源領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礦產資源法》、《煤炭法》、《電力法》等,抓緊制定和修訂節約用電管理辦法、節約石油管理辦法、建筑節能管理條例等,強化清潔能源、低碳能源開發和利用的鼓勵政策,并通過采取行動落實這些法律,支持企業走發展低碳經濟的道路。

總之,中國應該積極應對低碳經濟,建立與低碳發展相適應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鼓勵低碳發展的國際國內政策、法律體系和市場機制,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 低碳經濟[EB/OL].

[2] 成西,低碳生活就在身邊 [N].天津日報.2010-01-05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大學生活又即將即將結束,眾所周知畢業前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有計劃的、比較正規的檢驗大學學習成果的形式,那么應當如何寫畢業論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篇1

[1]陳策.外國直接投資的國際貿易效應:基于我國行業數據的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7(3):28-33

[2]陳麗珍,王術文.技術擴散及其相關概念辨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5(2):56

[3]黃曉玲. 我國中西部區位優勢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類型定位[J]. 國際貿易問題, 2003,(01) .

[4]姚利民 ,唐春宇. 獨資與合資方式的技術溢出效果比較[J]. 國際貿易問題, 2005,(10) .

[5]崔到陵,任志成. 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人力資本成長的實證分析——以“長三角”為例[J]. 國際貿易問題, 2006,(03) .

[6]平新喬等.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企業的溢出效應分析:來自中國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閉.世界經濟,2007(8):3-13

[7]秦曉鐘,胡志寶.外商對華直接投資技術外溢效應的實證分析[J].江蘇經濟探討,1998(4):47-50

[8]饒燕.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技術擴散途徑的門檻回歸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工業大學,2007

[9]Cheung, K.Y., Lin P. Spillover effect 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rovince vincial data [J] .China E買粉絲nomic Review, 2004, 15 (1):25-441.

[10]Hejazi,Walid,Sufarian,Edward.A.Trade,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R&D Spillover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買粉絲nomics, 1999, 30 (3) :491-511 .

[11]Kokko, A.T. Technolog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 42 (2) :279-293 .

[12]熊晶晶,史本山. 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機理研究[J]. 商業研究, 2006,(22) .

[13]陳濤濤,宋爽.影響外商直接投資行業內溢出效應的政策要素研究[J].金融研究,2005(5):56-66

[14]崔到陵,任志成.外國,[J].國際貿易問題,2006(3):87-93

[15]代謙,別朝霞.外國直接投資、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的.數據[J].經濟論壇,2006(4):59-65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篇2

[1]李麗.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財貿經濟,2014.

[2]郭璟坤.論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

[3]王舒.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當代經濟,2011.

[4]龍寧曲.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

[5]鄭歡.探討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

[6]劉琦.低碳經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發展態勢探討[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

[7]王杰.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4(03).

[8]謝守紅,薛紅芳,徐西原.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結構轉型研究綜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3(02).

[9]龍寧曲.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

[10]丁黎.低碳背景下我國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67-72+92-93.

[11]郭璟坤.論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2)

[12]孫丹,譚芹蘭.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國際物流發展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15,07:88-90.

[13]鄭崢.國際貿易規則視角下低碳經濟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6,06:14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