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上海頌貫貿易有限公司(太平軍曾幾次進攻上海和太平軍在上海的有關資料)

时间:2024-06-02 14:29:16 编辑: 来源:

于抓住典型細節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閃光的東西來表現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寫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和電影家協會的理事,現在“八一”電影制片廠任編劇。

王愿堅是解放后成長起來的作家。雖然他沒有親歷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斗爭生活,但是他在做記者、編輯期間,接觸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還訪問過江西老革命根據地,到當年紅軍長征路上采訪。這使他有可能表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史詩般的生活。從1954年起,他開始發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黨費》、《后代》、《親人》、《珍貴的紀念品》等。建國十周年時,出版了選集:《普通勞動者》。

王愿堅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和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生活,構思精巧,主題鮮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細節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閃光的東西來表現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寫得真切感人。

解放戰爭期間,在華東野戰軍一個縱隊的報社任編輯和記者。1947年入黨,1952年調《解放軍文藝》任編輯。1956年至1966年,參加革命回憶錄《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兩次到長征路上采訪。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足跡》《路標》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與陸柱國合寫)。

《燈光》讀后感

:我們看書、學習和工作大都離不開燈光,提到燈光,我不猶得想起了大作家王愿堅寫的一篇課文-----《燈光》。這篇課文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主要講了,八路軍突擊的事情,讓部隊找到突破口,為了今后的孩子能在電燈下讀書,郝副營長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本篇文章有兩處地方,使我又感動又深有體會。第一處:“赴明兒勝利了,咱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我讀了這句話,我知道郝副營長對勝利充滿了無限的信心,同時也期望自己用上電燈,孩子們也用上電燈,在明亮的燈下學習、讀書。我感到了郝副營長他很關心下一代,為了讓孩子在燈下學習,他要在戰爭中取得勝利。郝副營長和我比,我則顯得很渺小,因為我不懂得關愛他人,自從“見了”郝副營長,我就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的品質。第二處:“這位年輕的戰士不惜自己的生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我讀到這里很感動。郝營長犧牲了,可他的犧牲是為了孩子,為了讓他們用上電燈,在燈下學習,所以他的犧牲是光榮和偉大的。他在犧牲前想的還是孩子,關心的還是他人,這種高尚的精神深深的將我折服。同時我又覺得很慚愧,以至一時說不出話來。郝副營長犧牲前還沒見過電燈,確實有點遺憾。我雖見過電燈,但我也要珍惜美好的時光,不留一點傷感。全文讀完了,郝副營長的崇高品格和他心中的電燈,一直刻在我腦海深處,永遠牢記,牢記在心。

太平軍曾幾次進攻上海和太平軍在上海的有關資料

上海自鴉片戰爭開埠,至太平天國時期,已初步發展成“洋貨百物輻輳”的通商港口,對于定都南京(天京)的太平天國而言,奪取這個長江口的出海口,不但可以截斷清廷南北漕運的命脈,更可憑借通商口岸的便利,發展與西洋各國的貿易,獲取穩定的外國武器和軍事物資供應源,同時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

在1853(清咸豐三、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春太平軍剛剛占領天京時,上海的防御是相當空虛的,清蘇松太道吳健彰拼湊了一些兵勇并雇傭洋船,但兵勇中有許多廣東潮勇,而這些潮勇中又有相當多小刀會眾,其戰斗力相當低下。當時英、法等國尚未能在上海獲得租界,和清廷矛盾尖銳,且懾于太平軍的勝利威勢,普遍持坐觀成敗態度,英國公使文翰就幾次拒絕了吳健彰等要求“助剿”的請求,這時太平軍如果決議先取蘇南,再攻上海,成功機率是很大的。但洪秀全、楊秀清等過于樂觀估計了形勢,在定都不久就派出大量精銳“掃北”,企圖一舉攻克北京,消滅清廷,隨即又為了解決天京守軍糧食問題派兵西征,略取上游糧源,剩下的兵力有限,只能困守天京、鎮江、揚州三地,無力再行東下,貽誤了奪取上海最有利的戰機。

當年9月7日,小刀會起義占領上海縣城,此前及此后還曾一度奪取嘉定、青浦、寶山、南匯、川沙等縣、廳,起義后不到一個月,首領劉麗川等就改用太平天國年號,派人分水、陸兩路向天京天王洪秀全送奏章,表示愿意服從太平天國的領導,但兩封信都未能送到。在起義前,小刀會曾派人向太平軍請兵攻打蘇州、常州,時在1853年4月間,此刻太平天國主持軍政大計的東王楊秀清聽說小刀會起義,便寫了一封檄文,一方面質疑小刀會為何遲遲不按約進兵,另一方面勸說他們歸附太平天國,這封信是否送達,不得而知。但自此直到1855年2月17日小刀會退出上海,太平軍始終未向上海派出一兵一卒。

太平軍與小刀會都有聯合的愿望卻終于未能聯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小刀會方面,雖然他們尊奉太平天國年號,使用其旗幟,甚至在布告中引用太平軍常用的《圣經》語言,但他們仍然自稱“大明”,崇拜偶像并吸鴉片,這些都為天國教義所不容;在太平天國方面,除了主觀上的問題,客觀上兵力不足,清江南、江北兩大營近在肘腋,也的確難以分兵遠顧。鎮江守將羅大綱本系天地會眾,和小刀會有較深淵源,曾在儀征準備皮篷小船600只,打算順江突破清水師封鎖,支援上海城,但羅不久便被調離,此事就此擱置,太平軍又浪費了一個獲得上海城的良機。

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東王楊秀清以下大批太平軍領袖、骨干將士不是被殺,就是出走,太平天國勢力大衰,疆域日蹙,再無力東顧。直到1860年5月,太平軍集中兵力,用“圍魏救趙”之計大破清江南大營,并在很短時間內席卷蘇南,這才再一次把奪取上海提到議事日程上。

自1860年6月至1862年10月,太平軍曾三次進攻上海,與淮軍、中外混合的洋槍隊以至英法正規海、陸軍進行了多次激烈戰斗。現就這三次上海之役概述于下。

李秀成

&rs=n

戰前準備:

太平軍方:

6月2日,太平軍李秀成部攻克蘇州,建立了蘇福省,蘇州也成了此后各次進攻上海之役的后方基地。23日,李秀成部將陸順德、麥冬良自昆山進克嘉定縣城,這是太平軍所攻克的今上海縣境第一座縣城,26日,退出嘉定,7月1日,攻克松江府城,斬清婁縣知縣卞乃澠;22日,乘勝再占嘉定,與此同時,另一支太平軍賴文光部(屬英王陳玉成)也攻克青浦縣城,建立了進軍上海的橋頭堡,此前,忠王部下大將陳坤書、陳炳文攻克嘉興府,從南面對上海形成包圍之勢。

陸順德部是偏師,兵力不多,而賴文光部則多為新兵,戰斗力更差,兩部并無進攻上海的實力,而此時忠王李秀成的主力卻滯留蘇州長達兩月之久。其按兵不動的原因,一是新占地區內有槍船、團練等大量地方武裝需要剿撫;二是天王所給的一個月期限已到,英王陳玉成堅持要與忠王一起按約定西援安慶,兩人爭議不下,以至需要干王6月下旬專程趕來蘇州協調;三是忠王在短短一月內大量收編降卒,部隊規模急遽膨脹,需要一定整編、訓練時間才能出戰。

在此情況下忠王一面命令陸順德等積極進擾,一面采取政治、外交手段,企圖以謀略攻取上海。6月23日,美國傳教士海雅西等三人自上海訪問蘇州,和忠王進行了氣氛友好的會談,旋即返滬, 6、7月間,英國傳教士艾約瑟等5人也抵達蘇州 。由于忠王昧于國際大勢,誤以為和太平天國同樣信奉上帝的歐美各國也與他們一樣由官員兼任傳教任務,把他們當作“外國文官”,并興奮地派人上奏天王洪秀全,報告“洋人來降”,并請求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和洋人有過交往的干王前來蘇州“和教洋人”;天京方面對“洋人來降”同樣十分興奮,不但下詔嘉獎了忠王,還特意一并褒獎了洋人。8月2日,專程再次趕到蘇州的干王會晤了第二次來訪的艾約瑟等,由于干王曾在香港、上海居住,和幾位傳教士熟識,會談氣氛較為融洽。

幾位傳教士面見忠王時曾遞交了英文名片,這更加深了不識外文的忠王的誤解,以為他們是“來投芳版”的政府官員,遂產生了利用和他們同樣信奉上帝、此前又把咸豐皇帝趕出北京城的“洋官”為內應,和平進駐上海城的意圖。自6月至8月,忠王、干王多次托傳教士帶信給各國公使,希望它們支持、至少不干涉太平軍進駐上海,由于在此期間從上海前來蘇州等地做軍火和其它生意的外國人絡繹不絕,其中頗有隨口對太平軍表示贊賞的,這更讓忠王等覺得洋人對太平軍至少沒有惡意。

在外交努力的同時他們也積極聯絡其它內應。據忠王自己7月6日給陸順德信中說,上海清軍中有“三千余”兩廣兵勇愿為內應,實際上內應者系清方下級軍官、廣西人余義政、郭功德等,總數不過百余人。

大勝之余、門戶在握、洋人支持,兵勇內應,這些“有利因素”綜合起來,自然讓忠王和他的部下對輕取上海充滿信心。

上海世博知識

2010年上海世博會名稱和主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正式名稱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0年世博會或上海世博會。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2010年上海世博會起止時間

上海世博會的展期為6個月,2010年5月1日開幕,10月31日閉幕。

世界博覽會由來

古代的人們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博會舉辦國家和舉辦城市

至2000年,已有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比利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意大利、韓國、葡萄牙和中國13個國家計24個城市舉辦了世博會(包括注冊類的綜合性世博會與許可類的專業性世博會)。

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織機構

中國政府成立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簡稱組委會),作為全國籌辦上海世博會的領導機構;組委會下設執委會,作為組委會具體工作的執行機構;執委會的日常辦事機構是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

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負責與世博會直接相關的國際聯絡事宜。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世博會場館建設、會期管理、場館后續利用。上海世博會運營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世博運營期間的各項工作。

埃菲爾鐵塔與世博會

300米高的埃菲爾鐵塔是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而建的紀念塔。然而,鐵塔落成于同年法國為紀念大革命一百周年而舉辦的巴黎世博會,并作為世博會紀念建筑。從那以后,這個當屆世博會的主題塔雄踞巴黎,并成為法國永久的象征。這是世博會歷史上最為燦爛的一筆。埃菲爾鐵塔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建設時的意義。

首屆世博會

第一屆世博會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國的倫敦舉辦,英國政府耗用了4500噸鋼材和30萬塊玻璃,在倫敦海德公園建成了一座長達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宮"(后毀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座以玻璃裝飾的鋼結構建筑里,陳列了10個參展國家的展品,包括令人矚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在160天里,參觀者630萬人次。這次展覽意味著從簡單的商品交換到新的生產技術、新的生活理念交流的重大轉變,揭開了世界性博覽會的序幕。在這次世博會上最受參觀者矚目的展品是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技術型產品。它們的問世,標志著工業社會的到來,從此掀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一頁。倫敦博覽會被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首屆世博會。

電視機首次亮相于世博會

搜索关键词: